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51期(总第3188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一曲哀而不伤的歌谣
——读《步履不停》
■胡艳丽
《教育导报》2018年第51期(总第3188期) 导报四版

是枝裕和的小说自成一格,小巧精致。捧书阅读,有种哀而不伤的韵味,令人读后久久不能忘怀。即使沉入心底,在生活中的某个日子,在被日常的小琐碎、小悲伤、小愤懑侵蚀了宁静的某个时刻,也会不经意地想起。

在《步履不停》中,是枝裕和用看似刻薄,实则充满忧伤温情的笔触,完整呈现了一个凡俗家庭的一天。不同的是,即使在这样主打亲情、诉说怀念的小说中,他也没有用煽情的笔法,去书写被世人写过千万遍的母爱的温暖、父爱的伟大,更没有着意描述一家人相处时的欢乐温馨,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书写了一家人在一起时彼此不断的争端、心存的芥蒂,和隐藏在明线之下的各自的哀伤。

全书以次子良多的视角写就,以母亲的离世为引子,回忆7年前,在兄长祭日一家人团聚的情境。当时,已经赋闲在家的父亲仍然不好相处,处处打击没有学医、事业不顺的良多,嘲笑母亲的粗陋,他固执自大,且说话口无遮拦,令新进门的媳妇难堪;母亲一贯笑里藏刀,表面上礼数周全,却处处对父亲挑剔不满,对媳妇、女婿充满戒心,对被哥哥救起的年轻人充满畸形的怨念;而姐姐和母亲,也并非总是和谐一致,围绕姐姐想搬回来和父母同住一事,两人彼此试探,各打算盘,无形中拉拢着新近门的媳妇,令其左右为难。……

父亲当着带着“拖油瓶”新媳妇的面,说起已故兄长的嫂子“要是带着拖油瓶,改嫁就难了”,令家庭的气氛一度跌至冰点。刻薄唠叨的母亲,一心想利用良多夫妻,阻止姐姐一家搬回和他们同住,而自己却不愿当着姐姐的面承认自己不愿被打扰。在对待哥哥救起的年轻人的态度上,更是显得冷酷而不近人情,一面笑脸欢迎年轻人来祭拜,一面在他走后百般嫌弃,原来她坚持一定要年轻人一年来一次的目的,只是为了折磨这个孩子,让他为“害死”了大哥,而反复经受心灵的折磨。……父母是不完美的,甚至缺点多多,而良多自己亦非圣人,即使兄长已经过世了15年,良多却始终未能走出由于父母对大哥的偏爱带来的心理阴影,听到父母对兄长的美誉,他内心仍然郁结难平。

显然,这样的一天并不美好,一家人在一起互相揭短、互相打击,而在频繁的冲突中,又无一人是胜者,人人身心俱疲。

直到有一天,父亲走了,良多想起了小时候坐在父亲腿上,被父亲用胡子扎的快乐时光。直到有一天,母亲也走了,他才开始懊悔,没有及时去关爱母亲,他才记起了母亲对他一遍遍的唠叨,“要记得去看牙啊,再不去就晚了。”在无限的悔恨中,曾经那些忧伤的记忆,慢慢就变成了生活的真味,成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记忆,伴随女儿的出生,良多突然读懂了父亲晚年时的落寞,母亲失去长子后,永远无法平复的心理创伤。

父亲虚张声势的威严,其实不过是掩藏英雄老矣的失落,曾经健壮无比的父亲,“突然”有一天腿瘦得只剩那么一丁点儿,想加入儿女的欢笑声中,却又不知如何融入,只能装作偶遇。……母亲怀念有关长子的一切,她神经质式地试图抓住一切可能与长子有关联的事物,想象偶入的蝴蝶就是儿子的化身,甚至连折磨那个被救者都成了她活下去的意义,又是何其可怜。

人到中年,对作者在书中描述的一切,都能感同身受,也同样能理解父亲的外强中干、母亲的冷酷。年轻人的豁达,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天高地阔,身体里有用不完的力量,未来有无限种可能;而老年人的计较,是因为他们的世界正在越变越小,生命的力量正在悄悄流失,他们想抓住的又何止是曾经的时光?老年人和年轻人,即使同在一个屋檐下,但他们面对的终是不同的世界。

生活就像一首平静而有韵致的歌谣,细水长流中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些淡淡的哀伤。当平时的小争端、小揶揄,还有内心慢慢郁积的对彼此的不满,化成了一道墙、一座屏障,一道鸿沟,我们会以为彼此的心再不会有交集,但当某一日,我们习以为常的拥有,变成了永别,曾经的纠结、郁闷,便全都化成了绵绵不绝的思念。

人生步履不停,匆匆年复一年,是枝裕和在这部小说中写下满满的生活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