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31期(总第3168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一家两代人的求学选择
■本报记者 何文鑫
《教育导报》2018年第31期(总第3168期) 导报一版

小学毕业前,刘金花特意考察了一下备选的一所初中学校。但是,与她设想的有些差距,学校小,教学楼也不怎么样,连食堂都小,感觉跟小学没多大差别。

那是2015年。刘金花的父母在外打工,她得自己先拿定主意。她犹豫着是否要去区内其他学校。

幺爸(堂叔)的一句话点醒了刘金花。“我就是在丹山镇初级中学毕业的,我看行,读书不要只看表面。”幺爸刚重点大学毕业,工作也蛮好,是她崇拜的对象。于是,刘金花放弃与同学去市区或雁江区其他地方读书的选择。

现在快毕业了,她回头看,这里离场镇虽远,不如在市区念初中的小学同学那样见多识广,但安静,的确适合读书。

这3年,学校也在经历着变化。借助雁江区对教育的大力投入,学校新修了宿舍大楼,配齐了多功能教室设备,有了录播教室,食堂也扩建了。

操场得到进一步修缮,专业老师增多,学生人数也由200多人翻了一番,上课和平常活动更热闹,刘金花和小伙伴一起跑步、跳绳、跳沙坑、打篮球等。乡间学习,紧张而又充满乐趣。

“老师负责,对学生真的好。”被问及在这里读书,感到最舒服的地方在哪里,刘金花脱口而出。

父母不在家,刘金花生活上很多困惑都会找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刘华成帮助。初一时,刘金花没什么目标,就是听课、吃饭过完一天。刘华成用对高中和大学生活的憧憬来引导她,刘金花数学考差了,也会单独找她聊天,帮她分析。

“乡村孩子十有八九父母在外务工,老师承担起了既传授知识,又当半个父母的责任。”聊起与学生的日常,刘华成“竹筒倒豆子”,完全敞开了心扉。

为了疏解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紧张,他要求学生每周与父母通一次电话,哪怕是随便聊下天气都比几个月不联系强。

丹山镇初级中学的学生住校,学校安排了值班老师紧挨着学生宿舍睡,确保安全。

刘华成说,好几次学生生病,他都连夜送去医院,垫付药费,等着就诊结束。陪护往往让他一个晚上也睡不好觉。“要想学生喜欢你,你必须自身素养要高,做好榜样,他们一点一滴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刘华成说。

有了老师的精心教导和陪护,刘金花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前列,她觉得自己考上市内最好的高中完全没问题。“我跟在市里上学的小学同学聊过、对比过,我不比她们差。”她的语气中充满自信,说要考大学,以后当个好老师。

刘金花的弟弟也在丹山镇初级中学念书,但却是被一顿饭实力“圈粉”的。

“他小学毕业时像我一样犹豫,跟我来食堂蹭了顿饭,便被俘虏了。”刘金花说。食堂不承包给私人经营,由学校直接管理,保证学生的每一分生活费都用在饭菜上,平常有丸子、粉蒸肉和排骨等。

再加上校园安全有保障,金花弟弟最终也选择了这里。记者从常务副校长谢洪处得知,随着学校这两年条件的改善,管理的提升,考评制度的改革,老师们比以往更有激情。附近乡民认可度高,三分之一的学生都是招生范围区外慕名而来。

临近中考,除了冲刺和对未来学业的期待,让刘金花最开心的事,就是姐弟俩能笑着、闹着一同上学,一同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