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32期(总第316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念好校本教研“三字经”
■李湖江
《教育导报》2018年第32期(总第3169期) 导报三版

常常有教师反映,学校的校本教研似乎是假教研,因为他们在校本教研中没有多大的收获。那么,怎样搞好校本教研?笔者认为,需要念好“真”“实”“效”的校本教研“三字经”。

一、主题要“真”,接地气才能走得远

在开展教研活动之前,学校应该先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定好教研活动的主题。这个主题可以先通过教师摸底后定下来,而且一定要切合学校工作的实际,应该是教师所关心的问题。

比如学困生的转化,关于这个主题,很多学校会回避,因为主题太老,没有什么新意。但是,正是这样的主题才是“真”主题,才是教师一直关心并想要设法解决的问题,才是真正接地气的主题。不过,这样的主题也不是一次教研活动就能解决的,因此,学校可以把这样的主题再细化,再具体,聚焦到解决当下教师关心的某个具体问题。

所以说,校本教研的活动主题要“真”,只有“真”的教研活动主题才能引起教师的共鸣,才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才能让主题直指问题的解决,才能让类似的主题教研活动“走心”,走得远。

二、活动要“实”,做踏实才能有基础

定好校本教研活动主题之后,学校还应该把活动落到实处,尽量去除“虚”的成分,挤掉“水分”,扎扎实实地把活动开展下去。

比如活动的各个环节应该提早定好,并估计好各环节所需要的时间。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普通教师始终应该是活动的主角,让普通教师发出他们的心声。常规的上课、听课活动也应该多开展,多开放常态课,多开放让听课教师有收获的课。研讨活动更应该去掉客套,在“真”主题的背景下,让“实”贯穿活动的始终。教师需要听到那些毫无保留,具有实际指导、借鉴作用的东西,教师自己发出的声音也应该是充满正能量,能让同行有所启发的东西。

把校本教研活动做踏实了,教师的心也会跟着变踏实,这其实也为以后开展其他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教研基础。

三、结果要有“效”,有效果才能有底气

教研活动开展得好不好,关键还是要看效果,让普通教师感受到实实在在效果的教研活动才能得到教师的认同,才能让学校有底气。

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学校不要抱着为搞活动而搞活动、为做材料而搞活动的想法去开展,而是要抱着可以产生什么样的效果的想法去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真正搞好了,教师受益、学生受益,学校也才能真正受益。活动开展完之后,学校的后续工作还要跟进,可以通过对话、访谈等形式获得活动的反馈情况,学校方面也要总结、要反思,争取下次活动开展得更加有效。

只有让校本教研活动把该解决的问题解决好了,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发展,校本教研活动才能凸显出其真正的效果来。

念好校本教研“三字经”,始终把教师、学生放在心上,校本教研活动才能走得更踏实、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