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2期(总第3149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民族地区教师招不进、留不住”愈发凸显
■本报记者杜蕾鲁磊摄影报道
《教育导报》2018年第12期(总第3149期) 导报一版

省政协委员、马尔康市第四小学校长三郎斯基说,随着两轮四川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如今的民族地区教育有了一流的硬件条件,老百姓对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像她所在的县城一级的中小学,教师招不进、留不住问题越发凸显。究其缘由,就是近年来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不少教师愿意留在保障较好、压力较小的农村学校。

“但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到了城镇,使得城镇学校教师压力越来越大。”三郎斯基说,她在提案中建议,对保障教师待遇的方案要更加科学化。

省政协委员、凉山州德昌中学党委办副主任赵友明说,在凉山州,一方面教师愿意留在压力较小的农村学校;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更愿意到西昌、成都等城市发展,县城、乡镇一级中小学教师流失严重。“在我所在的德昌中学,经常有老师因为嗓子嘶哑说不出话来请假,有的老师一个人要上三个年级的语数外。”

赵友明说,在调研中他发现,很多地方的“一村一幼”招辅导员也比较困难,“主要是待遇问题,一个月2000元钱,只能满足吃、用和交通费用。”

省政协委员、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丁任重说,在这次小组讨论中,民族地区教育是一大热点,教师流失问题又是热点中的热点。(紧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