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69期(总第3206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大凉山,我们来了
■陈高平
《教育导报》2018年第69期(总第3206期) 导报一版

巴蜀形胜,蓬山溪水。我和妻子李玉萍是来自蓬溪县龙洞学校的两名基层教师。从参加工作到如今已经二十余年。

我俩在从教的二十多年中,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互动,孩子们给出了一个问题的正确回答时;下课后,孩子们看到我们叫“陈老师”、“李老师”时;放学后,孩子们道别说“老师再见”时。

正因为我们享受孩子们的天真和尊重,所以,我们热爱这份工作,愿意为之奉献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当得知学校要选派老师到大凉山支教时,我俩毅然决定,主动申请前往大凉山。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也是作为一名党员的义务。

当学校领导批准了我和妻子的支教请求后,我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了我80多岁的父母和70多岁的岳父岳母。告诉他们之前,我和妻子还忧虑要是两边老人家太过担心的话应该怎么做工作,毕竟一去大凉山就是3年。可是让我和妻子小小地惊讶了一下——双方父母都对决定表示支持。

我父亲是一名退休教师,他将一生最好的时光和精力都给他曾教过的孩子们。他明白一个负责任、一个有担当、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的重要性。

我和妻子准备出发的前一天,家里人来给我俩饯行。开饭之前,我父亲对我说:我教过四五十年书,我晓得一个老师把自己的学生当做自己娃娃来对待时的心情,我平时看新闻,也晓得大凉山条件的艰苦,但是现在的条件再艰苦也没有我们那阵艰苦。那个时候,大冬天,娃娃都是光着脚板来学校上课,所以,我相信你两口子肯定能够在支教的工作中坚持下来和做好这份工作。尤其是今年年关时,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考察了大凉山,并制订了专门帮扶大凉山的计划,你们两口子作为教师党员,就更应该将这份工作做好。”

岳父也讲起了他年轻时在阿坝州的大山里挖药的所见、所遇、所闻,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已经成为了谈资和故事,可我能从他的话语听出他当年在山中的不易与凶险——就着雪水咽糠饼充饥、天黑之后听到的狼嚎声、挖药没有收获时的失落甚至绝望。……我从他的故事里多多少少看到了去大凉山或许要遇到的困难,但是,我更相信老一辈的人能在山中顽强地拼搏,那么,我也能做到在大凉山支教的3年的工作。

告别家人,来到了工作地点。不可避免,第一次到这里,有些惊讶和不适应。在我们到大坪子乡的路上,见到了38个“发夹弯”,心里吓得怦怦直跳;见到这里的人们,是那么的淳朴;或许孩子穿得脏一些,可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是那么的干净和强烈;或许孩子们的见识少了一些,可是他们对山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好奇;或许这里的人们现在大多数还处在贫穷境地,但我相信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此支援,加上党和国家对大凉山的大力扶持,那么,大凉山的面貌过不了几年就会本质的改观。

每天下班之后,站在宿舍门前,看着连绵绿色披在大山上,远处山腰的彝家新寨里的人家烟囱里面开始有了炊烟,景色如此美丽!

我的身后就是我们的教室,每天都传出琅琅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