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47期(总第318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什邡:辉煌已然铸就 梦想仍在路上
■本报记者 胡敏 实习记者 葛仁鑫
《教育导报》2018年第47期(总第3184期) 导报三版
什邡市在灾后重建中幸运地和首都北京牵手。凭借北京的智力援建,以及什邡教育人10年不懈奋斗,什邡市高水平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均衡、优质、特色”教育新格局基本形成。从学校内涵发展到教师队伍素养,从学校特色建设到教学质量,什邡都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什邡感恩全国人民,感恩党和国家。”什邡市教育局局长陈川儒认为,什邡教育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得益于北京、各级政府给予什邡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智力支持。

京什牵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什邡教育人口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京什教育只有开始,没有结束。”这句话源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殿军,在与什邡市七一中学结对的十年中,王殿军多次强调两校之间交流“只有开始,没有结束”。事实上,这也是北京和什邡教育联系的真实写照。

一开始,北京对什邡的援助就进入了良性轨道。北京援建并未局限在硬件帮扶,更注重智力援助,不仅完成短期应急恢复重建,更注重长远发展能力培养。北京围绕理念更新、师资重建、干部培养、文化建设,广泛开展学校结对、骨干教师培训、管理干部培训、专家支教、远程教育平台建设、京什教育合作等智力援建活动,为什邡教育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值得注意的是,什邡与北京的合作并未出现随着时间推移仅结对学校零星互动”的局面,仍然保持“大范围、全方位的合作”,得益于双方建立了“京什教育合作项目”这个长效机制。

2010年,首个《北京市—什邡市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订。通过北京民政局注册成立的京什友好交流协会,北京每年提供“专家教师支教”“教育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培训”“学校手拉手结对共建”和“建立京什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四大项目的合作。每个方案都对各个项目实施时间、人员安排、援助内容、经费保障等进行了细化,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最初5年,经费全部由北京承担,此后,什邡政府每年预算180万元供项目运转。

8年来,通过京什合作项目,什邡市干部与教师几乎完成了一轮全员培训。在多所学校,记者了解到几乎所有一线教师都曾到北京参加相应培训,不少教师和校长还参加了专题研修班,甚至长达一个月的跟岗学习。2013年,北京数字学校刚刚建成,什邡市教师就跟北京教师一起,成为首批使用该网络资源的用户。数字学校包含从小学到高中名师讲座实录、学生海量题库、教师辅导等内容,让教师时时刻刻都能接受北京教育理念的洗礼。

用实绩说话,“强己就是报国”

京什10年牵手,什邡干部、教师队伍素质上了一个台阶。以什邡市北京小学为例,教师每年至少有5次和北京交流的机会。每年,什邡市北京小学要送两次老师到北京培训,每次历时半个月;北京的老师也要到什邡市北京小学现场授课;每年全市还要选拔老师到北京教育学院参加挂职锻炼;每年10月,北京专家要到什邡开展专题讲座。平时,教师们还可以使用北京数字学校的网络资源。

校长宋德川笑着说:“现在校长更好当了!”教师素质提高了,教学能力上去了,教学质量自然提高了。而他本人办学的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最近一次长达两个月的北京学习,每天6个小时集中授课,“一点不觉得坐不住”,讲的东西有理论高度又很实用。

“勤奋就是希望,强己就是报国。”这是什邡中学校长李长露挂在嘴边的话。汶川地震时,他任校长的洛水中学受灾严重,恰逢学校周边化工厂气体泄漏,危急时刻,他疏散师生,独自留下来善后,那一刻,他心中凛然,做好“必死”准备,幸而一场大雨让他“捡”回一条命。

这10年,李长露见证了什邡在各方援建下,教育、医疗、交通等各方面飞速发展,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师生中演讲。他讲国家制度的优越性,讲中华民族大团结,讲教师职业的价值,讲青年学生如何奋斗报国。作为什邡教育的“领头雁”,什邡中学用教学成果说话,教育水平排在全省前列,许多在成都、绵阳上学的学生纷纷回流。

农村学校也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什邡市双盛初级中学是全省唯一一家兰亭学校,早在2004年就开设书法特色教育,全校40位教师,11位是省书法家协会成员,36位是市书法家协会成员。如今,几乎每位老师都有两三样才艺,古琴、泥塑、扎染、纂刻……通过老师带动学生,艺体课程丰富多彩。校长尹华军将丰富教师精神生活作为抓手建设教师队伍,教师“不务正业”,学生教学成绩不降反升。不仅成为家长追捧的学校,教师队伍稳定性也非常高。

同在双盛镇的双盛小学也将艺术作为学校特色。校长米小敏受北京结对学校“快乐教育”启发,找到石头画、农技课和足球作为学校的发展特色。学校虽小,却有150人的足球队,并且声名在外,战绩辉煌。石头画、各种手作项目也成为教师们的心头爱,不少老师下班不愿回家,在学校做做石头花盆,把校园装点得格外美丽。

备受关注的什邡市红白小学也是生机勃勃,教学楼宽敞明亮,曾获设计大奖,学生有多个下楼通道,兼顾美观与实用。家长放心地把学生放在学校寄宿,下午放学,乡村少年宫的活动开展热闹非凡,舞蹈、合唱、篮球、足球……为学生课后生活增添色彩。

爱心接力,为同胞“雪中送炭”

感恩需要“强己”,也需要将爱心传递。芦山地震,什邡第一时间发动广大干部教师向芦山灾区捐款共计84 .59万元。同时展开七一中学和芦山中学结对帮扶,选派10余名骨干教师赴芦山指导培训。2015年,为缓解青海省玉树州高中教育资源紧缺的困难,应北京市人民政府援合办的要求,什邡市承办玉树什邡高中班。2016年,什邡全面展开对口协作喜德教育扶贫,为建立交流的长效机制,什邡33所学校与喜德45所学校签订了结对协议,实现100%结对。

什邡市七一学校由特殊党费援建,在这里发生着许多爱心故事。94名玉树班的学生正在为高考冲击。教室的墙壁上贴满了小纸片,写上了他们对大学的憧憬。他们中的很多人在什邡的3年,学业成绩突飞猛进,有机会冲击优质大学。喜德县瓦尔学校、阿坝县藏文中学在七一中学对口帮扶下,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通过帮扶,若尔盖县中学2016年诞生了第一个文科重点本科学生,整个县为之沸腾。

10年,成绩已然在册。谈起未来10年,校长们津津乐道什邡市的一个宏伟蓝图:将什邡建设成“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西部教育城。从局长陈川儒到校长、一线教师,谈及这个蓝图都非常激动。什邡市委、市政府将教育放在突出位置,京什合作的良性生态,加上什邡高教、普教、特殊教育完备的教育体系,让什邡教育人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