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 每周二、四、六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41期(总第3178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创业不是目标,目标是人才培养
——“协同创新,双创育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观察
■本报记者 殷樱
《教育导报》2018年第41期(总第3178期) 导报二版
“创业不是目标,是正确行事的结果,目标是人才培养。”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钱乃余表示,双创教育重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而不是在于就业创业培训,这是当下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走出的误区。

日前,由成都市教育局主办,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和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协同创新,双创育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举行。政校企三方针对创新创业学院共建和专业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实现协同发展与协同育人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足5%

让不适合创业的人不去创业,也是创业教育的成效

“大学毕业生创业率5年翻了一番,2017届为3 .0%,超过发达国家近一倍。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不足5%,低于社会创业平均成功率,更低于欧美国家大学生20%的平均水平。”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何文华,引用2017年10月刊登在《中国经济周刊》上的大学生创业的两组数据表示,双创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学生有创业激情。但是,创新创业知识储备不足,创新创业能力有待提升。

对于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象,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宋健认为,一些高校对创新创业工作的内涵、目的认识不够到位,宣传和引导不够,教育理念尚不适应现实需要,实习、实践、实训重视不够,顶层设计不尽合理。通过调研,宋健发现,高校要想把创新创业工作做好,一定要做到:结合兴趣出创意,结合专业做创新,结合技术搞创作,结合管理出模式。

“让不适合创业的人不去创业,也是创业教育的成效。”在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钱乃余看来,双创教育重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素质,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而创业是一种商业活动。正如宋健所说,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钱乃余表示,未来社会的智能化引领着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从知识导向转化为能力和素养导向,因此凸显能力、素养的“关键能力”成为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那么,培养创新创业的素质就很重要,比如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创新创业基本技能,重点在解决问题。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在于保障抗挫折能力。

“学校要打开校门,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整个社会结合在一起。高校要给学生提供失败的机会,这也是成本最低的失败。”校园 VC创始合伙人、天使投资人殷建松认为,双创活动是很好的课程,学理论不如学案例,学案例不如做案例,做案例不如做成事,只有通过活动才能积累人才库和项目库。

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可行的方向,原台湾中华大学校长、台湾中原大学讲座教授沙永杰给出建议,重点在开发具有创意、且轻技术含量的,并能满足刚性需求的生活化商品。

如何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在哪教?”的问题

课程设计是重点,师资培养是关键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刘智慧认为,双创教育发展到今天,面临的是必须做和如何做、深入做的问题,与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功能融合。其中,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将是重点,创新创业文化传承将是难点。

何文华表示,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般模式为,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活动和创新创业孵化,常常缺少实战演练。他认为,创新创业实战演练就是采用真实的项目,通过培训、实训,让学生掌握项目运营的要点和技能后,让学生团队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独立经营、自主管理,真实地创业。

何文华还提出了“学习、参与、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先学习创业的基础知识,再参与创业模拟和实战演练,后主导创业实战,提高创业存活率和成功率,从而解决“敢想而不敢做,敢做而不会做”的问题。

如何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钱乃余认为,最主要的是解决这3个问题:教什么,即学生需要什么;怎么教,即以作品为项目驱动导向;在哪儿教,即利用信息技术,在线上线下帮助学生做真实的作品。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涛分享了成都创业学院建设经验。他说,高校开展“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遵循教育性、应用性和开放性3个属性:教育性要遵循“人才素质教育”的定位;应用性强调创业项目的应用推广价值;开放性是遵循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此理念的推动下,再推进“全覆盖、分层次菜单式”的创新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关键还在于师资培养。宋健认为,高校要重视“三栖型”导师库建设:创新创业导师、企业高管、风险投资。他提出,不同类型教师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创新创业导师要运用教练技术讲解创新创业基础课程。钱乃余表示,高职院校要通过建立“三师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解决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要求,老师不仅要“学高”“德高”,还要“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