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70期(总第3207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江阳区教育局实施星级校(园)长培养工程——分星级定目标促发展
■本报记者何元凯
基层动态《教育导报》2018年第70期(总第3207期) 导报二版

“当校长十多年了,现在是生逢其时,一个又一个大红包送到我们手上,‘星级校(园)长’培养工程就是最大的红包。”成为“星级校长”培养对象一年多,泸州市广营路小学校长刘正芳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2017年3月底,泸州市江阳区教育局与省教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决定用3年时间,实施“星级校(园)长”培养工程,让广大校(园)长通过培养,成为懂教育的好手、会管理的能手、善创新的高手,推动全区教育事业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创新模式 打破局限

“我们现在硬件都达标了,但软实力还需提升,这其中,校园)长很关键。”江阳区教育局局长周玉说。

“过去要么将校(园)长送到高校进行短期培训,要么开展本土的零星培训。”江阳区教育局分管人事师培的党委副书记罗直秀说,该区一直在反思过去校(园)长培养的局限。为此,江阳区积极探索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有效路径,充分利用省教科院及高校的资源,以打破局限,让区域需求、校(园)长需求得到最大满足。

为了真正实现培训目的,江阳区教育局与省教科院合作,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形成“星级校(园)长”培养方案。省教科院在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活动指导、质量分析、成果提炼等方面总体设计,并提供专家与课程资源,协调外出培训合作单位;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在需求调研、过程监控、成果收集、质量跟踪等方面提供保障,同时在方案设计、课程建设方面与省教科院一起完成相关工作。

“培训效果好坏首先要看是否解决校(园)长的问题。学校不同,存在的问题也不同,如果采用同样的培训方式,学习同样的内容,效果可想而知,这也是过去培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为此,我们想到分层培养的策略。”江阳区教研培训中心主任肖世林说。

通过“自主申报+行政建议”的方式,240名培养对象被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及后备干部4类,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内容。3年培养过程采用滚动方式进行,第二、第三阶段人员划分依据第一、第二阶段的考核结果进行调整,再单独设计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通过分层分类的培训,努力达到学员的最近发展区,尽量满足校(园)长的个性需求。

跟岗学习 寻找差距

为了提高培训实效性,该项目逐步形成了“本土集中培训—外出集中学习—返岗实践—专家到校指导—学习成果展示交流”的5段式培训流程,帮助学员“查找问题—带着问题外出学习—带着所学进行岗位实践—在专家指导下调整思路方法—互动交流同伴互助”;同时,通过网络研修,解决个性需求。网络研修经省教科院协调,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合作,由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提供学习平台和指导,同时开展线下交流活动。

2017年6月,学员被分送到宁波、成都等地参加集中培训及实地跟岗学习。在名校跟岗学习中,学员分小组,深入相关学校蹲点,与对方校领导如影随形,全程参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在专家指导下,观察名校是如何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找到自己学校与名校的差距,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泸师附小城西学校校长周健在这次跟岗学习中,更加坚定了学校“幸福教育”的理念。“课程建设上,我们学校当时已经立了项,但是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疑惑,怎么继续做下去?”带着问题,周健来到了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宁波高级实验学校和江北实验小学跟岗学习。

在宁波高级实验学校期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在自己学校的定位在周健头脑中有了雏形。回到学校后,在专家指导下,学校进一步理清了课程建设框架。在宁波市江北实验小学蹲点,周健感受到其常态工作的品质化、细节的极致化。回到学校,周健带领老师们制订了新的教师成长计划,针对学校当前实际,工作更加分类细化,同时,注重资源更加本土化。

专家进校 全面“体检”

江阳区要求校(园)长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制定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规划和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着力解决1至2个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或分管工作中的难点。在去年内,所有参培学员均完成了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每一个校园都完成了自己学校的发展规划。

校(园)长学习的任务完成如何?效果究竟怎样?如何进行检测?江阳区采用专家进校园诊断指导的方式对江阳中小学校进行全面“体检”,发现区域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导学校和个人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

2017年10月中旬,省教科院专家和江阳区教培中心对江阳西路学校进行试验性指导,并对指导方案进行了调整,形成《泸州市江阳区星级校园长培养工程专家进校园指导返岗实践工作手册》。

“这个环节是整个培养工程中最难操作的一环,但又是最重要的环节。做得好,将能解决很多江阳教育的实际问题,但若组织得不好,又会流于形式,得不偿失。”周玉说。在开展“体检”之前,周玉就在专家组工作会上提出了要求:指导学校发现真问题,给学校支真招,帮助学校补齐短板。

“你认为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有什么区别?”2017年11月,省教科院专家在泸州市广营路小学驻校“诊断”,校长刘正芳对专家提出的这个问题印象深刻。“这正击中了我们的要害。我们在打造‘三雅文化’,理念怎么变成行为文化,我们过去思考不够深入。”刘正芳说,专家“问诊把脉”帮学校打通了思维通道,学校在专家协助下重新规划,这半年来构建起“一四三儒雅教师培养体系”“文雅学生校本课程”,为学校带来了显著变化。

江阳区还以分组和分段方式,搭建起多种形式的互学平台,每组3个学校,平时3所学校互相联系,共同学习。“以往更多是订单式培训,现在不仅订菜单,还要自己下厨房。”罗直秀说,为打造本土资源库,今年开始,辐射引领作用成为对学校的评估指标,优质校必须带动1至2个薄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