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81期(总第3218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打破家园之间的“沟通壁垒”
《教育导报》2018年第81期(总第3218期) 导报三版

■本报记者 吴宇婷

近年来,“家园矛盾”成了学前教育里的焦点话题。家园如何协同共进?老师与家长之间如何沟通才更有效?近日,由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第二届川南幼教集团园长论坛在隆昌市举行,教育专家、幼儿园园长、教师等300余人齐聚一堂探讨交流,为“家园共育”找寻新方向。

矛盾

家长与老师观念不同,家园共育陷“僵局”

今年6月,河南省西平县一位小学老师的辞职信刷屏朋友圈。该老师将学生在校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家长群里,引起部分家长不满。老师在辞职信中写道:“没有考虑到个别差生和家长的感受及自尊,给个别家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深感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不能胜任班主任的工作,故申请辞去。”

老师迫于家长压力而辞职?在金苹果奥林匹克花园幼稚园园长刘再蓉看来,这些只是表象,造成矛盾的根本原因是老师、家长双方对孩子的定义不同。

“在教育中,老师和家长容易出现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儿童观误区,在家长眼中,幼儿是他的理想寄托,但在教师眼中,幼儿只是他的工作对象和教育对象,这种不同的儿童观必会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刘再蓉认为,这也是案例中老师将成绩发到家长群里的原因,老师只考虑到这样的方法更“便于管理”,却忽略了成绩较差的孩子的心情。

“第二个误区是教育观误区,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园应承担幼儿的主要教育职责,从而忽略家庭教育的重要功能;还有家长忙于工作,忽略对孩子的陪伴及教育,导致家庭教育失衡。”刘再蓉认为,这种误区导致不少家长没有意识到家园共育的价值,“即使老师想要与家长沟通、合作,碍于家长积极性不高,家园共育也很难开展。”

此外,幼儿园内部师资也存在些许问题。刘再蓉发现,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有限,表达能力欠缺,常常导致与家长沟通效果不佳,难以争取家长信任。园所资源利用有限、活动效果欠佳,不能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建设幼儿园的积极性,家园之间互动性不强。

支招

换位思考是“良药”

中华女子学院教授罗慧兰建议,老师可以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定期发一些调查表,向家长征集建议,了解家长想法,建立双向信任。

罗慧兰发现,家长的第一诉求一般都是安全,第二是健康,第三是快乐,第四是成长。“第四个诉求是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容易出现理念偏差的地方,所以,老师要尽量了解每个家长的教育理念。例如,有的家长注重学习,有的家长注重兴趣,还有的家长会将不同的幼儿园进行比较,这时就需要老师与家长多沟通交流,提早规划双方认可的教育方式,避免冲突。”

罗慧兰建议,沟通时还要强调幼儿园是“我们的”,而不是“你的”或者“我的”。这种强调会让家长逐渐意识到“共育”的意义。

“家长与老师的矛盾冲突多源于孩子,如果老师能处理好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的担心也就少了许多。”基于此,罗慧兰认为,老师也应多与孩子换位思考。她举例,一个3岁的孩子和奶奶一起睡觉时总是尿床,可每当妈妈询问时,孩子都说“是奶奶尿的”。妈妈转移话题,问孩子有什么愿望?孩子立马说:“想要一个单独的小床。”于是,妈妈带着孩子去家具店买床,并让销售员多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购买过程由他主导。新床搬进家以后,孩子兴奋极了,爸爸趁机夸孩子:“你挑的床真漂亮!既然是自己喜欢的床,就不会再把它弄湿了吧。”孩子认真地点点头。

“3岁的孩子知道尿床是一件害羞的事情,不想承认,而他尿床的真正诉求是想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当家长掌握了孩子的心理,并运用这种心理达成孩子的愿望,同时改掉毛病,就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换位思考。”罗慧兰说,在幼儿园,当孩子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也应换位思考解决问题,当孩子的矛盾冲突少了,家园矛盾也就少了许多。

沟通也“因人而异”

刘再蓉认为,推动家校共育时如果能因人而异,将会事半功倍。刘再蓉将家长分为三类:第一类家长为“理智型”,即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认同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能与教师进行良好沟通,不断调整自身教育行为,对幼儿出现的问题也能冷静处理。这类家庭的孩子行为习惯较好,生活能力较强,适应能力较强。面对这类家长,老师可以“以优带动”,邀请他们开展家长讲堂,分享优质的教育理念,家长讲的案例往往更生动、更贴合实际,其他家长也更受益。

第二类家长为“焦虑性”,即特别在意孩子出现的小问题,有时还会主观猜想,处处小心翼翼,常常对孩子的教育焦虑不安。这种家庭的孩子性格也比较胆怯,容易急躁。这类家长教育方式容易出错,孩子、家长也承担着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老师多沟通。老师可以分享一些教育文章给家长学习,并与家长保持长久联系,建立信任,摆正家长心态。

第三类家长为“自我型”,即自我意识强、参加各类活动时表现力较强,有时喜欢争强好胜。这类家长培养的孩子交往能力较弱,抗挫能力、独立性也较差。刘再蓉建议,与这类家长发生冲突时,老师一定要“以退为进”,先认同家长的观点,再慢慢引导家长接受老师的观点。

“家长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家长教育理念先进,就可以作为其他家长的引导者、老师的合作者。有的家长教育理念稍弱一些,就需要老师带动。当家长成了老师的资源,和老师站在同一方,家校共育就容易得多。”刘再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