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61期(总第3198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李胡目罗:绽放在“西泥沟”的教育花
■张力
《教育导报》2018年第61期(总第3198期) 导报四版

“快点快点,老师来了!”“老师,你先不要进来!”……

4月15日,周末。当马边彝族自治县高卓营乡高卓营小学西泥沟村小教师李胡目罗像往常一样,一大早赶到学校为班上学生辅导作业时,却发现孩子们神情紧张,举动异常。一走进教室,黑板上被气球装饰的几个大字“老师,生日快乐”,十分醒目。

“啊!孩子们,今天不是我的生日呀!”

“老师,4月20日才是你的生日,当天你要去体检,所以,我们提前为你过生日。……”那一刻,李胡目罗心头一震,眼中一瞬间便有晶亮的东西在闪烁。

在彝区,人们没有过生日的传统。当天,孩子们悄悄筹钱,提前买好一个生日蛋糕。点燃蜡烛,祝福声响起,37岁的李胡目罗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生日。“我平时比较严厉,也担心娃娃们厌烦我,不喜欢我,为此,我也常常自我反思。”这场“惊喜”,无疑让李胡目罗找到了心中的答案,也为他17年如一日的山村坚守找到了美好的诠释。

学生给李胡目罗过生日(受访者提供)

与学生一起成长

他坚持实行“包班”教学

西泥沟村小是一所偏远的山村小学,距离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城40多公里。学校有2个学前班和6个年级,共234名孩子,李胡目罗教六年级的33名孩子。

5月22日下午4点过,体育课是孩子们当天的最后一堂课。只见大家在操场上有的打篮球、乒乓球,有的进行拔河比赛,玩得不亦乐乎。李胡目罗看着孩子们的高兴劲儿,上了一天课的倦容逐渐褪去,露出了愉悦的笑容。

李胡目罗坚持实行“包班”教学。‘包班’不只是从一年级包教到六年级,还包揽班级的语文、数学、体育、美术、彝文、音乐等所有课程。”李胡目罗说,包班要带着真爱去教育孩子们,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孩子们,也有利于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把一个班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便感觉诗意地和孩子们经历了一次成长的过程,在孩子们全面发展里体验着我们老师的价值。”

“包班”教学意味着操心与辛苦。每天早上8点半,李胡目罗便要骑着摩托车赶3公里的山路到学校。接着,组织学生早读、完善备课本、批改作业、上课、为学生分饭、打扫卫生……每天最早到校,直至下午5点学生放学走完后,他才最后一个离校。

在李胡目罗的影响下,西泥沟村小的教师们都有了“包班”习惯,学校保持着良好的教育氛围。作为一所偏远山村村小,西泥沟村小从未出现过传说中的村小“上学十点半,放学两点半”的现象。

担心学生在家没人管

他坚持周末无偿补课

按常理来讲,周末是教师休息的美好时光,但对于李胡目罗来说却是例外。因为每逢周末双休,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到学校为学生上课。

“反正我在家也闲着没啥事,也担心孩子们在家没人管,或被大人叫去干活,耽误了学习,所以,我征求全班孩子的意愿,周末也到校为大家无偿补课。”令李胡目罗欣慰的是,周末上课学生从无一人缺席。

周末,学校伙食团不开,为了解决学生的午饭问题,李胡目罗便让学校附近集市上的小卖部多做一些馒头,中午准时送过来,自掏腰包请孩子们吃馒头。

“毕业班面临升学压力,我想让他们多学一点知识,中午与孩子们一起吃馒头也挺快乐的。”有时天气好,他也会带着孩子们去乡镇附近春游、野炊,拥抱大自然,放松心情。

从教17年的李胡目罗,尽管教学经验丰富,但备课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一翻开他的备课本,工整的黑色字迹倾注了他的认真;翻开孩子们的作业本,每一道红钩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每天耐心地批改各科作业,一学期下来,他可以用掉整整37支红笔。

功夫不负有心人。据了解,从教以来,李胡目罗所教班级的学生成绩一直在同类地区或者彝区学校名列前茅,几乎每年都获乡级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获县级非毕业班教学质量奖,2012年,获县级优秀教师和民族教育奖,2015年获市级优秀教师奖,2016年,被评为县级最美乡村教师。

17年如一日坚守山村

他说“从来没有后悔过”

“周末都在帮娃娃们辅导作业,再也找不到这样的老师了!”辛勤的工作态度,不错的教学业绩,让李胡目罗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尊重与肯定。也有不少家长担心说,“李胡目罗老师干好了就跑了,山区娃娃咋办哦?”“放心,我不得跑。”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语,李胡目罗总是笑着回答道。

笔者了解到,从2001年执教至今,李胡目罗谢绝了多次调动机会,17年如一日坚守在西泥沟村小,他既是学生的老师、家长,又是学校的义务工、勤务员,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着。学校教师们都竖起大拇指说:“他的教育热情在学校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山村教师,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钱来衡量,当看到自己桃李满天下时,那便是我的幸福了。”李胡目罗笑着说,他深深地爱着教师这个岗位,并愿为此奋斗一生。

前往西泥沟村小的路边,有许多格桑花、锦葵花与野棉花,一年又一年随着四季变化绽放、凋谢。李胡目罗将青春与热情洒在这片土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像一朵绽放在西泥沟永不凋谢的“教育花”,将知识的花香传送,将偏远的山村扮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