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8期(总第3155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一个彝家三代人的教育接力
■本报记者鲁磊何文鑫文/图
《教育导报》2018年第18期(总第3155期) 导报一版

一把晒干的荞麦秆、一把杂木柴,只需一粒火星,吉河家的火塘里便噼里啪啦燃起火苗。

火塘是彝族人重要的生活场所,煮饭、烧水、饮食、议事、闲话家常都在这。在风雪交加的冬季,彝家人“围火而居”。51岁的吉河岗杆爱在火塘边给5个孩子讲年轻时求学的故事。

外表粗犷的吉河岗杆,是村里第一个中学生。从他往后,家中子弟个个发愤读书,至今已延续三代。村里人都说吉河家“遗传好”,有“念书的基因”。在吉河岗杆眼中,所谓“基因”,就是长辈对教育的重视、家人的支持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相互影响。

“翻开的书本,就像张开翅膀的老鹰”

一场大雪,让雷波县马湖乡唐家山村变成皑皑雪乡。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吉河岗杆把母亲的床抬到了火塘边,96岁的母亲钎散觉儿在他怀里,就像一片枯黄的树叶。这位从旧社会走来的彝族妇女,不会汉语,不识汉字,却是一家人“读书基因”的“源头”。

1949年前,彝区处在刀耕火种的部落时代,彝族人也没有读书上学的观念。建国以后,识字班、扫盲班遍地开花,乡镇都建起了小学和初中。

吉河岗杆的家乡在雷波县与昭觉县交界的克觉乡莫红片区,是一个1000多米悬崖上的村庄。除非购买必要的生活物资,村民一般不愿下山。孩童时代的吉河岗杆却在学校中找到无穷的乐趣,天天顺着藤索,爬下悬崖到乡上读书。

吉河岗杆的父亲在他8岁时去世了,生活全扛在母亲一人肩上。当他告诉母亲要读书,“她没有说话,转身捡出一筐黄亮亮的玉米,用背篓装好,‘捆’在我身上,让我背到学校去吃。”

吉河岗杆说,繁重的劳动让母亲的脸上看不到喜乐。但当他从学校回家,一家人坐在火塘边,听吉河岗杆朗读课文,母亲有了难得的笑容,用彝语说:“翻开的书本,就像张开翅膀的老鹰哟!”鹰是彝族的图腾,他们崇拜鹰能展翅翱翔于蓝天。

在母亲的支持下,吉河岗杆顺利读完了初中,成绩排名全乡第一。“虽然是第一,可数学只有43分,语文只有41分,还是上不了县城的高中!”每每说到这个“梗”,火塘边满是孩子们愉快的笑声。

“我十七八岁那阵,晚上做梦都在读书。”吉河岗杆后来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2002年,全村700多户村民整体“生态移民”到金沙江沿岸唐家山村。孩子们读书再也不用攀爬藤索了。2016年,二女儿吉河石加以马湖乡第

一名的成绩考入了雷波县民族中学。

“子子孙孙读下去,总找得到一条出路”

2018年1月,吉摸吕批赶在雷波县学校放假前带着3个孩子从浙江返回唐家山村,他家冷清了许久的火塘,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对祖辈们的生活方式不太习惯,有些缩手缩脚。大女儿吉摸阿薇把从浙江带回来的奖状和荣誉证书贴了满满一墙。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