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30期(总第316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词语教学也可适度模糊
■丁良桂
《教育导报》2018年第30期(总第3167期) 导报三版

词语教学需要准确理解意思,才能更有效地进行运用。但并不是所有词语都需要或能进行准确地意思理解,受词语本身、语言环境、学习对象等因素的制约,有时对词语的意思也可模糊把握。

一、结合词语,模糊把握

词语语义的丰富性,表达的差异性,让词语的理解也呈现出很多不确定性。有些词语意思很直白,结合语境,很容易感知其意思,理解其意蕴;有些词语意思很抽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机械地去解释它的意思,学生就会如坠云雾。对于这样的词语,教学时不宜从意思上着手,而应通过其他方法让学生领悟。

比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文中“警觉”一词时,这样引导:

师:老师来表演一下这个词语,看了老师的表演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不一定说得出,我也不要求大家说。

随后,老师请两位学生一起表演。一学生读书,一学生当喷雾器大夫,老师当杂草。

读书的学生:“突然,一阵毛毛雨从天上飘下来,一棵杂草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说——”

老师表演杂草。他警觉地抬起头,看了看天:“不对呀,大晴天怎么下雨呢?”

学生接着读:“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来——”

表演喷雾器大夫的学生:“这不是毛毛雨,而是化学除草剂。”师:“你是谁?”

生:“我是喷雾器大夫。平时,你们欺负小稻秧,现在轮到你们了。”

师:什么是“警觉”,你们看到了吗?

对于“警觉”一词,如果从意思上说,只会越解释越糊涂。于老师没有硬性要求学生去理解词语意思,而是借助表演,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意会词语。这个词语是表现人物神态和心理的,是可以通过表演来展示的。

二、结合语境,模糊把握

当词语以语言单位进入到文本中时,它便具有了语境意义。所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一定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品味、意会词语的丰富内蕴。

比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对于句中的“掺和”一词,怎么理解?如果仅仅从意思上理解,“掺和”就是“混杂”的意思,这样的解释就使这个词语失去了一半的魅力。唯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语才变得鲜活起来,诗意起来。

师:同学们,在维也纳夏天的夜晚,在公园里,你听到了什么?

生:悠扬的乐声。

师:这是怎样的乐声?请你用心听一听。

生:这乐声优美动听,令人陶醉。

师:除了乐声,你还闻到了什么?

生:花草的香味。

师:有悠扬的乐声,有花草的香味,你感觉它们能够掺和在一起吗?

生:可以掺和在一起,因为乐声是悠扬的,花草是芳香的,给人的感觉都很舒服。

师:好一个舒服!它让耳朵听到的乐声,鼻子闻到的芳香,融合到了一起,在晚风中飘溢、回荡,带给人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让学生说词语的意思,只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境,想象当时的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两种不同感官带来的相似体验,从而领悟出“掺和”的别样意味。

三、结合学情,模糊把握

教学更应该是“学教”,即依据学情而教。词语教学也不例外,不同年龄的学生,理解和感悟词语的能力各异,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年级段的特点,设置不同的目标和要求。

比如,《蜗牛的奖杯》中有“唯恐”和“生怕”两个词语,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本义、语境意、表达的程度等多个角度去比较,结果越比较学生越糊涂。教学比较抽象的词语,需要考虑到二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作过高的要求。学生只要明白这两个词语都是表示害怕的意思,并能结合具体的语境知道分别指害怕什么就行了,不必做过多的剖析。结合学情,适度模糊,给学生理解词语留下空间,这也是一种教学情怀。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阿湖镇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