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6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21期(总第3158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让德育“接地气”见实效■本报记者鲁磊
《教育导报》2018年第21期(总第3158期) 导报一版
内江市教育局强化统筹推进、教研引领,着力破解基层学校教研能力不足、政策把握不准、办学思路不清晰等难题,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

落实,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关键和保障。对一线学校来说,如何认识素质教育,发展核心素养;对一线教师来说,怎么上好一堂班会课,如何管理学生玩手机、谈恋爱这些“小事”,考验的都是“落实”的功夫。

近年来,内江市教育局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着力破解基层学校教研能力不足、政策把握不准、办学思路不清晰等难题,通过统筹推进、强化教研引领,让基层学校、一线教师,把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转化为推动内江教育发展的生动实践,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发展学生

核心素养。

三级德育教研作引领

绿色德育是内江市近年来保证立德树人育人方向的重要抓手,要求各校要围绕“生长、生活、生态”的“三生”,树立“人人成才、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的教育理念,如何在学校办学、教师授课中体现“绿色”,需要狠抓落实。

工作落不实,再好的目标、思路、政策就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抓落实,就是把会上讲的、文件上写的,理论、规划、方案、意见等付诸实施,达到预期目标。内江市教育局局长黄英介绍,“落实”虽然只两个字,却重千钧。

吴煜是内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的专职德育教研员,谈及此前的德育现状,她深有体会:“有老师认为德育就是班主任的事,而班主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有心无力;有的方式方法不对,花了很多心力却见效甚微。”

为了将绿色德育落实到校、到师、到生,内江市首设专兼职德育教研员制度,构建市县校三级德育教研网络,即市级引领、县(区)示范、学校常态推进的教研模式。成立由各县(区)教研员和德育专干、骨干教师组成的德育视导小组,集中对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视导,每学期不少于3次。同时,市、(县)区每年开展德育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各学校每年开展德育教研活动不少于8次。

“归纳起来,我们的德育教研活动有‘四个一’,建设‘一个讲堂’,开展‘一次教育诊治’,召开‘一次论坛’,开启‘一次赛场’。”内江市教育局副局长鲁英杰介绍,这些“有血有肉”的活动让德育更加“接地气”,不再空洞乏味。

抓住校长这个“关键少数”

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在内江市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抓住了校长这个“关键少数”,通过校长培训、论坛等多种形式,让校长提高认识、开拓眼界,时刻站在改革和发展的浪尖前沿,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理念引导学校的发展。

内江市市中区凤鸣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家庭教育缺失导致有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低、行为习惯差、人际交往能力弱等问题。为此,学校通过强化常规管理、开设少年宫课程等办法,让学生的每一天都感到充实快乐。可学生在校养成的好习惯,只要周末回来,便丢得一干二净。

“5+2=0”的困惑长期困扰着凤鸣小学原校长李平武,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城镇化大潮下农村学校的绿色发展之路萦绕在他的心中。
此时,市中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了校长培训,请专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深入解读,同时就绿色德育的理念如何树立、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切入、绿色德育平台怎样搭建等内容一一进行了专题式指导。
近年来,内江市围绕落实绿色德育这个中心,抓住了校长这个“关键少数”,校长们互相学习、互相走动,拓展新思维、改进方式方法、健全体制机制,已经成为了常态。

在这样的氛围中,李平武感受到一个学校要发展得好,校长应该抓主流、管方向,回到学校后,他组织教师深入挖掘学校历史,打造以“凤鸣”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以“山沟沟飞出金凤凰”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凤鸣小学各项常规工作齐头并进,老师工作劲头越来越足,学生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学校办学也越来越有特色、有水平。

课堂内外时时处处皆育人

“人不仅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我们应该想到我们能为社会中的其他人做些什么,生活才有了意义。”这是在隆昌二中英语课《荒岛求生》一课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衍生出的“三分钟”思政课。

“德育工作很重要,德育工作很难搞,德育工作难见实效。”这是不少学校德育工作者的苦恼。吴煜说,德育工作不好做,是因为德育经常被置于教学工作之外,德育归德育,教学归教学,德育没有真正融会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内江市通过市级教研部门收集一线学校的德育难题,如学生带手机该不该禁、学生早恋该如何引导等,然后通过梳理教学大纲,根据教学任务和教育重点,把这些德育问题融入其中,形成系统的德育大纲。吴煜形容,把德育融入日常教学,就像把盐溶于水一样,更增加了德育的效果。

如今在试点学校隆昌二中,“三分钟”思政课被广泛推广。老师普遍反映,有了教研指导,德育工作得心应手,也增加了专业课堂的宽度和趣味性,让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有几分钟时间“换个频道”,既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更把平时容易忽略掉的理想信念教育、学科素养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融入其中,形成了素质教育的“全新打开方式”,课堂内外时时处处皆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