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32期(总第316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别总在半亩方塘里捉小鲫鱼
■朱华贤
《教育导报》2018年第32期(总第3169期) 导报三版

当前教学研究的热度,用沸腾”二字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各种规模、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教研活动如火如荼,高频率地进行着。然而,很少有人真正静下来想一想:我们都在研究些什么?

如果你稍微梳理一下,可以发现:教研活动几乎清一色地都在研究教法,即“怎么教”的问题。比如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怎样做到以生为本、怎样进行有效拓展等。

“怎么教”当然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研究内容。教学研究应该有另一项内容,即“教什么”。或许有人会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教材上面已经定了,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不需要决定教什么。这话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其实,颇值得商榷。采用什么教材是定了的,可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它远远不是课程的全部。既然是例子,就有一个与自己适合不适合、典型不典型的问题。为什么不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补充或更换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是课程标准赋予每一个教师的基本权利。更何况一个确定了的具体内容,比如一篇课文,也有无数个要素组成,选择什么来教,必须有一个先于方法的决定。有没有课程意识,简单地说,就是教什么的问题上有没有自主权。

每一门学科都是一个巨大的知识海洋,其内涵极其丰富,选入教材的只是沧海一粟。假如教学者只满足于这一“粟”的研究,没有站在整个海洋的视角,那便成了井底之蛙。

真正优秀的教师,绝不会只考虑怎么教,而是会首先考虑教什么。教学内容是学生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即使教的方法很简单,很原始,也往往是有效的。而一味地研究教法,容易让人走进狭隘的胡同,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以为教法是最重要的,以致于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教法上,从而放弃学科专业上进一步巩固与提升,放弃底蕴的积淀与扩展。只有不断地丰富与发展自己,站在更大更高的课程领地上,寻求教学内容的突破与变革,才是真正的教学改革,才有可能成为教学的大师。

为什么会出现只研究教法而不研究“教什么”这一项呢?主要原因也许是教法研究操作性比较强,它是有限空间内的变化与革新,容易掌控,能快速总结出成果,也容易借鉴和推广。相对而言,教什么的研究,其空间非常之大,对教师的要求要高得多,教师必须有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学科见识,必须对整个课程有宏观的把握,必须全面了解学科的各个分支与各个层级,还必须有独特的眼光,从而选取适合学生的内容。实际上,教什么的研究是一种着眼于教学者自身素质为主体的研究,其个性特点相当鲜明。教什么实际上是与“教学者”紧密捆绑在一起的。

打一个比方说明:怎么教的研究,就像是一个半亩方塘里有10条小鲫鱼,问题就是怎么去捕捉。这里,池塘的大小定了,鱼的数量定了,鱼的品种也定了。就是捕捉的方法可以自己选择,或撒网、或垂钓、或竭泽而渔,由你。而教什么的研究,则是没有规定鱼塘,任何江河湖海都可以,也没有规定鱼种,鲤鲢鳙鲈,或者鲳鲂虾蟹都可以,也没有规定具体数量,只有一个总体要求:保质保量。这个课题的研究空间要多大就有多大,这样风险自然也大了无数。但与此同时,灵活性大了,自主权大了,出现创意的机会也明显增加了,捕获到大鲸、大鲨、巨龟的可能性自然也大了。

从上述比较中,聪明的你也许已经意识到,怎么教的研究只不过半亩方塘内的自由,研究来研究去,也不过是在琢磨浅水处如何捕捉小鲫鱼;而教什么的研究则是涉及到意识与理念、气魄与胆量方面的大抉择,是鼓励人去江河湖海里大显身手,是涉入深水处的大课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教学研究能不能逐渐从研究“怎么教”转移到“教什么”上来,让我们的教师在“教什么”的问题上有自己的想法,并能进行大胆的实践。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