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56期(总第319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姚嗣芳工作室倡导“泡豇豆课堂”,让每个孩子——
泡在课堂的“盐水”里长本事
■本报记者 胡敏 文/图
《教育导报》2018年第56期(总第3193期) 导报三版
教育讲究“泡豇豆理论”:如果每个课堂是一袋盐水,每个孩子是一根豇豆,要让每根豇豆泡进盐水里,课堂效益才能最大化,每个孩子才能最大程度长本事。事实上,课上不断有孩子走神,成了“冒出来的豇豆”,甚至一节课40分钟,有孩子只泡了2分钟,这是特级教师姚嗣芳最为关注的事。她认为,不只满足优生、“发言专业户”,活动设计面向全体学生,能够吸引所有孩子,才是一堂公平、优质的课。

“课堂不让一个孩子成为呆坐者”已经成了姚嗣芳名师工作室所有老师的共同追求。近日,在一次国培活动上,姚嗣芳组织工作室成员展示了一次真实的名师工作室活动,并以此为例谈名师工作室如何助推教师成长。

【课堂速递】

《结尾的秘密》:故事一波三折,辩论精彩万分

白雪的课堂,师生互动。 

成都锦江外国语小学教师白雪用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一首诗《跳水板》引入课堂。这首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拉近了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略带反转的结尾,自然而然引入要探讨的话题“结尾的秘密”。白雪适时请学生讨论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学生说他胆小,有学生说他认真……学生初步领略结尾需要打破常规思维,以及带给人多元化的思考。

白雪出示故事“会魔法的小鼓手”,学生看图复述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推测故事结尾。学生众说纷纭,白雪给出3个结尾:第一个结尾,鼓手运用魔法“打劫”银行马车,成为百万富翁;第二个结尾,鼓手运用魔法阻止猎人打画眉鸟,成为一个为弱者打抱不平的人;第三个结尾,鼓手好奇魔法从哪里来,划破了鼓却发现鼓是空的,从此魔法再也不显灵了,但是鼓手却并不悲伤。“3个结尾哪个更好?”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学生认定第二个结尾最好,因为前文中的鼓手很善良、不贪财,要保持前后一致;有学生不同意,引用《伊索寓言》中《寡妇和下金蛋的鸡》的故事,表明鼓手是想让魔法升级才把鼓切开,他还收获了几个“同盟”,有学生从人都有好奇心等角度,再次论证了他的观点。

学生各抒己见后,白雪神秘地告诉大家:3个结尾都是故事的结尾,都是作家写的。孩子们惊讶不已。白雪顺势引导“3个结尾都有它的道理,作者分别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又七嘴八舌地说开了。魔法让他的性格发生了改变,所以不贪财的鼓手变得贪财了;魔法虽然没有了,但鼓手不再为了魔法而敲鼓,而是为自己开心而敲鼓,也可以很快乐。在此基础上,白雪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魔法可能是什么?孩子们谈到钱财、梦想、权利等,还举一反三,探讨了《又见乌鸦和狐狸》的结尾设计。

《这个规矩不能有》:语言串起主线,注重能力落实

张可沁的课堂,学生朗读课文。 

《这个规矩不能有》讲述彭德怀副总理逛北海公园,发现公园阻止群众进入,生气地说:“这个规矩不能有”,表明与民平等态度的故事。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慧源校区教师张可沁抓住彭总语言这条线索,串起整堂课的教学。

一开始张可沁就让学生默读并画出彭总说的话,并用“连一连”的方式,体会引语的3个作用:特别的称呼、心理活动、直接引用。紧接着,她请同桌合作,复述课文,并给予方法指导。复述完成得较好时,张可沁提醒学生注意彭总话语背后的感情,学生讲出高兴、纳闷、生气等情绪,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这时张可沁请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讲清楚彭总产生不同心情的原因,锻炼学生灵活运用句式的能力。

通过整体感知、深化理解、重点感知语言等方式,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入理解,张可沁出示了彭总简介,学生谈到“了不起、地位高、权力大”等感受,并认为彭总是一个低调、平易近人的人。张可沁再次请学生朗读文中人物语言,在张可沁的提示下,学生发现提示语和标点位置有所不同,提示语在前用冒号,提示语在中间用逗号,提示语在后用句号。课堂结尾点题,学生讨论“这个规矩不能有”的“规矩”到底指什么。

