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31期(总第3168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不做“网红老师”
——记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师鲁圆愿
■本报记者 吴宇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2018年第31期(总第3168期) 导报四版
一则“3月不留周末作业”的新闻让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语文老师鲁圆愿“火”了。从首次报道到上央视,大概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学校里的老师一见到她就喊,“网红老师”,许多家长看到新闻后也纷纷在微信里向鲁圆愿表达庆贺。

但鲁圆愿并不想成为“网红老师”,她借用同事的话表达自己的态度:“网络很容易包装和宣传一个老师,但再甜美的容颜和声音都不可能替代扎实的教学功底,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教学功底是最重要的,也是学生最受益的。好老师应永远拥有一颗无功利的、爱孩子的心。”

一次创新:3月,没有作业,我们去看春天

“亲们,3月是春光灿烂的季节,也是孩子长高的最佳时机。这一个月,我不布置周末家庭作业,我们做到平时抓紧时间高效学习,周末希望家长朋友带着孩子多出去进行户外活动。这学期我们有一个关键词:热爱。3月主题:一棵开花的树。孩子们可以寻找一棵开花的树,拍照片,3月结束时,我们一起来做展览。……”就是鲁圆愿这则微信在网络上迅速引起了热议。

鲁圆愿告诉记者,此次“不留周末作业”并不是首次尝试,在她的教育理念里,孩子的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还应该走进生活,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发现。这次任务也是希望孩子们有充分的时间享受春光,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世界。

走进大自然,不少学生对春天开始有了模糊的概念,有孩子会说,:“我闻到了风中青草的味道。”还有孩子说:“我感受到风吹到脸上的感觉。”鲁圆愿感叹,“以前孩子无法理解‘春风’,现在他们有了具体的感知,对春天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了不让此次活动流于形式,鲁圆愿要求学生拍照后,还要搜集这棵树相关的资料,小组之间交流,介绍它美在哪儿。在鲁圆愿的班上,经常会有这样的交流活动,上学期就有孩子把玩具带来,介绍玩具的形状和颜色,分享他们和玩具的故事。

鲁圆愿告诉记者,这项活动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班级群里,已经有很多家长发来孩子和树的合影,还有家长常常在朋友圈“晒”周末他们又带孩子出去玩了。

展览定在3月底,如同一次小型汇报。鲁圆愿打算到时候进行“网络现场直播”,将活动视频发到班级群,以便更多无法到达现场的家长看到。

有家长质疑鲁圆愿的方式是否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还有网友担心这种方式更利于家长带着孩子去补课。对此鲁圆愿解释,“我之所以敢于尝试和创新,是因为我了解我的学生和家长,他们和我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家长们也给予我充分的支持。这种作业方式属于一个班级的特色定制作业,不一定适用于其他班级。”

 

多次尝试:“看到学生喜欢我设计的缓解,我就特别高兴”

鲁圆愿不仅是班主任,也是一名语文老师,她喜欢上课在校内是“出了名的”。对于课程设计,她总有许多奇思妙想。这次“不留周末作业”就是她的奇思妙想之一。

从去年开始,她有了项目式研究课程的想法。二年级上学期临近期末时,鲁圆愿首次尝试周末不留作业,以项目式研究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成都历史文化。鲁圆愿发现成都是一个有着历史底蕴的城市,但很多孩子都不了解。因此,她要求学生自愿组队探寻成都街道历史,每人采访5个路人,采访后还要合影留念。

学生们对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很感兴趣,准备得也非常充分。

研究“肥猪寺市街”的学生用思维导图设计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还有列出采访提纲:“你在养猪吗?”“你是当地人吗?”“你希望未来是什么样子?”奇奇怪怪的问题常惹得鲁圆愿发笑。

研究“四圣祠街”的学生在采访途中发现了一座教堂,他们参加了唱诗班的训练,第二周还前去参加了演出。

对于学生们来说,每次采访就像一次“小冒险”。不仅收获知识,还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口语表达、人际交往能力,这些书本上无法提供的能力,在鲁圆愿看来也弥足珍贵。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感受自然,鲁圆愿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她的新想法层出不穷,设计过知识竞赛、辩论会、话剧表演,还设计过叠图书游戏。……鲁圆愿对作文课也很有思考,带着学生采风或进行游戏作文,有时还会随机提问,“猜一猜鲁老师的包里装了什么”“柠檬长什么样?”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词汇就越来越多,对事物的描写也越来越真实、具象。

