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7期(总第3154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成都师范银都小学
沙堆里玩出 阳光心态
■本报记者 胡敏 文/图
《教育导报》2018年第17期(总第3154期) 导报二版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有没有一堂专门用来玩的课?在成都师范银都小学还真有。每个孩子面前一个小沙箱,孩子从几百个玩具中任意选择,摆放成自己喜欢的“微观世界”,还可以和同学分享其中的有趣故事。这就是学校的“沙盘课程”,将心理治疗中箱庭疗法(也称沙盘疗法)的操作步骤改造成课程。学生充分发挥玩的天性,还能无形中获得心理疗愈,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

学校的沙盘课

顺应天性,孩子“玩”出健康心理

开展沙盘课的想法,最初来源于成都师范银都小学体育老师的烦恼。学校沙堆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玩乐场。只要有时间,孩子们就在沙堆里打隧道、埋各种物品,玩得不亦乐乎。体育老师每次上课前都要花大量时间清理沙堆。怎么办呢?体育老师想了很多办法,学生值日生管理、老师轮流站岗。……都没有用。学校副校长张俊勤听说这事,突然来了灵感:不如就开一堂玩沙课。恰逢箱庭疗法在国内兴起,学校借此机会将沙盘游戏引入课堂。

沙盘疗法本是一种心理治疗的辅助手段,来访者在有细沙的特制箱子里随意摆放组合玩具再现现实生活,使来访者的无意识整合到意识中,从而促进人格完善。2014年,银都小学将其引入课堂,学校自主研发新沙盘:将标准沙盘尺寸变小,还增加一个抽屉,配备200个玩具,方便每个孩子在不被干扰的情况下,充分在“微观世界”中表达意愿。

在老师廖晓莉的沙盘课上,孩子们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不一会儿就摆出了五彩斑斓的世界:有平静的海港,有正在修建的动物园,还有恐龙世界。每个“微观世界”都有独特的意义,孩子是第一解读人。在他们的眼中,一些看起来“恐怖”的画面可能充满了爱:动物园中斜穿的一条河能把危险隔开,而恐龙聚在一起其实是在守护它们的家园。课堂上,廖晓莉最喜欢问孩子们的感受,感受不舒服时,才是老师介入的时候。

沙盘课成了保护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道防线。学生有情绪得不到疏解,在沙盘游戏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整理。老师也能通过沙盘察觉到孩子的心理状况。老师王秀萍在“我的家”主题沙盘课上,发现好几个学生的家庭成员存在沟通问题。无我的家、凌乱的家、隐藏弟弟妹妹的家……都是家庭成员沟通不畅、偏差的自我认知在孩子心中的投射。这时,及时的家校沟通就很重要。

18年深耕,破解心理老师专业成长难题

“我们很幸运,遇上这群懂心理学的老师。”家长董丽萍感慨,因为老师们有了心理老师的身份,关注的就不仅是教学,孩子的人格、性格、价值观都得到了关照。

董丽萍和女儿笑七做过亲子沙盘。按照要求,两人全程不说话,只是按照自己意愿在同一个沙盘里任意摆放玩具。女儿全程照顾妈妈的感受,总拿妈妈同一个主题的东西。当这一点被廖晓莉指出来时,董丽萍忍不住掉下眼泪。她平时对女儿期待过高,总是责怪女儿,却从来没看到女儿如此懂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难题是缺乏师资,但在银都小学,心理老师资源可谓丰富。早在2000年,学校最早在成都开设了心理课。如今,沙盘游戏课题组的11位老师,都获得了沙盘游戏治疗师资格证。沙盘课已进入各个年级的课堂,每个班还有一个心理角,为学生提供放松的场所。去年,银都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心理教育得到教育部认可。

学校普及心理教育面临两大难题:没有或仅一名专职心理老师,班主任专业能力不够。银都小学经过18年的探索,破解了心理老师数量少,不够专业的难题。因为学校对心理教育的重视,语文、数学、科学、体育等各个学科的老师自发地参与进来。从事心理教育的老师都知道,专业成长需要大量的专业培训,心理治疗手段推陈出新的速度很快,不及时培训很快就跟不上时代,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也会束手无策。

心理组的老师学习内驱力很强,主动参加心理专业能力培训,这源于他们感受到了心理咨询给个人、家庭和孩子带来的改变。学校也提供大量培训机会。该校德育处主任曾亮介绍,只要新的技术手段推出,学校都会派人学习,发挥团队优势,轮换学习,组内交流。

课程化探索,挖掘心理治疗与教育的融合价值

沙盘游戏在心理治疗中,主要应用于需要心理援助的孩子,对其他孩子来说它有什么价值?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校成立课题组,研究沙盘游戏进入课堂的教育意义。他们发现,沙盘游戏有助于提升全体孩子的想象力、表达力、合作力等多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廖晓莉的沙盘课以“专注”为主题,引导学生在有限时间内专注地摆放沙盘,体验专心致志带来的美好感觉。如今,该校沙盘课的主题已经形成序列:低段主要关注故事创编、想象力、表达力、注意力以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发展;中段主要关注认识自我、情绪调节、亲子沟通、同伴交往等领域的发展;高段则关注实现梦想、考前放松等主题。

参与沙盘课课题组的是各学科的老师,他们创造性地将学科教学与沙盘课融合。王秀萍是数学老师,上完“数对”课之后,她把数对思维应用到沙盘游戏中。她请学生将自己的3个好友标在数列中。结果发现:男生心目中的朋友,不一定认为对方是朋友,但女生往往很清楚自己的朋友是谁;还有一些孩子有很多人选,也有孩子没有人选。王秀萍让被认同较多的孩子分享人际交往的策略,通过同龄人示范帮助不会交朋友的孩子。

成都市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心理教研员曹璇认为,沙盘游戏从治疗手段变为一堂心理课,具有独创性,其教育价值的挖掘更是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沙盘游戏课程化,不仅在于它的心理治疗意义,还在于教育层面对学生人格的关注和完善。

如今,成都师范银都小学以沙盘课为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走过3年。张俊勤发现越往深走,越是惊喜不断。心理治疗手段和教育的创造性结合,整体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培养完整的、幸福的人”变得更加立体,更加接近教育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