【教师沙龙】

加强阅读实践,提升语文学科素养

名师工作室成员进行学术研讨

学术研讨会是姚嗣芳名师工作室一年一度的重要活动,最大特点是全员参与。授课教师白雪和张可沁,一位5年教龄,一位仅1年教龄;一位遭遇教学设计全部推翻重来,“痛哭一场”终于找到方向,一位把研讨课上了10遍以上,“经历了一场涅槃”。

在磨课环节,除姚嗣芳和锦江区教研员龚萍等专家帮助外,其他5位工作室成员都深度参与到课堂设计、打磨的环节,每位教师听课至少3遍以上,两堂教研课可谓集体智慧的结晶。研讨会当天,每个工作室成员都有分工,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堂,并从课堂出发探讨如何从阅读实践,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时要对课标、教材和学生有足够了解。成师附小万科分校刘磊认为,课标要求小学中段学生在阅读时能体会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还能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思想感情,要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写作的快乐。而从教材、教参来说,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到五年级都在向学生教授阅读方法,但唯独没有对结尾的指导,而中段学生在阅读时关注情节,但缺乏对人物形象和故事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写作中能写出生动的语言,能采用修辞手法、环境描写来丰富文章,但构思缺乏新意,开头结尾不够理想。白雪这堂课从立意上就切合了学生发展的需要。

成师附小慧源校区李琼宇认为,张可沁的课几个课堂目标也是紧扣课标、教材和学生的情况而设计。三年级学生已有一些复述故事的基础,懂得借助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复述课文,但复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一二年级下期学生开始认识冒号和引号,但还不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所以,这堂课老师以人物的语言作为突破口,设计了4个教学目标: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中引号的不同用法,学习提示语在前中后冒号和引号的使用;借助人物的语言复述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感受彭总以身作则、坚决不搞特殊化的崇高品质。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反复的语言实践中得到发展的。”成都市菱窠路小学教师冉艳琴说,这两堂课的亮点在于通过板块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自学、小组切磋、全班交流评议等研究式学习活动。白雪的课通过4个板块的串联,引导学生思维层层深入,从对结尾设计的感性认知,到在原文中有根据地找答案,到调动阅读和生活积累理解作家意图,到举一反三,理解结尾设计的妙处,在写作中自觉地运用。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为了学生课堂上生成的精彩。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教师张庆认为,关键在于是否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发挥。两堂课给了我们启示,首先,两堂课的主线都巧妙贯穿了核心问题。白雪的课围绕3个结尾的悬念展开,通过探讨,学生自然而然能找到人物性格,情节发展,文章中心来推至结尾,既理解了结尾的巧妙又串起文章理解的整个过程。其次,课堂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学生被吸引到活动中来,课堂从单一的单生回答,变成了小组、同桌、全体多维交流,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再次,教学活动通过有趣的话题吸引学生加入课堂讨论。

当学生沉浸在课堂讨论中时,教师做什么?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东区吕佩嬉认为,教师要修炼顺学而导的艺术:导在学习之前,导在认知疑难处,导在阅读的粗疏之处,导在意见的分歧处,导在思维的浅显处。

“老师还需要跳出课堂层面,站在学生把知识变成能力,变成语文素养的高度设计课堂。”锦江区教研员龚萍认为,课堂应用最终要落脚到生活应用,从语文走向生活,才是语文老师的终极追求。两堂课都经历了阅读、理解、体验、发现、巩固、转化、迁移、运用的过程,完成这些仅仅是到了模仿和类推层面,学生还需要走向创造层面,这是课堂之外,我们还要让学生继续往前走的东西。

【专题讲座】

姚嗣芳:从“1”走向“ N+4”,名师与工作室成员实现共赢

2008年,姚嗣芳曾感受到一种可怕的枯竭感,“当我付出所有的努力,仍然看到课堂上有陪坐者、呆坐者时,我真的迷茫了”。10年里,她主动打破原有的教学观念,进行了6次变革。这10年,也是姚嗣芳组建名师工作室,辐射引领工作室成员成长,乃至全区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10年。如何发挥名师的社会效益,带动片区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姚嗣芳在国培班上分享了经验。

传递灵魂深处的震撼

从2009年开始,姚嗣芳带第一批名师工作室成员,到如今已是第三批。工作室成员取得的成绩颇丰,无一不是学校的骨干,已有多位成员走上了教学管理之路,各级各类研究课、赛课、论文……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老师们最念念不忘的,是姚嗣芳对他们思想和人格上的触动。

