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36期(总第3173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打响精准扶贫春季攻势
西南石油大学脱贫攻坚再发力
(李阳)
《教育导报》2018年第36期(总第3173期) 导报一版
金阳县新寨子村和蓬安县鹅项颈村是西南石油大学精准扶贫的主战场。2018年初春,结合省委、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工作安排,西南石油大学打响精准扶贫春季攻势,脱贫攻坚再发力。

晒出扶贫“任务表”

蓬安县鹅项颈村在2016年已经通过验收评估成功摘帽,今年,对鹅项颈村扶贫的整体思路是巩固提高、防止返贫,保障该村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金阳县新寨子村今年将按计划退出贫困村序列。

脱贫攻坚再发力,春季攻势拔“穷根”。春季扶贫如何再出实效?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面对着“任务表”,西南石油大学要与时间赛跑。

1月,学校扶贫办分别到鹅项颈村和新寨子村调研对接,形成了帮扶工作初步方案。按照学校要求,驻村干部正月初就到达帮扶村,抓紧时间开展工作。

春若不耕,秋无所望,说干就干。3月6日,开学第二天,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

“全面实现小康的道路上,西南石油大学绝对不能让一个人掉队。”校党委书记孙一平说出了脱贫攻坚的勇气和决心。孙一平要求全校上下要通力合作,高质量地完成精准扶贫工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找准了“硬骨头”,才能精准施策,打赢脱贫战。西南石油大学根据两村特点和扶贫进度,精准发力,制定不同的扶贫政策。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学校新派遣的扶贫干部正根据学校的安排部署,与当地群众一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

“护航”贫困户脱贫

“我们一定会鼓足干劲,不负使命,跑好自己手里的‘接力棒’,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在年初召开的驻村干部届满述职暨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动员会上,周永华、张抗、文武、陈维等新一届扶贫干部从上一届驻村干部手里接过了精准扶贫的“接力棒”。

驻村干部换届刚结束,学校扶贫工作组立即赶到金阳县开展驻村第一书记轮换和2018年扶贫工作调研等工作。新派干部到任后开足马力学习,深入走访调研,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找到了工作节奏。

3月份正值农忙时节,新寨子村村民正忙着种植马铃薯。文武爬坡下坎,走到田间地头,查看栽种地土质情况,了解青薯9号种子质量,询问了农家肥准备情况,并与村民们共同劳动。

土豆是金阳县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为解决销路问题,学校先后四次帮助金阳人民销售土豆和蔬菜,共计9万余斤,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

“不怕苦、不怕累,只怕辜负群众的期待。”深入脱贫户家中访谈摸底、去产业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开展乡村环境大治理……刚刚赴任鹅项颈村第一书记的陈维也在忙碌着。扶贫干部们带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初心和决心,正履行着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输送“造血”精神给养

“不重教育,穷根难拔。”教育扶贫,只有推动文化教育资源下沉,才能让急需帮助的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精准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学校先后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联系对接,共同研究对金阳县的教育培训帮扶工作。经过多次商讨,初步拟定了“学历提升培训”“干部综合治理能力提升培训”“乡村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等十几类培训计划。

培训是教育扶贫的一个方面,精准强化教育扶贫,让贫困家庭孩子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学校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特色和需求,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生,投放一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指标。同时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困难,学校还制订了“精准培养”方案,成立了民族学生发展工作室,推出了“一对一”结对帮扶举措。

“精准扶贫,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党的十九大作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作为高校来说,就是要发挥我们独特的教育优势,为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孙一平表示,精准扶贫,尤其是教育扶贫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环接着一环拧,决不能有半点动摇和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