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72期(总第3209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自主管理:唤醒学生 成就学生
■本报记者 胡敏 葛仁鑫 文/图
《教育导报》2018年第72期(总第3209期) 导报三版
小学生不堪学习重负离家出走、高分学子考入名校却无法自理生活、室友一言不合竟匕首相向……当下,这样的案例时有发生,为什么作业堆积如山还是提不高成绩,学习优异却不能应对生活,长大成人却不能控制情绪?每一个案例背后,其实都有着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足的因素。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成为越来越多老师和学校关注的问题。近日,在成都举行的“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全国育人论坛上,就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吴洪健,以及来自省内外多所学校的校长、老师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成师附小教师刘玲展示主题班会课,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规划一天的时间

小学阶段是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

孩子刚出生时,每一声啼哭都是本能反应,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慢慢学会掌控自己的行为,最终实现个人的自主发展。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什么时候是孩子自主管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呢?吴洪健认为:“小学阶段是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

“小学中年级,学习分化开始,这个时期被称为‘马鞍期’。”吴洪健指出,这期间的分化包括学习习惯的分化、学习兴趣的分化、学习动机的分化和学习方法的分化等,而这些都与学生的学习自主管理能力紧密相关,“学习成绩的分化是学习分化最直接、最明显的体现,教师和家长往往更关注成绩的分化,而忽略成绩分化背后的原因。”

在分化之后,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稳定,吴洪健分享了一组数据,直观地反映了年龄越小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越高,学前和学龄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都高于成年后的职业培训。

同时,吴洪健表示,自主管理能力是一个综合有机体,不仅包含学习上的自主管理,还包含情绪自主管理能力、交往自主管理能力、生活自主管理能力,几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曾经遇到一个小女孩,一到下课她就哭,一上课就紧张,进一步了解过后,发现她母亲从来不让她收拾东西,她自己一个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做。”吴洪健指出,情绪管理能力不良的孩子常常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不会合理地表达情绪,遇到问题不会自我调节,进而容易出现与同学争吵、哭闹、冲动等情况。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与同伴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关注交往自主管理能力。古人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说法,其实就是点明这个道理,对生活自主管理能力重视起来,孩子未来在长远的生涯规划中就不会出现困难。

“自主管理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自主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往往积极,懂得自我激励,具有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吴洪健表示,“自主管理能力发展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进行培养。”

让学校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城”

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吴洪健从学校层面给出建议:建立调查反馈通道、设置不同的岗位、开设丰富的活动、提升教师指导能力、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这恰恰与成都市实验小学的做法不谋而合,他们为激发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特意给孩子建起一座“A城”。

A城层层架构,下设不同部门,孩子们通过竞选得到不同的岗位,从市长到干事,从议事会到频道主持人,近两百个岗位的设置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在竞选过程中,学生通过拉票展示自己,增强了信心,而在得到了自己的岗位后,孩子们通过实际行动学会如何参与管理,并自主解决身边的问题。

岗位设置完成后, A城鼓励学生自主创设和组织各类活动,让“市民”们深度体验自主管理。例如,学校著名的“樱桃去哪儿了”活动,孩子们在过了一个周末后发现学校的樱桃不见了,经过自主讨论, A城决定全体“市民”一起寻找樱桃去了哪儿。尽管只是大风和鸟儿偷走了樱桃,但“市民”们仍然积极参与调查,最后向 A城办公室提交的调查报告达49份之多。

除此之外, A城还鼓励学生组建原创工作室,为学生设计创意作品提供专业指导和一定的资金支持。学生设计的原创作品可以在网络微店上售卖,也能在校外展出。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校服,还能设计给老师和学弟学妹授课的学长课程,这些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介绍:“ A城,是一座模拟城市,它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城市的主人,让学生拥有话语权和自主权,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使得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不断被唤醒,自主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把课堂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需要学校提供土壤,更需要班级营造环境。从班级层面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吴洪健认为,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班级形象、自己制定班级规则、自己制定目标和分工。

吴洪健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学校设计文化墙,请了专业的公司设计,学生却都不看,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但换成每个班承包之后,学生都热情投入,积极参与。

西昌市第一小学地处多民族聚居地,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造成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状况较差,2015年,学校进行课改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制定目标,以找一个学习上的“对手”并超越他为起点,到谁的发言更全面、谁是这堂课的小明星,再到谁是最好的小老师,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西昌市第一小学校长李雪梅谈道:“学生要想评选为本堂课的‘最佳主角’、合格‘小老师’,依据的是课堂上的精彩表现,这又刺激了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再加上教师及时给予正面评价,‘自主管理,同伴互助’的律动课堂得以实现。”

让学生在班级事务中作主,在课堂内外主动,其实就是学生主体性的确立。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以主体学堂和主导活动的思路进行教学。课堂上把学生确立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鼓励学生独立先学、合作互学、反思促学,把教学的内涵定位于学科能力的培养;课外则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设计活动,把目标定位于学生课外核心领域的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和反思。

主体学堂和主导活动的结合,使得学生课内与课外两种发展时空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实现了学生共同发展和选择性发展的并行,让全校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当家作主,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发展。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集团校长黄敏洁介绍:“‘主体学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以自己认识的方式进行探究和思考,促进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人的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家庭小能人

随着“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孩子的生活能力也成为越来越多家长担忧的问题,如何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自主管理能力,除了学校和班级,家庭同样应当参与进来。

甘肃省平凉市实验小学校长田秀梅分享了自己的见闻。在家长会上,常常有家长抱怨孩子什么也不会做,有一次却听到一位家长说:“你们主要是大包大揽,孩子没有锻炼的机会,我以前也是这样,有一次,孩子放假一个人在家,我们回家发现她竟然帮我们择好了菜、煮好了饭,问她怎么会做,她得意地说,我早就看会了,就是你们不让我做。”

“这位家长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儿子也是这样,我一忙,顾不上管他,他的自主能力反倒比较强。我们为什么不把育人的平台扩展到家庭去,让家长从旁观者变成教育者、指导者?”田秀梅说。

从2012年开始,甘肃省平凉市实验小学成立家校委员会,并把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开展“小当家”“小帮手”“小能人”宣传评价活动,倡导每一位孩子尝试父母每日所承担的任务,学会生活自理的本领。

活动长久实施以后,田秀梅表示,家长们反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会体贴人,青春期的逆反情绪也不那么强烈了。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还有很多办法,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吴洪健表示,参与感、决策感、胜任感以及成就感,是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让学生参与规则的设定,他们理解并遵守的可能性更高;让学生对事情作出判断和决策,有利于他们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环境;而胜任感和成就感,则让孩子觉得自己会做并且能做好,提升孩子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