姚嗣芳10年前的困惑来源于她发现一个通病:身边许多老师、包括名师的课,看起来设计得特别精美,但并不是面对全体孩子的课,课堂中仍然有陪伴者、呆坐者。每当这时,她心里有一种内疚感。直到2009年,姚嗣芳在《人民教育》上看到了生本教育系列报道,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在深圳做的教学改革让她激动不已。她迫不及待地和学校老师一起去深圳看课,“没想到语文课可以这么上,小学生可以发展得如此优秀”,她告诫自己课堂必须要变。

从2009年到现在,姚嗣芳进行了6次变革。刚开始变革时,姚嗣芳的课堂“一团糟”。“这是姚嗣芳的课吗?怎么完全没有语文味?”“又不像思品课,又不像语文课?”有人质疑,有人好言相劝:“你不要玩这些高科技,到时晚节不保。”姚嗣芳也发现变革不易,很多东西玩不转,小组合作弄不好,课的设计弄不好,学习过程真正放开之后,老师不是完全可控、可预设,但她义无反顾,“我要的不是自己的辉煌和面子,而是把学生的潜能变成现实。”

这10年,名师工作室成员从姚嗣芳身上获得的不仅是教学艺术和方法,还有一种生命状态。“一个工作室的主持人应该在灵魂深处让老师们得到感染和震撼。”姚嗣芳说,当老师们感受到教育事业给生命带来激荡,当你在教育中找到真实的幸福,老师们就能从你的身上找到正能量。

每个名师工作室都可以提炼出以名师特质为基础的,彰显名师人格、信念和专业智慧的核心精神。通过解读和梳理名师特质,触摸厚重的教育文化,为名师工作室铸魂。火热的生命情怀、执著的研究情结、求新的创造情愫、尚佳的人格情态,“四情并重”就是姚嗣芳工作室之魂。

打造“ N+4”互动型运作模式

传统师带徒方式有很多局限,点对点的方式影响面较窄。姚嗣芳名师工作室整体架构了“N+4”互动型基本形态。“N”是成师附小教育集团的骨干教师以及名师工作室的老师,“4”则是4个具体目标:名师个体的自我超越;工作室成员共同发展;成师附小教育集团老师的整体提升;锦江区教师群体受益。

“N+4”互动型运作模式,能够突破点对点的教师培养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名师辐射效应,实现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区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共同发展,让工作室的作用最大化。

工作室以“问题”为导向,行动研究为路径,采用“学习+行动+反思”的发展规划,3个环节循环、交织,构成教学研究的行动方式。第一步,名师上课示范,既示优势,也示问题,为成员提供研讨话题。姚嗣芳主动上示范课、研究课,不怕年轻人提意见,甚至鼓励老师们向她“拍砖”。第二步,角色分工观课,观课角色由名师根据各自的研究点确定,每个人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在相互的观课评议中深化认识,并共商问题解决策略。第三步,名师根据每个人的研究点和对问题的认识程度,确定下一次问题解决之后呈现课例的成员。

在此基础上,名师还要及时调控走向:对于经验和建议,帮助教师把握其精神实质,而不是方式方法上的简单模仿;对异彩纷呈的改革探索,站稳脚跟,有主见地走好自己的路;认识自己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一个一个解决。阶段研究结束后,组织教师及时反思,通过课例研究调整和改进教学实践,发现新经验,梳理新成果。

名师与工作室成员走向“双赢”

名师与工作室成员是伙伴关系,是双向互动关系。姚嗣芳提醒,要注意避免出现工作室成员对名师工作方式和专业行为的全盘复制现象。不能仅靠名师单向精神引领与智力输出,而应实现互动情景下,工作室成员个性化的专业发展和名师自身的提升与超越。

姚嗣芳鼓励工作室老师个性化发展,她的主要任务是“点亮”教师个性化的做法,帮助他们形成经验和风格。姚嗣芳突破自身“瓶颈”,走过专业发展“高原期”的10年,刚好也是工作室从组建到进入良性循环的10年。10年里,工作室的老师们成长很快,逐渐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行政领导,教研成果在各级各类平台上屡屡获奖。

再回首,姚嗣芳发现工作室中受益的除了年轻老师,还有她自己:“作为领衔人,我在互动研究中突破了发展瓶颈,告别了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顶着名师的光环,曾经产生可怕的枯竭感,无论是面对学生渴求的眼神,还是面对一拨拨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我迷茫极了,不知道该怎样前行。有幸与几位满怀教育激情的年轻教师共同进入工作室,一起行走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路上。在探索中,我们真诚相待、相互切磋、智慧共享,在自我超越中感受到共同成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