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35期(总第3172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师的理想是师生共同成长”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发展经验报告会观察
本报记者 陈志敏 实习生 陈智
《教育导报》2018年第35期(总第3172期) 导报二版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成为教师的新时代标签。

4月3—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成都举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发展经验报告会,报告会由西南交通大学承办。围绕主题,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教师共同学习、交流。清华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的专家、教师们通过大会报告、主题论坛等形式,抛出现实疑问,阐述观点理念,分享实践经验。

西南交大第三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上,学员在教学工作坊上进行方案分享。(梁慧颖 摄)

高校课堂为什么让师生提不起兴趣?

“以‘教’为中心,教学效率低下,教与学的体验差,学生停留在浅层次学习,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专业化发展经验报告会的第三场大会报告上,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郝莉直言目前高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她列举了一组调研数据:73 .25%的教师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是教学;63 .29%的教师常在工作一整天之后感到筋疲力尽;46 .50%的教师对于某些学生,常有“孺子不可教”之感。

而在学生方面,只有37 .7%的学生每周会将16小时以上时间用在学习上(除上课外);经常去上自习的学生不足40%;接近50%的学生认为课程不能激励其学习或说不清;79 .4%的学生很少在课外与教师讨论课程内容。

这直接导致了教师压力大、成就感差,易产生倦怠感,学生则对课堂缺乏好奇心和兴趣,潜力得不到激发。

虽然不少高校针对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了教师教学改革,但这一改革仍存在以“教”为中心的弊病,没有形成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收效不显著,导致教师对追求卓越教学的原动力不足,出现职业倦怠。

郝莉认为,导致这一局面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教师科研、教学压力大,能够投入教学改革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有的教师受限于自身经历,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敏感度不足;有些教师欠缺学习科学、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除了教师个体存在的主观原因,高校自身亦存在问题,例如,有的高校课程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重评价轻改进,重形式轻效果,没有成为推动课程质量提升的有效动力。郝莉举例说,如果没有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系统,评价结果就很难发挥提升课程质量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西南交大从课程质量标准框架入手,构建了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质量标准框架,将质量要素、质量准则、质量标准分别拟定,同时建立包含专家评估、学生学习体验调查和教学状态常态监控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以及以课程建设、教改项目、跨学科平台为主的课程教学创新体系,三者相互发挥促进、优化的作用。

“愿景和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创造性能量的源泉,我们把这种差距称为创造性张力。”郝莉认为,将课程评估作为教师发展的推动力,教学创新作为牵引力,就能看到从现实——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理解+记忆+遗忘”的浅层次学习,到愿景——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达成。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应聚焦何处?

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借助在线发展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

“大学课堂,最为主流的课程形态是什么?”在进行大会报告前,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韩锡斌先抛出这样的问题。当下,高校的课程类型包括面授课程、网络辅助课程、混合课程和在线课程,他认为,课程内容以网络和面授的方式混合传授,需重构教学模式的混合课程无疑是主流的课程形态。

基于此,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必然聚焦于混合课程。2017年7—9月,韩锡斌及其团队在面向全国高校教师培训的网络平台和问卷星上,实施了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调查,包括教学意识、课堂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学学术能力等维度。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教学意识普遍提升,不少教师致力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了交互性更强的学习活动,29 .79%采用过团队/小组学习,27 .26%采用过基于问题式学习。

但是,结果也显示,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面授方式开展教学互动,借助网络开展教学互动的比例不到五分之一,同时,高校教师仍缺乏教学研究能力,综合教学能力提升潜力还有很大空间。

韩锡斌表示,不久的未来,互动性的媒体环境和沉浸式的学习游戏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智能教学,将提供混合式、定制化的内容和情境,这都将对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为高校教师混合教学能力培训和提升设定了更高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韩锡斌建议,高校应系统化、持续推进教师混合教学能力培训工作,而非寄希望于教师“个别化探索”;培训应注重“体验式、交互式”,而非泛泛的讲座和单向传播;培训还要强化“做中学”“学为用”,而不是跟风、追逐“时髦”;学校要全方位构建工作环境,全面研究、评估、改进,而不是让个别部门努力;最后,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不是展演、作秀,必须要回归教学常态,回归教学的“原生态”。

为教师提供全阶段发展路径,实现教学相长

虽然现实问题不少,但在全国范围内,高校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认为,西南交通大学自觉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注重师德师风教育,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等实践经验具有显著示范意义。

报告会上,西南交大党委教师工作部(教师发展中心)部长任平弟介绍了该校将思政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交互融合的尝试,特别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上,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全阶段发展路径。

任平弟对其中的两个经典项目作了详细介绍。第一个项目是西南交大延续了17年的师培传统——首次开课教师培训,为新教师提供职业初阶的发展指导。该培训体系包括专题培训、专家指导和评价反馈,形式上则有菜单式培训讲座、教学工作坊、网络课程学习和交通特色大型工程实践活动,目的是让首开课教师逐步具备独立授课能力。参训教师要完成长达一年时间的跟踪培养,结业后方具独立授课资格。

第二个项目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该研修班已举办3届,招募自愿加入的教师,根据教师需求,聚焦热点难点,开展专题研修活动,激发教师对教学更深层次的热爱。研修班规格很高,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冯晓云任班主任,校党委副书记晏启鹏担任导师。目前,共有150名教师参与研修班,他们成为了该校教学改革的新生力量,开发了跨学科课程,承担校级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教师专业发展并非一蹴而就,需持续支持,长期发力。西南交大教学改革和创新咨询专家范怡红介绍,西南交大专门为教师搭建了五段式长线教师发展研修平台,“五段”依次为调研教师需求,系统设计教师提升项目;开设讲座工作坊,贴近教师需求;研修反思,通过课程实践进行回馈;交流研讨,提升教改成果;凝练辐射,持续教学相长。

“教师发展的理想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正如范怡红所言,教师和学生应是学习共同体,唯有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让教师成为创新型教师,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

图片说明:西南交大第三届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上,学员在教学工作坊上进行方案分享。(梁慧颖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