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0期(总第3147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心中爱学生 教室亦辽阔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
■文洋
《教育导报》2018年第10期(总第3147期) 导报四版

《一间辽阔的教室》是南京师大附中语文教师周春梅的一部教育随笔集。内容多为个人教学故事中所引发的点滴思考以及对阅读、对语文、对教育的感悟。一篇篇简短深刻、精致灵动又诗意流转的文字,记录着师生课上与课外真挚情感的交流,同时也储存着学生带给她的浓浓的温暖记忆。

周春梅是一个在教书与读书间诗意行走的教师。她的课堂“光能照进来,风能吹进来……”在这里,我读到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的才华,读到了她的阅读智慧和人性之美,更读到了一份打动人的慈悲的教育情怀。

周春梅老师热爱阅读,她认为“教师本人应当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她读的书,远远超出了专业需要、视野与经验,并逐步渗透于她的教学中。课堂上,她带领学生读诗、抄诗、议诗,强调原典阅读与文学创作;课外文学社活动中,师生读读写写,讨论交流,以“文学”为主,又不局限于“文学”,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师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我常想,现今有的教育如此急躁,在竞争的残酷和应试的压力下,有的学生眼中只有分数,教师的眼中只有成绩,能带着学生静下心来纯粹地阅读可能早已成为一种奢侈,她是不是太另类了?用读一首诗的时间不如去做几道阅读分析题,这样的课学生能接受吗?答案是肯定的,很多毕业后又跑回学校蹭课的学生,仍然怀念她那“有光”的课堂,可见这样的课堂早已成为他们美好的青春记忆。

正如周老师所说:“在诗歌里浸润过的孩子,到老了,也依然有明亮的眼睛和柔软的心。”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三年级时,新来的语文老师每周都会在黑板上抄下一首古诗词让我们背诵。这对于30多年前的农村教学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虽然当时读不懂,老师也没给我们作过讲解,但正是这样一些诗词开启了我的阅读启蒙,点燃了我对文学的倾慕之情。我很感谢我的小学语文老师,正是有了这些从童年中孕育出的生命热力,才带给我一些亮丽的梦,种下一颗颗阅读的美的种子,滋养着日后漫长的人生。

润物无声,这些非功利的热爱,才会被孩子们接受和铭记。正如诗人王小妮所说,珍爱诗,就是珍爱理想和未来。

读周春梅老师的文章,我总被她悲悯的情怀和深邃的理性思考所触动。

列举两个课堂小现象。

现象一:我们都喜欢那些气氛活跃、积极发言的班级,可面对那些班级沉闷,不喜发言,保持沉默的孩子我们会怎么做呢?强制点名回答,抑或批评?老实说,这两种方式我都用过,不仅让我尴尬无趣、满腹怨言,学生也如惊弓之鸟般惧怕反感。原来,我把发言当成了学生课堂上的义务!殊不知,学生发不发言都有他当时特有的原因,有老师的原因,也有他们自身的原因。发言,如同鸟鸣花放,应当顺其自然。发言是权利,沉默也是权利,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都阳光。当众人都发言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发言。自然界的规律是保留多样性,而非趋同,教育亦然。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本性成长,我们所要提供的,只是阳光、雨露与足够的空间。

现象二:当我们正讲到激动、精彩处时,突然发现一个打瞌睡的学生,我们激昂的情绪是不是如过山车一般瞬间滑到脚底?是愤怒地点名咆哮?是走过去轻轻地提醒?还是让他继续睡会儿呢?回想自己上学时,也有过因为各种原因困得怎么努力都睁不开眼的时候,当老师的教棍从天而落时,犹如一出惊魂记,好几天都会失魂落魄。就是我们现在开会或听讲座,不也常犯困吗?站在孩子的角度,允许他们打会儿瞌睡、走会儿神、发会儿呆,给身体一点喘气和调整的时间,给性灵一点休憩与生长的空间,跟让学生在课堂上一直正襟危坐、保持高度紧张相比,是不是更有人性之美,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呢?如果在我的课堂有学生偶尔打瞌睡,我也会如周春梅老师一样,“累了就先睡会儿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因为有人性的力量,才显得儒雅而珍贵。的确,在教师温暖、宽容与悲悯的人性情怀下,学生的生命也才能有一个成长的高度。

正如吴非老师在本书的序中描述:“周老师安静地读书、思考,有一个辽阔的心境,置身于讲台边,学生也就通过她的姿态,发现教室上方灿烂的星空,四壁消失,辽阔的世界出现在面前。”

读了周春梅老师的书,我感觉自己仍然在教室里,在一间辽阔的教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