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54期(总第3191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让思考一触即发
■余志勤
《教育导报》2018年第54期(总第3191期) 导报三版

语文核心素养非常关注“思考”,想要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的思考在课堂上得到及时的展现是需要老师们认真思索的问题。

思考作为抽象的精神活动,展现的是学生个体的思维水平,教师如果想让个体的思考具象化,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引领,让学生的思考既有支撑点,又有自由度,既有感性体验,又有理性升华,既有针锋相对的碰撞,又能形成一定的体系,也就是说,“思考课堂”的典型特征是教师通过自己的主体作用,让课堂展现出“定向而开放”的走向。

一、引导学生定向思考

定向思考是指整堂课的思考方向是明确的,学生很清楚思考的方法、目的和价值,并为了达到某一个效果而努力。

要做到学生思考方向明确,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支点。比如在课例《用批判性思维解读周朴园形象》里,教师先为学生提供批判性思维的原则——边阅读边评判,边理解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并且为学生设置批判性思维的清晰流程:我的观点是什么?有理由吗?还有其他的观点吗?

在原则和流程的规范下,学生的思考会做到有的放矢。教师此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通过戏剧中周朴园的语言来解读其形象就会准确而深刻。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其思考的落脚点是文本。虽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个“哈姆雷特”必须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只有当学生可以立足文本,又有思考原则作为指导时,他的思考才会不散漫,不混乱,才能按照思维的流程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表达

定向,是为了帮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明确课堂任务,但是“思考课堂”的本质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其通过有效的思考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思考课堂”必须要有具体的活动来展现学生的思考成果,学生必须要在课堂里表达自己的观点,整个课堂的总体走向应该是开放的、即兴的,有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当学生的理解有了开放度,学生的观点可以碰撞时,整堂课才有可能展现思考的品质和成果。

在实际的课堂中,为了让学生的思考及时、即兴的展现,教师要提出一个具有开放度的问题。开放度是衡量一个问题的重要标准,越是有开放度的问题,越是能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比如,在解读周朴园形象时,“周朴园是不是伪善的”这个问题就会让学生有很大的争论空间,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周朴园的多重身份——资本家、情人、父亲、丈夫、老爷。

要给学生的思考提供碰撞的可能。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理性思考,大胆质疑,在课堂上既能争锋相对,又能从对方的表达中看到新的思考点,从而让自己的思考变得更全面。比如,在解读周朴园形象时,很多人会关注到周朴园给鲁侍萍的那张支票,大部分学生是传统的解读,认为周朴园是无情、冷漠、伪善的,但有的学生却提出质疑“周朴园是真诚地用钱来赎罪,而且坚信钱是可以赎罪的,这才是他真正让人感到悲哀的原因。他不伪善,他迷失了自我。”

开放性思考指向的不仅是思考的广度,更是思考的深度,如果要让学生的思考有一个质的飞跃,让课堂的内容与思考方向完美融合,及时对学生的思考方式及结果进行深度点评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思考点燃的火花在课堂里久久绽放。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