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0期(总第314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综合性学习应体现语文核心素养
■赵燕
《教育导报》2018年第10期(总第3147期) 导报三版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教学要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结合起来。

一、培养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

语文课是一门学习汉语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因此,学生对语言文字准确地理解与灵活地运用是语文课程存在的核心价值。综合性学习教学,教师重点要放在充分让学生分享交流上。

比如部编教材七年级(上)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中的读书写作交流会,教师可设计让学生分享读书卡片,让学生交流评价读书卡片及制作读书卡片的方法,让学生交流个人读书感受,书写读书感悟等。之所以要设计多次分享交流活动,是因为任何形式的语文课堂教学都少不了语言文字材料的依托,学生要想较好地实现分享读书卡片,交流读书体会,就必须在广泛的语言实践中主动去丰富与扩展,通过对语言的不断积累、梳理与内化,才有可能在真实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

二、培养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

发展核心素养,提升思维品质是关键。叶圣陶很重视“思路教学”,他认为“一番话一篇文章,思路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而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主张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跨领域学习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融听说读写于一体。

比如在部编教材七年级(上)的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同学之间找差距”环节设计中,让学生小组内分享个人问卷结果,对照同学的情况,并参照资料中的数据,寻找差距。问卷中的一些问题属于对阅读状态的客观描述,不经过思维纵横比较,很难发现个人的不足。又如在《文学部落》教学中,有老师设计分享冰心的《繁星》,以及席慕蓉的《少年》,让学生自主吟诵诗歌、感悟诗歌,从两首诗借助的典型物象来分析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诗歌里的芽儿、花儿、果儿等典型物象只是诗歌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而对于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就需要训练学生的思维发展。因为思维的发展是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的,只有能正确地分析文章的结构,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

三、培养审美发现和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密不可分,这也决定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在《文学部落》教学中,教师设计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提取文学作品美的价值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阅读兴趣。

比如让学生通过小组的交流评价,说出读书卡的哪些方面激发了本人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找出激发自我读书兴趣的原因也就是对所读作品的美的发现和鉴赏。老师通过对学生的语言评价,来指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形象、情感、情节、语言、哲理启示等方面去鉴赏文学作品的美与趣。

四、培养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

吕叔湘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堂教活了,如果说一种教学方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方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一个“活”字,道出了语文教学中“贵在激活”的道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以激发求知热情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原则,巧妙地提问设疑,使学生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踊跃尝试探索,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应紧握住综合性学习教学的重要特征——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每位学生的创造力。

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在跨领域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积极参与,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思想碰撞,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