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83期(总第3220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走出“师范” 走向“卓越”
《教育导报》2018年第83期(总第3220期) 导报三版

■本报记者 夏应霞 杜蕾

回应时代关切  培养“卓越教师”

当大部分中等师范学校消亡之时,延续数十年的省级师范院校、地(市)办师范专科学校、县办师范学校——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再也不复存在,与之适应的三级师训体系也随之瓦解。

省级师范院校基本走了综合性大学的路子;师范专科学校与市级教育学院整合,建立地方综合本科院校;县级师范学校少数转为初等教育学院,多数撤销。师范教育体系实际上走向一元化:以师范院校为主、综合大学参与培养教师的格局。同时,师范、师训逐渐合二为一。

所有体制上的改革都是时代的要求和召唤,然而改革之路总走得艰辛。10来年过去,我们还会听到“恢复中师”的悠扬挽歌。“教学技能不行,上手慢。”“现在本科生的三笔字比当年中师生差多了……”“师范生的质量堪忧呀!”

有“破”才有“立”。“破”是一瞬间的事,而“立”却要像搭建大厦一样,把基础打牢,把结构构建稳固,还要找准关键,填补当前教师教育中的空白和短板。

不得不承认,在高等教育以及师范教育的惯性培养模式下,师范生的培养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师范教育与中小学脱节、与孩子们隔离、与现代信息技术疏远……师范教育从培养理念、培训模式到实际操作都需要一个方向性的调整。

4年前的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作出指示:“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

当年底,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就是对“如何培养和建设一支兼具职业素养、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这一问题的国家回应和顶层设计。然而,解答这一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每所师范院校应交出自己的答卷。

 

什么是“卓越教师”?

2017年5月,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成功申报两个省级卓越教师教改项目——“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探索”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幼儿园教师”。“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称之为卓越?”是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

“面对一个国家层面推动的省级教改项目,我们做了很多功课:文献查阅、教研室内部研讨、和一线校园长、教师交流、参加全国卓越教师论坛、和兄弟院校交流等,试图找出自己的答案。”教育学院院长李巍说,经过讨论和不断修改,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和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出台。

在方案中,“小学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情意坚定,专业基础扎实,素质结构全面,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具有超强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胜任并主动探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胜任小学全科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小学教师。概括为一句话——培养有热情,能实践,善反思,会研究的小学全科教育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幼儿园卓越教师定位为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师德高尚、情意坚定,专业基础扎实,素质结构全面,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拥有教育情怀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专业化幼儿园师资教师。概括为一句话——有爱心、懂孩子、善观察、会研究的高素质幼儿园教师。

“2017年6月开始选拔学生,9月正式开始培养。我们希望从现有的师范生中选出一部分教育理想、教育情怀以及基本知识水平、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希望他们愿意并热爱从事小学教育,有热情、能实践、善反思和会研究是对他们的主要定位。”小学教育系系主任徐猛说。

面试内容按照培养目标来。总分100分,包括:普通话及汉语语言表达能力,个人仪表仪态,及对专业的认识,50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20分;教学基本功,包括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及简笔画,20分;个人现场展示自己的其他技能或者才艺,10分。

最后,21名小学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和25名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对象选拔出来,小学卓越教师班命名为“行知”实验班,幼儿园卓越教师班命名为“明心”实验班。

教师培养的“ PLUS”版本

根据培养方案,成都师范学院细分了“卓越教师”的核心品质和能力目标。核心品质目标有:牢固的职业精神、丰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国际视野;核心能力目标有:信息技术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

如何把这些看起来很空的目标落实到课程?徐猛说,主要靠模块化的培养方式。

以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方案为例,分为12个课程模块,包括教育研究、专业阅读、智慧课堂、三笔字、普通话、国际交流、课例研学、艺术实践、综合素养、常规见习、综合实习和主题活动。这12个模块分解为众多课程,分配到不同学期和寒暑假,由不同的老师指导学习。每个模块有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和过程监督、反馈,有自己的操作流程。

值得一提的是,为把培养放到实践中,学院和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校校”联手,共同培养“卓越教师”。项目采用导师制,由理论导师(学院老师)和实践导师(盐道街小学老师)组成。每学期,行知班的学生都有一周时间走进盐道街小学,跟着“真老师”进行“真学习”。

“卓越班不是行政意义的班级,卓越班人才培养计划有两个部分,一是要完成普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完成所有课程,大约是160多个学分。第二部分,卓越提升计划,这个计划开了其他课程,我们称作‘plus’版本,相对于其他学生是个进阶的过程,这个部分是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分管副院长张佳介绍,周三下午、周末以及寒暑假,开设模块形式的课程,例如普通话、书法等。这些虽也是普通学生要学的,但卓越班学生会强化这一块。

