2018年1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6期(总第3143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四年制初中:“5+4”能否大于“6+3”?
■本报记者 何元凯
《教育导报》2018年第6期(总第3143期) 导报二版
不同于传统的“六三学制”,义务教育阶段还存在“五四学制”,即小学阶段5年,初中阶段4年。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尝试“五四学制”,但路途一直坎坷曲折。

2015年,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获成都市教育局批准,开展初中四年制教育改革试点,面向完成小学五年级学业的学生招生。实际上,早在2003年,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就在西部地区率先开始四年制初中的探索。该校校长阳波表示,从近些年的试点来看,四年制初中应该是成都教育多元化的有益补充。

和占主导地位的“六三学制”相比,“五四学制”将带来什么样的改变?“5+4”能否大于“6+3”?近日,在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主办、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承办的部分省市四年制初中教育改革研讨会上,来自20余个省(直辖市)及省内70多所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校长、教师为此进行了交流。

在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科创小实验深受6年级学生喜爱,学生们可以通过轻松的方式学习初中的知识。(图片由学校提供)

学段间的顺利衔接成为客观需要”

“铜头铁脚豆腐腰。”阳波这样形容目前基础教育初中阶段的境地,“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将义务教育阶段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但现实中,由于学段的闭合与割裂,造成了学生适应周期延长和非智力因素学困生的出现。”

阳波介绍,曾有初一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在小学,我是优秀学生,但到了初中,功课增加到十几门,作业和练习不停做,成绩还上不去。”有初一学生面对老师提纲挈领式讲解时说:“生字也不讲,这么长一篇课文一节课就上完了,老师讲得太少,要求太高,我适应不了。”

阳波认为,“六三学制”学段过渡存在3个问题:一是知识断层,小升初后,学习难度和知识容量陡然增加、评价方式突然改变,小学阶段的知识储备与初中知识出现明显断层,学生难以适应学习;二是学力欠缺,学段割裂导致学生在小学阶段储备的经验、习惯、方法和意志力品质等难以达到初中学习生活所需层次;三是心理冲突,学习环境,尤其是课程压力、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突然变化,学生心理易出现较为明显的不平衡或冲突状态。

“学段间的顺利衔接成为一种客观需要。”阳波认为,目前“六三学制”下的小初衔接存在一些局限:一是单向度,注重知识衔接而忽视了习惯、方法、思维品质等学力衔接;二是浅层化,少有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策略等深度的衔接;三是随意性,“散点式”操作缺乏对课程的理性和系统思考。

南充市江东初级中学2016年启动了四年制初中改革,校长易鹏程对阳波的论述深表赞同,他说:“‘六三学制’的初中阶段相对较短,从小学到初中明显感到有一个较大的跨度和坡度,初中阶段应予注重的种种课程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他认为,学校生源上的劣势也对其小初衔接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副处长韩江萍认为,学生进入初中的时候,正值青春期开始,这一敏感时期和学习转折时期叠加,增加了过渡障碍。四年制初中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需求,不仅过渡期可避开青春期,同时,在小学毕业年级逐渐引入初中的一些方式方法,适当加大要求,可以让学生在习惯、思维、心理等方面作好充分准备。

韩江萍对四年制初中实验地区和学校情况作了分析总结,指出四年制初中知识递进坡度减小,加上学法的指导,基础学科的知识更为扎实,两极分化的现象得到缓解。此外,初中教学时间多了一年,而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基本与“六三学制”相同,所以学校有更多时间开展实践课程和活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小学5年完全可以完成教学阶段的任务,初中阶段4年有利于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进行了十多年的四年制初中探索,阳波认为“五四学制”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种比较好的学制,“初中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开展更多实践课程和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学校有这方面意向,但不敢贸然尝试”

“五四学制”得到一些肯定的同时,也伴随着争论和质疑。安徽省合肥市十几年前在部分学校进行“五四学制”试验。一些学校在艰难探索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另一部分学校则中途停止了试验。

在一些专家和教师看来,现有小学教材编制较深、较难,5年的小学授课时间,老师根本讲不完内容,因此,有的学校出现了不断加课的情况,学生吃不消,老师也喊累。如果再遇上师资匮乏、设备简陋等条件制约,更加不利于学生成长。此外,因为并非是广泛推广,四年制初中面临课程资源匮乏的困境,一方面,它依赖教师的经验进行资源整合,另一方面,它又要突破教师的个人经验进行课程创新。

