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47期(总第3184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青川:练好内功 实现教育振兴
■本报记者 何元凯 文/图
《教育导报》2018年第47期(总第3184期) 导报四版
灾后重建,青川县办学条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于青川教育人来说,这也是一张考卷。如何用好资源,练好内功,抓好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振兴?10年时间,青川书写了自己的答案。

从“拿来主义”到融会贯通

4月25日上午,木鱼初中英语教师贾雪峰正在给八年级学生上课。课堂上,年近50的她娴熟地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向学生呈现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并通过平板电脑实现对每位学生的及时反馈。

贾雪峰表示,像她这样的年长教师,一开始是抵制这些“新花样”的。但是近些年,尤其是随着灾后重建中与外界交流增加,学生视野和思维转变很大,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教师也必须不断学习。

木鱼初中校长白培锋说,灾后重建的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一开始,学校对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拿来主义”,老师们或亦步亦趋,或应付了事。近年来,通过县教育局组织的大力度培训和浙江对口帮扶培训项目,全校老师都实现了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红光乡中心小学教师何悦说:“一开始连打字都找不到字母。年龄大了,接受信息技术很慢,但看到别人课堂上,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咱们也不甘落后啊。”何悦通过苦下功夫,连续几年都一次性通过了进修校的考核。

青川县教育局副局长杨兴干介绍,县教师进修校从2012年开始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一开始,对45岁以上教师不作考核要求,从2016年开始,每一名教师都要接受考核。

“党和政府的重视,是教育的源头活水。教育振兴,关键在人。”杨兴干介绍,县财政每年仅教师培训方面的投入就超过200万元。10年来,全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年均培训2600余人次;此外,浙江省教育厅在对口援助中,共计组织专家900余人次,赴青川培训教师6000余人次。全县教师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为学校发展树文化灵魂

4月,是清溪镇中心小学孩子们最期盼的时节。每年4月第一周或第二周,是该校的爱鸟周,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进入邻近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认识野生动物,学习自然知识。

这是学校生态教育校园特色的活动课程之一。校长马正堂2011年调到清溪镇中心小学。在他的发动下,学校成为全县第一个系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校。

学校靠近自然保护区,学校汇集全体师生智慧,确立了“构建生态校园,倡导自然育人,促进和谐共生”的办学理念。在马正堂看来,生态的本质是和谐,生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围绕生态教育,学校打造“生态文化”、“生态校园”。2013年,该校老师们编制的校本教材《绿色未来》进入课表。学校围绕生态教育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学校尤其重视活动育人。“以前,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缺少对自然、对社会的真实感受。”语文教师李思思说,现在,生态教育已经融入师生的日常,融入校园文化的血液。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杨兴干介绍,2016年,青川县开始全面推进“一校一品”校园文化特色建设。

实现教学的“供给侧改革”

灾后重建,青川县学校在硬件条件方面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教学理念依然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仍不理想。探索课改之路,构建适合本土的高效课堂成为奋斗方向。“让教师从传统束缚中走出来,实现教学的‘供给侧改革’。”杨兴干说。

2010年,青川县关庄初中副校长王海蓉参加“领雁工程”,到杭州进修两个月,并在杭州市文晖中学跟岗实习。“我的观念改变就是从这次学习开始的。”王海蓉说,回来后,她就思考着学校的课改。

2012年,调到关庄初中的校长赵海兵也是带着课改谋划上任的。赵海兵把课改比作一艘渡船,校长是舵手,学生是乘客。这是一场需要众志成城的改革。

但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很多老师,转变并不容易。

“武断强制得来的只是应付了事。怎么办?领导班子带头搞出效果给大伙看。”赵海兵说,学校要求领导班子率先学习新课改理念、研究新课标、新教材,率先上示范课。

2013年,关庄初中开始“一年一专题”地推进课改,赵海兵、王海蓉率先试点,用一年时间向老师们证明了课改的效果,同时,带领老师们赴全国各地考察学习。经过两年时间,该校适合校本实际的“三段六环”教学改革渐趋完善。

从坚守传统经验,到接受新理念,再到积极行动,该校数学教师伍阳蓉教学成绩迅速提高,并获得了“教学大比武”全县第一名、全市第二名。关庄初中的教学质量也实现提升。

关庄初中仅是个案。如今,青川县的高效课堂建设既取得了区域性成功经验,也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校本实践。用好硬件资源,抓好内涵建设,让重建由外而内,实现教育振兴,青川交出了自己的10年答卷。

放学后,青川县马鹿乡中心小学学生在陶艺室学习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