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57期(总第319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让校园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场所
■陈铁军
《教育导报》2018年第57期(总第3194期) 导报三版

学校教育,从其使命意义上来讲,就是培养人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我们应该让校园成为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和体味到幸福的生活场所。

一、创建充满生气的校园氛围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指出,学校要“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语言,传递着思想、文化、自信和蓬勃的活力。打造一个优雅、温馨、静谧而又简约的校园环境,学生必将成为文明、友善、追求梦想的鲜活生命。

除了打造四季常绿、生气勃勃的校园绿化,营造静谧的校园环境之外,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展示励志语,让学生获得奋斗的力量;可以将学生的艺术作品悬挂在墙上,给予艺术熏陶,可以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师生创建家一样温暖的教室。学校还应建设学科教室,让丰富的教学资源自然融入学习过程。

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也是创建充满生气的校园氛围的关键。每周的班会课,在主题之外一定留够时间让学生自由表达;每天要留有固定时段让学生自由支配;固定开设活动课,让学生自主选择参与。面对犯错的学生,也应把处理方式由冰冷的校纪变为平等的对话与商讨。还应打开学生活动中心,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放飞心灵,发展特长。

二、构建和谐积极的人际关系

学生能否得到教师的关切、欣赏和鼓励,对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斯宾塞说:“教育者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因此,教师喜欢并欣赏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但同时,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使学生喜欢和信任自己。教师要转变立场,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平等的对话,方能走进学生的内心。要将“爱”用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方式表达。教师还要具备静待花开的心态,不要过多希望每一名学生都朝着设定的目标成长,有的时候,学生的短板恰恰会变成他人生的亮色。

学校教育,除教给学生知识,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研究表明,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拥有志趣相投的伙伴是首要条件。而中学时期,恰好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把学生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同伴作为当前教育的使命,搭建平台,创设机会,让学生找寻到一起搏击风浪的同行者。可以鼓励学生打破班级、年级的藩篱,通过创建社团,广泛集结志同道合的同伴;在校团委、学生会设置更多岗位,让学生找寻到自己的组织;营造优良的班级人际关系,让学生成为相互欣赏、互帮互助的伙伴。

三、倡导多元一体的课程文化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其名词形式意为“跑道”,动词形式则是“奔跑”。按斯宾赛理论,“课程”就是学校开发的适合每一个学生“奔跑”的“跑道”。基础课程主要带给学生智慧的启迪、成功的体验、自尊的满足,从而在奔跑中感受到学习的美好。有限的基础课程难以满足不同学生思维的“奔跑”、兴趣的“驰骋”,只有提供更多的选择性课程,才能让学生根据兴趣和未来发展需求进行历练、发展与提升,课程的价值才会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凸显。

学校要开设各类综合性课程,诸如生涯规划、演讲、辩论、领导力课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规划力、组织力和参与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能力。

针对不同的学生,还应追求多样化、多途径的评价。要透视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评价变得立体、系统。教师要发现学生成长中的亮点,就要毫不吝啬赞赏的目光和语言,要在不同领域、不同形式下,让优秀者被发现并被肯定,让暂时落后者得到关照和激励。

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给每个个体提供个性张扬的时间和舞台,让他们更多地体验到成功并获得关爱、尊重、信任和支持,才能让他们的校园生活精彩、幸福。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