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3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55期(总第3192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从课堂到活动 寻找德育落地的路径
■本报记者 吴宇婷
《教育导报》2018年第55期(总第3192期) 导报三版
学校的好风气从哪里来?学生的好成绩从哪里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裕权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智育,在德育。“与做事先做人的道理一样,学校要育人,也应先育德。”刘裕权说。

遗憾的是,不少学校的德育模式费力费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将德育有效地落到实处?近日,四川省第八届校长年会在大英县举行,来自全国的教育专家及省内校长聚集一堂,围绕“如何构建立德树人育人模式”进行探讨交流,分享经验,为德育落地找到途径。

路径一

高效课堂也是德育的一部分

河北省石家庄精英中学校长李金池发现,传统课堂容易压抑学生的激情,将学生的学习置于被动状态,学生在课堂上也难以有思想生成。但新时代需要高素质优秀人才,这类人才具有主动进取、阳光自信、独立思考、学习能力强等优点。李金池对课堂模式改革进行了探索,他认为,一堂课如果足够优质、高效,也可以发挥德育的效能。

石家庄精英中学经过多年探索,打造出一套“6+1”高效课堂模式,一堂课需包含导、思、议、展、评、检、用7个环节。李金池介绍:“导,是课堂起点,老师借助媒介如图片、视频等实现旧知到新知的导入;思,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研读教材文本,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教学环节中老师不讲一句话,避免干扰学生思考;议,指合作学习,学生在讨论中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形成创新性思维;展,指展示环节,学生代表个人或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和疑惑。”

导、思两个环节考验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展示环节则考验老师的控堂能力,“想让学生在展示环节中最大限度地暴露他们对学习内容存在的疑点和盲点,就需要老师既能‘大胆地放’,还要‘自如地收’。老师要通过肯定与表扬调动学生表达情绪与探究激情,等学生表达完后,对学生的疑点、盲点逐一击破,让知识点更牢固。”李金池说。

评、检、用环节属于收尾环节,即点评、检测与运用。李金池说:“收尾环节需要老师‘打扫战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和方法,强调知识的规律性,不用重复具体知识点。”

在李金池看来,“6+1”课堂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成为课堂主人。6个环节按照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知识学习过程,符合教与学规律。

刘裕权对高效课堂表示肯定:“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突破以教师说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模式,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融合,才能取得1+1>2的效果。”刘裕权还建议,老师应在课堂设计及班级管理工作中呈现个人特色,并学会运用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路径二

多元评价激发学习驱动力

成都天府七中副校长张珩发现,“00后”学生身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德育工作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在天府七中举行的一场拔河比赛上,胜利的队伍欢呼雀跃,输掉的队伍里有一名学生却哭了。这是老师们意料之外的事情,它让张珩思考,学校举办“拔河比赛”等活动,用排名方式激励学生,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进取心。如果这种评价体系带来了负面作用,“失”会不会大于“得”?张珩发现,排名评价体系容易对学生产生消极作用,消减学生前进的动力。学校需要调整评价体系,构建多元评价。

张珩介绍,天府七中在“终结性评价”,即考试成绩以外,增加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收获。同时,学校还增加了分类评价,弥补了“等级评价”的残酷性。例如,军训后,学校会评出“队列站得最好的班级”“训练最刻苦的班级”等。学校还会充分挖掘学生个人特色,评出“班级最暖男”等荣誉,让学生更自信。

除了他人评价以外,学校还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可以主动申请想得到的荣誉,并写出原因,在评价过程中审视自我,找到闪光点,让评价从“功利作用”变成一种“精神需求”。“学校德育活动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学生的内部体验和生成,多元评价正是活动体验的落脚点。”张珩说。

刘裕权同样认为,学校举办活动时,不要“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应在评价上下功夫,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成长。他认为,活动体验应达到4个目标,即发展个性特征,培养团队精神,深化自我意识,培养自我发展、实现的能力。“任何活动都应强调让学生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角,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有所思、有所想,并自觉把客观要求和主观愿望内化为自我成长的精神需要。”刘裕权说。

路径三

学校德育“心理学化”

人际关系、考试成绩、学习强度等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压力,要想让学生拥有健全人格,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能忽视。刘裕权认为,“心灵耕耘”也是学校德育发展的方向之一,他介绍,心灵耕耘指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老师应将心理学原理和相关技巧运用到课程设计中,运用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让学校德育“心理学化”。

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的“心理教育”模式正契合了德育“心理学化”的特点。每学年开始,学校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新阶段的学习、生活,都会创设一种体验式的情境——来自更成熟的问候,即高年级学生给学弟学妹写问候卡,讲一讲他们刚入校时的感受,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学弟学妹看过信后也会给学长学姐回信表达感谢。

学校老师周玲介绍,该活动属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课程的“适应性辅导”主题课程,通过问候信的分享,低年级学生既可以了解新学期会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困惑并非个例,从而将问题合理化、正常化,达到“强化认知、转变思维”的目的。高年级学生收到感谢信时也能增强自我认同感、成就感。学生们可以在“问候与感谢”中相互支持,在书写、思考、行动的过程中完善自我。

周玲介绍,除活动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各时间段,创设特色鲜明的心理课堂,包括心理活动课、心理选修课、心理游戏体验课、学生自主探究课等。“心理活动课”每班每周一节,以“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学习心理”“情绪辅导”“心理适应”“生涯规划”六大板块为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人格;“心理选修课”则为全校每周一节,主题多样,包括趣味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团体沙盘、心理辅导等,旨在解决学生心理困惑,达到德育“心理学化”的目的。

刘裕权对学校落实德育“心理学化”提出建议,他认为,老师首先应当引导学生自省、自愿、自觉地认识问题,反思问题,并逐渐化解问题,进行自主的心理建构。其次,德育应注重角色内化,发挥学生能动作用,通过活动场景的设计,使其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感悟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引起心理共鸣,使教育内容逐步内化为学生的心理品质。除此之外,老师还应多注重与学生的对话沟通,使双方互相接纳,互相包容,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行为实际以及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