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29期(总第3166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空巢青年”调查:是巢空,还是心空?
■本报记者 杜蕾
《教育导报》2018年第29期(总第3166期) 导报二版
一个人在异地打拼,独自住在一居室或群租房隔间,最常联系的不是快递小哥就是外卖小哥;唯一熟悉的室友是自己养的猫狗,买水果一次只买三四个;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每晚刷朋友圈、微博刷到头昏眼花。……

这是“空巢青年”的自画像。

近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公布了针对“空巢青年”这一群体的课题研究初步结果。报告中说,“空巢青年”指的是35岁以下,远离家人,在异地工作的单身青年。“空巢青年”游走在生存与梦想之间,他们远离故乡、亲人,独居生活,缺乏感情寄托,没有家庭生活,在异地奋斗打拼。

目前,我国有超过5800万人独居,占全国总家庭数的14%,其中20岁到39岁的独居年轻人数量接近2000万。而成都就有166万“空巢青年”,位居全国第五。“空巢青年”面临哪些问题,他们有着怎样的生存状态?

城市中的独身青年侧写——

普遍租房住、生活压力大、“宅”

23岁的广安女孩雷夏在成都已经工作4年了。几天前,她从合租房里搬出,在华阳找了一间30平方米的单间住下。单间每月租金1500元,比合租时贵了700元,占了雷夏工资的三分之一。

“虽然贵了不少,但比起跟几个陌生人合住,没有一点归属感,我愿意多花些钱,至少自由些。”为了住得舒适,雷夏不得不节省开销,她给自己规定,每月最多和朋友聚餐两次,新衣服两个月买一件,要选性价比高的,“即使再节约,我的收入除去房租,基本也只能满足日常生活,别提存钱了。”

普遍租房住,购房难、租房贵,是空巢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共青团四川省委课题组的调查数据显示,四川省空巢青年以租房为主,租房居住的占54.8%,住在宿舍的占25.3%,其他方式居住的占19.9%。同时,参加工作5年以下的超八成。参加工作不满1年的“空巢青年”占19.9%,参加工作2-5年的空巢青年”占63.7%。

“较高的房屋租金与攀升的生活成本,让背井离乡的青年不得不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具体负责课题的省青少年研究会秘书长管雷认为,单身独居青年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当单身青年与当前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空巢青年”问题。

“房租、水电网费、饭钱、份子钱,买点书和衣服,再给父母一些,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31岁的小何来自巴中农村,大学毕业后留在成都工作,尽管有一份稳定工作,但小何心里始终不踏实。“几年时间,房价就翻了几番,要在这个城市买一套房子,对我来说挺难的。”不过,小何还是愿意留在成都继续奋斗,“在这里读书、工作这么久,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一步一步来吧。”

调查数据显示,近一半“空巢青年”感到压力大,其中感到压力较大的占41.1%,压力非常大的占8.2%。

压力不仅来源于收入,婚恋问题也让不少“空巢青年”“头大”。

比起雷夏、小何来说,30岁的陈思妤在经济上几乎没有压力,在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工作的她,收入不菲,父母也早早为其在成都买了房。尽管如此,思妤还是觉得焦虑,因为她没有男朋友,时常面临父母、亲戚的“催婚”。

“社交圈子太窄,周围的朋友不是同学就是同事,没什么渠道认识新的朋友。”由于工作比较辛苦,又经常到各地出差,思妤休息的时候只想宅在家里,不愿意出去社交。思妤说,看到朋友们陆续结婚、晒娃了,她很羡慕,但回到家就累得像狗一样什么都不想做,直到夜深人静时,才觉得屋子里安静得可怕。

交际能力弱,人际圈狭窄,是大多空巢青年的“短板”。“除了同事,见得最多的不是快递小哥就是外卖小哥。”雷夏笑称,休息时间,她只有“铁打不动”的几项安排:睡觉、打游戏、刷微博和看电影。

课题组与逾百名“空巢青年”进行了面对面深度访谈,发现他们普遍比较“宅”,不愿意主动拓展交友圈,“他们真正的问题不是独居,而是缺乏社交活动,有些青年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热衷表现,而实际生活中却有社交障碍,普遍缺乏感情寄托。”管雷说。

伴随着生活的“空巢”,精神上的“空巢”也随之而来。2017年,网易曾联合探探、 Blued发布了中国《空巢青年人群画像》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空巢青年背负着梦想在大城市生活,然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拿着微薄的薪资,超三成月薪不足5000元,15000元以上月薪的占比10%。没房、单身、迷茫成为压在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更有82%的人表示对未来有忧虑。

“出来工作了,才体会到师兄师姐说的工作比学习不容易多了。”家在山东省泰安市,目前在成都一家保险公司做销售的兰捷时常会对未来感到彷徨,大学毕业3年多的他说,“工作、赚钱、买房、结婚……每一步该怎么走踏实?希望能有人对未来的人生路提供一些方向。”

“空巢青年”群体缘何存在——

鲜明的时代特征,独特的个性印记

为什么会出现“空巢青年”?

