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81期(总第3218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李世琴:把生命留在中国地质版图上
■李阳 本报记者 倪秀■李阳本报记者倪秀
《教育导报》2018年第81期(总第3218期) 导报四版

7月峨眉山野外地质实习结束后,李世琴与学生合影。

2018年7月30日,周一,下午5点左右,新疆阿克苏喀拉玉尔衮,此时天色明亮,光照充足。西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李世琴带领4名研究生结束了一天的实习,正在返程。

返程3公里时,晴朗的天气迅速“变脸”,突降暴雨,“雨水像瀑布一样从高处流下来”,在河沟里不断汇聚。据幸存者胡笙回忆,道路前方突然塌方,河沟的水迅速涨到了腰部,5人艰难地爬到塌方的土堆上。倏忽间,夹杂着泥沙、石块等堆积物的雨水形成了洪流,把师生5人冲散。李世琴和王伟、黄晓萌、刘洁君3名研究生不幸遇难,把生命永远留在了中国地质的版图上。

“怎么突然就走了呢”

喀拉玉尔衮位于阿克苏偏东北位置,沿着吐和高速从阿克苏市区一路奔驰,大概两个小时可以达到。眼前的景色也从葱郁的林木变成戈壁荒漠。

这天是考察的第五天。李世琴带领大家像往常一样沿着既定的考察路线,徒步行走了大概5公里。中午时分,他们在山里找了一个地方坐下来,吃了随身带着的馕等干粮,解决了午饭。

完成当天的地质构造数据采集任务后,一行人沿着来时的路线在干燥的河沟里往回走,离出口不远的地方司机在等着他们。他们约好了7点汇合返回住处,但这次李世琴爽约了。这次考察的任务再也不能完成了。

如果一切顺利,李世琴会在当天任务结束后请学生们吃大盘鸡和手抓饭,这是他们结束每天的工作后对自己的犒劳;会在8月5日完成考察任务,返回成都收拾屋子迎接老同学夏青;会在9月1日带着女儿去小学报名,这是女儿上小学的第一天,李世琴一定不会错过;会在年底放下手头的工作,让自己休息一下,陪着家人去海南旅游。……

那个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一身干劲似乎永远使不完的李世琴走了,那个总是和学生打成一片、身影永远在实验室忙碌的李世琴走了;那个不畏艰险、为地质事业翻山越岭的李世琴走了。

女儿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家里人都瞒着她,说妈妈去海外参加了一个机密的项目,要很久才回来。

夏青至今仍不愿相信,老同学李世琴真的走了。作为大学本科室友,“两人的关系比亲姐妹还要亲”,夏青正准备从新疆搬回成都,两人约好了要住在一个小区,一起接孩子放学,一起送孩子去兴趣班。……“怎么突然就走了呢?”“闭上眼睛就觉得她还在我们身边没有离开一样。”

喀拉玉尔衮山谷的风依旧吹着,风里依然有未唱完的歌。

“她是真的热爱地质工作”

一个地质人39载春秋的音符在这个夏天戛然而止,这风或许会穿越时间的隧道,跨过岁月的沧桑,回到21年前的那个9月,她在闹、她在笑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

1997年,18岁的李世琴从云南昭通的小村庄考入了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兄弟姐妹7人,李世琴年龄最小,成绩最好,一直是家里的骄傲。

南充的夏天漫长炎热,留着“假小子头”的李世琴拿着行李来到了学校,李世琴家境并不富裕,入学的学费是父母卖土豆凑齐的。此时的李世琴可能还不太懂得地质工作的艰辛。

4年的大学生活,李世琴过得努力而充实。在同学夏青的记忆里,李世琴刚入校时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但非常刻苦,特别努力。”每学期都拿奖学金。李世琴每天早早起床给室友占座,认真记录每一门课的笔记,期末时,同学们都喜欢参考李世琴的笔记复习。她还经常帮同学打扫卫生、去教职工宿舍发报纸。

毕业时,因为成绩优秀,李世琴被分配到了胜利油田,在孤岛采油厂担任技术员。

夏青记得,当时油田并不想要女生,怕女生不能吃苦,但他们一眼就看中了李世琴。

勤奋好学的李世琴在工作期间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业务能力不断提升。怀揣着对石油地质工作的热爱,李世琴边工作边复习,2004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并于2009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李世琴怀着对母校的情谊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毅然选择回到西南石油大学,从事与构造地质学相关的教学工作。

“她是真心热爱地质工作。”同事王喜华说李世琴的包里随时带着文献,有时间就会拿出来看看。中午吃饭经常和学生去食堂吃,吃完就回到实验室工作,想把一切时间都利用起来。

地质工作很艰苦,但在李世琴身上,却彰显着一种向上生长的蓬勃力量。因为热爱,李世琴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着。

“我们来讲大地的故事”

“从没见过她跟谁红过脸,从来都是笑呵呵的。”对待学生,李世琴尽心尽责,对待科研李世琴孜孜不倦。李世琴为师、为人的一点一滴大家都记在心里,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每次野外实习,李老师总会走在最前面。”遇到陡坡,李世琴会自己先爬上去,观察地形,检查是否安全,确认安全后再爬下来,帮助学生通过。“李老师把大家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怕我们在途中磕到、绊倒。”2017级实习学生牟蜚声还记得,李世琴经常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

7月22日,去阿克苏地质考察前,李世琴刚带领本科生结束了为期两周的峨眉山野外地质实习。据同事范存辉介绍,野外实习是构造地质学的必修课之一,每年寒暑假学生都要到北碚、峨眉山等地进行野外实习。从2010年入职后,每年的地质实习都有李世琴的身影。

7月中旬的峨眉山温度最高可达三十五六度,实习的师生冒着高温酷暑在野外行走,还要忍受蚊虫的叮咬。李世琴随身带着驱蚊花露水,蚊虫多的地方就给学生喷一喷。

现场实习结束当天,李世琴和同学们拍了合照。照片中,李世琴穿着蓝色T恤,休闲短裤,笑得像个孩子。“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远。”得知李世琴遇难后,周力给李老师的 QQ发了一条消息:“老师,和您说句晚安!”

课堂上,李世琴总想着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创新教学方法,“ PPT的图片都是李老师野外考察拍回来的现场图,很有说服力。”“李老师总是鼓励大家,温柔又耐心地解释各种问题。”李世琴所讲授的《构造地质学》正在申请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李世琴2010年入校,2014年评上副教授,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专项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李世琴的电脑桌面上,有这样一句话:“是狼就要练好牙,是羊就要练好腿。”实验室里,厚厚的文献堆满了她办公桌的一角,工作时,李世琴用不同颜色的笔在文献上标注出重点,每一篇文献上都有密密麻麻的笔记。鼻炎康、滴眼液、感冒灵等日常药品放置在办公桌上。

结束峨眉的实习,李世琴回到家里作了短暂的休息,之后先行去新疆,把女儿送到在呼图壁的公公家里。7月25日下午2点左右,与学生们在库尔勒会合,乘着租赁的越野车前往了阿克苏。可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永别。

或许,就如学生在李世琴追悼会上所说的那样:“我们来讲大地的故事,最终也会回到宇宙中去。”李世琴用双手描绘祖国的疆土,用双脚丈量广袤的大地,用鲜血与汗水,完成了这份崇高事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