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9期(总第3156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把体育的快乐和精神送给幼儿
——2018全国幼儿体育教育研讨会观察
■本报记者 杜蕾
《教育导报》2018年第19期(总第3156期) 导报三版
如何科学合理开展幼儿体育教育?当前幼儿体育面临哪些机遇和困境,怎样促进其发展?日前,在成都学院举行的2018全国幼儿体育教育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从事幼儿体育研究的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把脉幼儿体育发展。

幼儿体育和教育不能割裂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是目标

提起幼儿教育,印入大家脑海的更多是知识教育。而幼儿体育,不管是家长还是一些园所,都容易把它看成是竞技体育的缩小版,与幼儿教育割裂开来。

“幼儿体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幼儿教育的重要作用。”四川大学第一幼儿园园长黄瑛认为。

黄瑛借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去年在《中国青年报》上关于校园足球的撰文举例谈到,有人问王登峰,那么多孩子踢足球,将来他们会成为什么?他回答,他们会成为会踢球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社会学家、法学家等等,当然也会有一小部分成为有扎实文化根基的优秀足球运动员。这是校园足球、更是学校体育的育人目标,我们要让学生带着受益终身的运动项目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健康成长、走向社会。

这让黄瑛印象深刻,她认为,这也回答了幼儿体育的育人目标,“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幼儿后期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幼儿体育在其中的作用和价值非常广泛,对促进孩子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皆有重要贡献。”

美酷奇体育创始人、原陕西省篮球队队员药晨光对此深有共鸣,他认为体育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即包含了体能和教育的概念。在他看来,体能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包括坚持、不退缩、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蕴藏在整个幼儿体育的活动中,和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孩子拼搏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幼儿体育的目的,也是其作为幼儿教育不能割裂的重要部分的缘由。

幼儿体育面临诸多问题

缺师资、专业性低、无标准

2016年3月,教育部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开始正式实施,其中一项要求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这促使不少幼儿园放弃了过去“散养式”的户外活动方式,转而选择单项体育运动项目、体能锻炼等作为课程补充。

专家们普遍认为,幼儿体育教育虽然市场前景较大,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

幼儿体育教师严重不足被多次提及。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理事长吴齐列举了一组数据:据调查,当前中国幼儿体育教师有着近100万的人数缺口,全国近25万所幼儿园中,有近95%的幼儿园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有幼儿体育教师的幼儿园95%以上都是女教师。同时,专业幼儿体育教材缺乏也是问题之一。

在国家级运动健将、幼儿手球专家苏晓东看来,即使是当前为数不多的幼儿体育教育从业者,专业素质、能力水平都难以达到标准。“简单来说,就是一些从业者不了解体育教育,他们单一地把体育拎出来,偏离了教育的属性,这是一个相当糟糕的状况。”

苏晓东认为,幼儿体育工作者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将体育和教育结合起来,从教育的角度剖析体育教育,判断所教授给孩子的是否是一个合格的体育课程,是否有益。

四川大学华西幼儿园自2014年起开展幼儿园球类活动的实践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园长陈岚发现,教师们一方面对球类运动游戏的学科知识缺失,另一方面又对球类运动游戏的教学组织形式方法缺失,“如何将体育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结合困扰了我们很久。”

由于幼儿体育起步较晚,目前,还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全国幼儿体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胡建国认为,随着学生需求、家长重视日益增加,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也盯上这块“唐僧肉”,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社会效益。“这对幼教机构来说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行为,实际对幼儿教育整体带来了伤害。”

去功利、去形式化、提升专业

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

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幼儿体育应该如何着手发展?

“发展幼儿体育需要去功利化、去形式化、去商业化,不能急功近利。”吴齐认为,开展幼儿体育的总体思路应以育儿为本,把应该给幼儿的体育快乐送给他们。在他看来,幼儿体育从本质上说是快乐体育,要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快乐中成长。“不要拔苗助长,过早地搞竞技化,要为孩子们培养兴趣,营造一种‘我爱好、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的浓厚体育氛围。”

这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柯小卫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幼儿体育的开展必须符合幼儿的规律,既要满足幼儿身体、认知、情感发展的各种需要,还要激起幼儿的兴趣,符合这一群体的特点。

针对大家提到的专业性问题,四川大学公众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陈希宁认为,首先需要自上而下制定相应标准,包括具体训练什么,3至6岁课程如何设置,运动量要达到多少。在他看来,体育运动可以说是双刃剑,如果没有一定运动量起不了作用,如果过重则可能造成意外伤害发生,怎么办?陈希宁建议,国家出台统一标准,通过运动负荷来衡量,并用心率来监测运动量。同时可以将一些穿戴设备用在幼儿体育教育中。

在师资培养方面,吴齐建议,加大对高校幼儿体育专业的建设规模和力度,培养一批掌握幼儿体育科学理论、专业技能的幼儿教师。另外,对已在岗的专业幼儿体育教师,要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同时,还应从国家层面或者省级层面,尽快制定下发科学、规范、权威、优质的幼儿体育教材,满足幼儿园的需要。”吴齐说。

如何将体育专业与教育有机结合?华西幼儿园在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幼儿球类运动的实践中,首先对球类运动的基本理论、实践、成果进行分类编辑,做好相关研究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他们梳理了球类运动各年龄段幼儿核心经验内容,制定出幼儿球类运动的发展目标体系,根据大中小班孩子的特点,开展多样的学练指导策略。

家园互动激发家长积极性

孩子在家也能享受快乐体育

“幼儿教育有它的特殊性,它针对3—6岁的儿童展开教育,但幼儿教育不等于是幼儿园的教育,它是由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的。”在成都市第四幼儿园园长李远秀看来,发展幼儿体育也不能仅靠做好园内体育教育,还需要家庭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教育来延伸和拓展。

这一观点引发了不少与会专家的共鸣,专家们认为,在发展幼儿体育的过程中,用自己的专业去改变家长的不专业,给家长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认知到幼儿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良好的家园互动促进幼儿体育提升。

成都市青羊区学前专委会秘书长车飞建议,幼儿园在指导家长关注幼儿体育中,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体育的重要作用。例如青羊区开展很多幼儿足球活动,会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跟孩子一起参与。其次,幼儿园要给家长专业的指导,分析家长不同的层次。比如说幼儿有多少是爷爷奶奶带,有多少是父母带,不同的家长群体,给予的指导方法不同。另外,指导家长在家里也能给幼儿创造一个简单快乐的运动环境,并在整个过程中,让家长和孩子都享受到快乐体育,这一点非常重要。

成都市第四幼儿园已经开始进行了一些尝试。李远秀介绍,幼儿园定期对家长开展培训,从意识、能力、方法上给予家长一些具体指导。同时,为家长制作小贴士,介绍一些简单、基础的,能够在家庭开展的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园在开展评选优秀家长时,将把在家开展体育活动纳入考核指标,激发了家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