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54期(总第3191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竭尽全力让那个时代鲜活
——读《宫崎骏的和平论》
■赵青新
《教育导报》2018年第54期(总第3191期) 导报四版

成立于1985年的吉卜力工作室,迄今已有30余年。宫崎骏在此间任职数年,创作了无数的经典动画片。研究宫崎骏和吉卜力动画的论著有很多,《从吉卜力动画学起:宫崎骏的和平论》是其中之一。

该书出自1980年出生的年轻学者秋元大辅之手,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和平学和国际政治学,现任创价大学和平问题研究所助教。写作目的是以宫崎骏的动画片为切入点,探讨日本当下的政治环境,创议围绕“和平”为中心建设和谐的国际关系。

全书共5章。作者选取了宫崎骏的5部代表作,分别是:《风之谷》、《天空之城》、红猪》、《哈尔的移动城堡》和《起风了》。每部动画片提炼一个主题,分析剧情,挖掘剧作中的“和平”因素,联系动画片制作背景和当时的政治局势,加以发挥。

以《天空之城》为例。对应的问题——“传说中的空中都市为何会毁灭?”该剧于1986年上映,讲述主人公少女希达和少年巴鲁以及海盗、军队、慕斯卡寻找“天空之城”拉普特的历险记。作者比较《格列佛游记》和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认为拉普特也是一处乌托邦,“拉普特之雷”的破坏力相当于核威胁,期待和平的“理想主义”和诉诸力量的“现实主义”的对抗,无处不在。作者回溯日本历史上遭受的核灾难,认为宫崎骏是怀着对核试验的反对情绪来完成这部影片,拉普特的崩塌暗喻了“废止核武器”,《天空之城》处于和平学、国际政治学的思想谱系之中。

5个章节,都是这样的写作模式。优点明显:简明清晰,直指要点,一切围绕着核心——和平,展开论述。缺点也很明显。作者毕竟是政治学研究,不是电影艺术探讨,因此他对宫崎骏的艺术风格并无独到的见解,也没有系统的整体把握,只是从主题、台词和角色行为中寻找他所要的论据,框架早就搭建了,“宫崎骏”只需要“配合”他就够了。能用的,就用上;用不上,就丢掉。比如,《龙猫》、《千与千寻》这样的代表作只字未提。同时,没有完整梳理宫崎骏“和平”思想形成的脉络,也没有把宫崎骏与其他的电影人加以对比,突出宫崎骏的特色与异同。因而,整部论著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次,显得比较单薄。

尽管有些不足,这部作品还是有意义的。

它表明了动画片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的独特魅力。正如意大利动画家布鲁诺·伯茨多所说:“在所有艺术中,我确信,能够在10秒或20秒的时间里讲述一个人的人生的,只有动画片。”无论孩子还是成人,无论出品于哪个国家,观众几乎都可以无障碍地理解它想表达的意思。宫崎骏动画片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具有高超的讲述能力,这些剧作的剧情本身就很吸引人。

日本动画片的“认真”程度,超乎寻常。虽然本书没有足够体现其制作之精良,但我们已能体会宫崎骏动画所容纳的深刻与丰富之程度。每一部剧作,都蕴含了对人生意义的追索,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控诉,“扎根于土,与风同生”的祈愿,这些美好的信念构筑了大师杰作以及整个日本动画业的基石。

宫崎骏动画实质上是日本“二战”后电影潮流的典型样本之一。战败后的社会重建,国民的心理创伤,为了治愈这种创伤所作的努力,对逝去的往昔的缅怀,对未来的规划和思考,丧失了故乡而在风中摇摆的茫然与不安……生于1941年的宫崎骏,就是这一代电影人的代表,他的动画片所表现出的理念与情感,具有20世纪日本的时代共鸣。作者把宫崎骏动画片纳入政治环境的思考,揭示了日本电影业的成功要素之一,具有现实性和发展眼光。

前些日子,吉卜力的另一位扛鼎人物,反战动画片《萤火虫之墓》的导演,高畑勋先生逝世,宫崎骏在悼念仪式上哽咽致辞,其中言道:“我们曾竭尽全力让那个时代鲜活过……”好的作品,总会让那个时代鲜活;好的作品,总会留给我们很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