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8期(总第315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专家共话“资优生培育”
“当学校教育与学生发展相适应,就是一种资优教育”
《教育导报》2018年第18期(总第3155期) 导报三版

本报讯(记者 吴宇婷 何文鑫)近日,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成都市第七中学承办的四川省第三届“资优生家校共育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学者围绕“培育资优生核心素养,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奠基”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建言献策。

上海市闸北第八中学校长刘京海以“教育的目的”为题进行专家报告,他认为,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当下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希望孩子从小进入重点学校,“不输在起跑线上”。刘京海对这种现状表示担忧,在他看来,实力不足的学生进入重点学校会适得其反。“教育的意义是让孩子自信,自信方能自主。当学校教育与学生发展相适应,就是一种资优的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认为,教育是分层次的,每个人都应接受相同的教育是一种理想状态。他还提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后,学校升学率也会随之提升,但学校需意识到两者先后顺序不能被颠倒,“如果学校一门心思只看升学率,发展就会陷入死胡同,甚至’走火入魔’。”

电子科技大学互联网科学中心主任、教授周涛作为成都市第七中学校友,也在会上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他对教育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给孩子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意志,点燃孩子学习热情;二是将付出和收获的因果关系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抛开对付出的质疑,抓住事物本质;三是提升孩子的格局和视野,突破天花板。他还建议家长勇敢放手,“家长的生活经验对孩子来说用处不大,关键时候应让孩子自己作决定。当孩子遇到重大挫折时,家长也不要过度担心,应让孩子充分体验痛苦,并从痛苦中站起来,孩子才能获得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