管雷认为,这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密不可分,“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愿意离家外出打拼。”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春玲等人,在“北上广大学生群体比较研究”相关课题中,对“空巢青年”进行了详细调研、分析。研究认为,“空巢青年”这个概念早就存在,因为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空巢青年”在工业革命后的利物浦出现过,在芝加哥和底特律也出现过,如今在硅谷也依然存在。

这也是为何“空巢青年”现象在特大城市及大城市更为明显。数据显示,成都有166万“空巢青年”,位居全国所有城市中的第五位。“毕竟在工业化进程中,资源首先聚集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其所形成的巨大‘虹吸效应’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李春玲分析。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现实生存的选择萦绕在“空巢青年”周围,就是对更高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包括居住条件和形式、亲人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等。

家住米易县的谭韵,两年前辞去了县城里一份稳定的工作,只身来到成都。对她来说,时刻待在父母身边,朝九晚五上班,上哪儿都能遇到熟人,并非她想要的生活。“我总会问自己,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吗?不行,我想要争取更好的生活。”如今,谭韵在成都当了一名插画师,这是她多年来的爱好,虽然工资不多,但她很满足。

“当人基于生存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就会向着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阶需求发展,从低阶需求向高阶需求的转变是驱动人类行为的动力。”李春玲说。

回归到个体角度,“85后”、“90后”的青年更加注重自我感受,“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同自身的心理状况,以及独特的自我。”管雷说,“空巢青年”们离开自己的“巢穴”,到一个新地方开辟新空间,有享受、也有挣扎。

“自主选择与社会压力是并存的。”在管雷看来,更加发达的市场经济,丰富的城市生活和开放的网络社交系统,让具有自主性的独居越来越有吸引力,也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选择独自生活,在一定年龄阶段以上也会被钉在一个“社交耻辱柱”上,认为“空巢青年”没能完成社会对其期待的任务,没有家庭责任,饱受父母和社会的压力。

同时,“空巢青年”离乡背井独自打拼,却面临房价高涨,高额的房屋租金与攀升的生活成本,较大压力侵蚀着他们的未来。“‘空巢’的生活状态容易造成压力和焦虑难以释放,青年们会把自己掩盖起来而缺乏主动交流,结果,大家普遍感觉自己社交能力下降,每个人都变成‘熟悉的陌生人’。”

“空巢”如何不“空心”——

积累生存技能,搭建、创新社交平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胡光伟认为,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其奋斗群像,“空巢青年”不过是当代青年在人生中必经的阶段,不应将其视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或是负面的社会现象,而应该帮助这些青年在浮华之风日盛的当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找到符合自己步调的奋斗目标。

如何改变迷茫、困顿的现状?“对于所谓‘空巢青年’来说,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胡光伟说,青年们在步入社会工作的前几年,什么都没有是很正常的现象。“空巢青年”真正的困难并非暂时出现的住房、交友或者婚恋等问题,而是如何在艰难的处境中自我反省,在历练中积累生存技能、锻炼自理能力,自食其力,最终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

从自身角度来说,青年应当做好工作和生活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认真考量自身的能力、社交、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综合选择和调整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至于圈子窄、社交能力弱,每个人性格不同,不必太强求自己。”他认为,年轻人可以多发掘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多接受新鲜事物,调节心态和生活,自然而然可以拓展社交范围。

“即便‘空巢’,但是绝不‘空心’。”家住重庆市江北区的何丹丹大学毕业后留在成都一家国企工作,“有过迷茫,但是我从不消极。”丹丹在工作之余考了心理学在职硕士研究生,闲暇时间参加了不少公益心理咨询活动,在她看来,“空巢”不可怕,只要充实自己,善于排解不良情绪,就可以改变心态和现状。

“除开个人层面,还应该探讨国家、社会层面怎样提供更好的保障措施,来促进、帮助‘空巢青年’群体更好地发展。”管雷建议,例如,优化保障性住房供应,以高校毕业生和进城时间较长的农民工为重点,向他们提供负担得起的青年公寓、廉租房、公租房等,改善他们的生活状态。

管雷认为,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积极搭建、创新社交平台,增强社交活动的吸引力,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年活动,鼓励青年交朋友、提升学习,改善自己的沟通技巧,走出“空巢”。

同时,避免标签化、面具化对待“空巢青年”,“独居的生活,给了这些年轻人很多的自由与便利,这有助于他们肆意地消耗时间和精力。”管雷说,“空巢青年”有自己个性化的时代印记,有自己的想法以及行动力、创造力,政府、群团和社会各界应该看到这一点,加大青年创新创业扶持力度,激发青年创新创造活力。(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