有教师指出,已有小学六年级校舍、师资等搬不到初中去,会增加初中教育资源的紧张,学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办教育,要想改变学制,前提是做好师资、经费、设备等办学条件的准备。

相对而言,于2004年开始全面实行“五四学制”的上海市探索经验最为丰富,且成效显著。韩江萍表示,上海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但不可否认,经济发展水平高、教育研究能力强、地方课程建设强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西部地区在进行学制改革时,需多途径弥补不足。

阳波表示,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的成就也非轻易取得。自2003年开始进行衔接教育的改革试验后,学校经历了由单一、粗浅、零散到综合、深入、系统的过程。过程主要呈现为3个阶段——单向衔接、多向衔接和交互衔接,期间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改进,除了在以人为本理念和遵循教育规律前提下的坚持外,还需要一个团结有力的教师和教研团队。

参会的宜宾市南溪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杨益,向记者表明了自己的观望态度。他表示,自己来参加研讨会,就是因学校有这方面意向,但不敢贸然尝试,“学科课程开发难度大,贸然行动恐怕造成混乱。而且与大城市相比,我们的家长和学生更为保守,不易接受这么大的改变。”

“最核心的还是课程建设”

谈到“五四学制”改革实践的关键所在时,阳波表示,最核心的还是课程建设。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的课程建设以整合为核心思想,统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纵向、横向和纵横向3个维度,进行学段间、学段内和全学段的整合,构建四年初中的课程体系。

“纵向方面,重在联结学生发展不同阶段,课程分为学科整合课程、学科拓展课程和心理调试课程;横向则重在联结同一阶段的不同方面,强调促进学生综合学习和整体发展,课程分为学科融合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所谓纵横向,则联结不同阶段的不同方面,起着统整作用,课程分为兴趣修养类课程、习惯品质类课程和思想方法类课程。”阳波介绍道。

上海建平世纪中学校长吴国林同样认为,课程是核心。除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该校还开设了专家课程、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课程要有不同的视野,专家课程要体系化,教师课程要易学化,学生课程要社团化。”

在学科教学上,建平世纪中学与时俱进。“最容易过时的两门课是语文和英语,这两门课的教材一出来就过时。因此,学校不仅引进了英文原版报纸,每个班级还订阅了报刊杂志来帮助学生进行现代文的学习。”吴国林说。

山东省广饶县实验中学校长刘希臣介绍,广饶县实行“五四学制”,但采用原来“六三学制”的教材,由于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教育教学有较大区别,所以,教师和学生都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刘希臣表示,广饶实验中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不拘一格整合教材,由一线教师就实际情况适当进行取舍和调整。整合教材包括内容顺序的调整、取舍与补充、重难点的实时处理等,“总之,教材的整合力求体现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更易于接受,还要符合新课标、符合教学条件。”

易鹏程介绍,在尝试四年制初中改革的路上,该校设置了5类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发展性课程、特长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目前,学校的重点工作是,编辑完整的学科教材、开发成体系的学校课程、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范式、打造素质全面的师资队伍。

后记

学制改革,有为才有位

2017年12月8日,由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领衔、全国共12所学校发起的“四年制初中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裕权受聘为联盟学术顾问。

关于四年制初中改革,刘裕权强调了3个方面:理念、课程和师资建设。对于课程建设,他提出,一是要把学生的人格培养放到整个课程建设的核心位置,围绕学生人格培养,把“自信、坚毅、博爱、创新”作为课程建设的核心主题;二是可借鉴上海闸北八中“成功教育”理念,放缓课程坡度、放慢课程进度、适当拓展课程宽度、适当加深课程深度;三是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来完成课程建设。

“做好自己,争取位置。”刘裕权认为,事实上,四年制初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真正的承认。“从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学道分校十余年成长经历,提醒各位校长和老师,‘有为才有位’,只有努力做好自己,才能争取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联合起来,携手共进。”刘裕权说,回望四年制初中的发展历程,这一尝试在很多地方都是属于一部分人的孤独行动,由此产生了许多“孤独的问题”。由于没有政府支持和相关经费支持,很难有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介入四年制初中的办学、教学、课程等方面研究;不少试验四年制初中的校长、老师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忙于求生存,难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展开有关办学、教学、课程等方面研究。四年制初中教育联盟的成立,正是希望学校借助联盟力量,加大研究,争取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