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3期(总第315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1+1”问题教学:抛砖引玉 问到关键处
■王兰
《教育导报》2018年第13期(总第3150期) 导报三版

语文“1+1”问题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1”指的是一个课堂问题,第二个“1”指的是教学反思。一节语文课只提一个问题,很难办到,但如果提一连串问题,还叫一个课堂问题吗?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一个课堂问题的“1”应该是一个浓缩的精华。这个“1”,是一堆围绕课文内容发出一连串疑问中的“大统领”。要把这篇文章或这节课的关键性问题提炼出来,以激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炼出的问题是纲,纲举目张,提出母问题,继而生发出一系列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化难为易到由易解难。

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我抓住关键问题“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发问,先避开难以回答的问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很容易地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内容轻松作答。接着,我再进一步提出“它原来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原因引起黄河变化的?”先把学生求知欲勾起,再抽丝剥茧、步步深入。表面上看是由浅入深,实际上却是纲举目张。学生在老师引人入胜的提问中,逐一找到答案,学习兴趣愈见浓烈,获得感、满足感不断丰盈时,他们实际上已经找到了“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答案。由此,我得到一点启示,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处,问到学生心里去,才能更快地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个课堂问题的“1”应该追求简练而高效。这是对老师在课堂上提问的基本要求,也是终极要求。回顾自己的语文课堂,过去用简单的、不假思索的、重复的、频繁的问题,强拉学生的思维“往前挪”,学生疲于应付,终致难以回答,甚至不回答。所以,这个“1”是对教师课堂提问的高要求——必须有效设问。要想有效设问,设计的问题就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经过独立思考,学生要么能自己找出问题,要么能有效回答老师的问题。为此,设计的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程度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一个课堂问题的“1”是一块抛出的“砖”。教师在课堂上要提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提问也不一定只是老师问学生答,也可以是学生不经意发现后提出来的问题,无论是谁提出来的,都将引出“玉”一般的更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就是要引发学生更多、更深入的思考。

例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我问:“桂林山水怎么样?请大家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学生回答后,我接着问“我们荡舟在漓江上,最先吸引我们的是什么景色?”“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水特点的?”等等,直到把课文内容全部囊括在这些环环相扣的问题之中,让学生从最初对课文的一概不知到一连串问题的思索、解决,变得逐渐明晰起来,最终达到全面掌握课文实质内容的目的。

一个课堂问题的“1”还是课后的一个训练点。设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既要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的,还要能够成为课后的思考训练点。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要杜绝不善变通,不加引导,简单粗暴地一再追问。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很可贵,不要轻易打击。与“标准答案”有距离不怕,可以引导。问题一一回答后,学生就会明白作者意图,就能掌握课文的知识点。

实施“1+1问题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打破了传统的灌输方式,创造了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形成了个性发展空间,营造了主动求知的环境和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能让所有学生在互帮互学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会合作,不断创新思维方式、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对老师而言,“课堂问题教学法”的探究,目的是要提高教师自身驾驭问题的能力,这必须从熟悉教材、熟悉学生、善提问题做起。

(作者单位: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十五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