这些奇思妙想的背后不是“一头热”的新鲜感,在鲁圆愿看来,这些创新、有趣的课堂设计一定要建立在成熟的思想体系之上,老师不仅要找到让孩子既喜欢、又感兴趣,同时能激发他们思考、观察的教学方式,也需明确设计意图,以及它接下来如何与之前、之后的教学设计承上启下。

“看到学生喜欢我设计的环节,我就特别高兴。”鲁圆愿说。

鲁圆愿的尝试和创新激起不少老师的羡慕,有老师表示,自己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有老师感叹,实在不敢冒险,万一学生学习成绩下滑,就会成为自己的责任。但鲁圆愿认为,只要老师对活动有充分的思考和设计,并且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就可以做到。

 

一份信任:凡是遇到问题,家长第一个求助的人就是她

同事说,鲁圆愿爱好不多,就是旅行、聊天、上课。“我喜欢和家长聊天,聊天聊多了,就成了朋友。”鲁圆愿感觉自己就像是家长的百科全书,孩子生病了去哪家医院看病?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学习成绩为什么下降?凡是遇到问题,家长第一个求助的人就是她。家长之间也打趣,谁要是心情不好就赶紧给鲁圆愿打电话,一会儿心情就好了。

“曾有家长还找我陪她一起去看二手房的价格!”谈起家长的电话,鲁圆愿哭笑不得。“不留周末作业”能取得家长支持,也是源于鲁圆愿多次与家长聊天、谈心取得的信任。

前几天,又有家长给鲁圆愿打电话,电话一接通,家长崩溃大哭的声音就传过来,说自己教不好孩子,感到非常愧疚。鲁圆愿先对孩子最近有些出格的行为进行解释,并表示自己已进行了一番有效引导,之后又肯定了妈妈的付出,带来正能量。挂电话后没多久,鲁圆愿收到家长短信:“每次和鲁老师打完电话后,情绪都能缓和很多。”

还有家长短信咨询鲁圆愿,发愁孩子太多缺点,几乎没有优点。鲁圆愿回复,“您想出孩子的10条优点发给我。”过一会儿,家长的短信发过来,“糟了!我怎么看到的都是缺点,我应该换一个思维方式看问题了。”

“引导家长成长的关键就是帮助他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而不是反复地给他们讲道理。家长学会反省自己,家校合作就轻松很多。”鲁圆愿说。

鲁圆愿和每一届家长都有一个6年之约。孩子一入学,鲁圆愿就告诉家长,成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过程,孩子不可能一瞬间就变得优秀。但她希望家长相信,孩子在6年里一定会有所成长,如果他们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未来就会在各行各业散发光芒。

 

一种信仰:“我更想当一个上课很厉害的老师”

鲁圆愿的新闻出来以后,她“火”了,学校里有老师见到她总会打趣道:“网红老师好!”家长们也纷纷在微信里表示,孩子能成为鲁圆愿班上的一分子,感到骄傲。

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鲁圆愿比较平静,“相比起网红老师,我更想当一个上课很厉害的一线老师。”她说。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能依旧保持教育初心,鲁圆愿认为,这种坚定要感谢自己曾经历的瓶颈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十几年后,鲁圆愿遇到了人生第一个瓶颈期。“那段时间,我认为自己很棒,该会的都会了,不知道还能怎么继续成长。”她说。

这之后,她在学生身上找到新的生长点。“每一届学生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每解决他们的一个问题,我就会得到一次成长。我慢慢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事情。”鲁圆愿认为,老师面对的是个性丰富多样的人,这种复杂性非常考验老师的智慧。

走出瓶颈期后,鲁圆愿发现世界不仅仅是学校这一方天地,还有许多新的教育理念等待她去学习,许多新的教学设计等待她去尝试。“每次有了新灵感,我都跃跃欲试,不怕失败。因为失败才能得到经验,才能改进,从而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她说。

面对漫长的暑假,鲁圆愿设计过“夏日悦读时光”活动,以电台节目的形式为孩子们讲故事、读绘本;看着学生们写作文绞尽脑汁,她就带着学生出去采风;见学生不愿做读书笔记,就设计‘师生同写’活动……鲁圆愿还开通公众号“圆圆老师 yuanyuan”,分享教育心得和方法。

在鲁圆愿看来,学生就像一张张白纸,她喜欢思考在这些白纸上留下什么样的记忆。“我希望他们将来回想起这6年的经历感到快乐。而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我也逐渐更懂教育。”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