学前教育卓越班班主任程敏介绍,学前教育的培养计划分为四大模块:文学素养、艺术素养、科研素养、专业素养。一切活动围绕4个素养进行。“卓越指向专业思想更加稳定的人,希望其参与项目后一直从事学前教育;综合素质要更加全面,保教知识要特别扎实,保教技能要特别突出,目的是让他们毕业后能够“零距离”上岗。

每学期都能“零距离”上岗

谈起报名加入卓越教师计划的原因,21岁的张云琳显得很成熟:“我就想更好地提升自己,让自己的能力更强,回到家乡当老师时,可以把一些好的教育理念带回去。”

张云琳是小教专业1602班免费师范生定向生,专业是小学语文,她毕业后将回到自己的家乡富顺县就业。今年4月16—28日,张云琳和班上20人一起第二次在盐道街小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每天一大早,他们就从成都师范学院出发,来到位于成都市中心的盐道街小学,从迎接孩子们上学开始,体验做一名小学老师的酸甜苦辣。

盐小为他们每人安排了一位导师。导师上课,张云琳们就去听课。“开会也可以听,老师们研究课题我们也会参与其中。我们主要是观摩,听老师们如何讨论,听专家点评和意见。”张云琳说,卓越班的同学要帮忙批改作业、守学生吃午饭。“语文方向的还要见习班主任工作,起到协助作用。我还会在课余向导师询问班级的管理方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

相比去年第一次实习,今年的实习他们更多地参与了班级管理。“第二次的收获比第一次多。我逐渐了解到小学生的特点,例如小孩子喜欢被老师夸奖,我就多夸奖他们。”张云琳说,她离开的那天,班上孩子每人都让她签名,都留了电话号码。“当老师远比当学生累得多,老师的事情很繁杂,但又是很开心的,因为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

1601班的王莎是卓越班班长,数学方向。“现在大二,其他同学没有真正到小学的机会。而我们卓越班的学生已经在累积经验了,对将来的毕业实习、找工作都会有助力,更容易适应工作环境。”王莎自信地说。

王莎认为自己收获很大的一个模块课程是智慧课堂教学。在信息化教学发展迅速的今天,卓越班的学生在信息技术上比其他学生更早进入任务驱动模式中去。

徐猛介绍,师范院校一般都会开基本的信息技术课程,但卓越班的“智慧课堂”模块是以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为特色的,在教学上加重了比例,比如课件的制作、资源网站和 APP的使用。目前,一些中小学在做未来学校、智慧课堂,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智慧课堂模块也是为了学生更加适应现代教学的趋势。

参加卓越教师计划一年多,王莎自觉在阅读上有了很大进步。“以前不怎么阅读,现在有必读书单,老师会规划一些教师应读书让大家阅读,写读后感,也促使我认真看书。最近读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很喜欢他和学生之间的相处方式,对我很有帮助。”

在盐道街小学师培部主任杨红看来,这批卓越班前来实习的孩子“很乖很优秀”。每年到盐道街小学实习的学生不少,但大二学生就来见习并且持续三年时间的模式,在杨红的印象中尚属首次。

“或许因为这批孩子不是抱着来找工作的心态,所以反而学得很纯粹、很细致,老师们很愿意带他们。”杨红很看好这个项目,它为四川教育人才储备提供了一个好例子。例如实习这一块,过去大部分学校都从大四才开始安排学生实习,如今这样提早来见习,可以让学生更早明确自己是否想当老师,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也为学习添加了动力。

让思想走向“卓越”

程敏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卓越班的班主任,也是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的专业园长。

程敏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卓越班从大二开始,制订了三年培养计划。根据文学、艺术、科研、专业4大素养的要求,大二上期要求学生开始相关专业书籍的阅读,举行两月一次的读书会,就他们阅读的内容进行交流。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专业学习和讨论尤为重要。

“对于卓越班的孩子来说,我们会安排他们每周用半天时间到幼儿园见习。”程敏说,要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就是让他们尽可能到幼儿园去,与娃娃接触,把理论落地,真正践行尊重儿童的思想。

这学期,“明心班”24名学生就近在温江区的6家幼儿园开展实习。每家幼儿园有4个学生,均安排给不同导师指导。每周三下午,他们会观摩幼儿园半日教学活动,协助老师教学和保育工作。除了这两大常规任务外,程敏要求他们与园长、老师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当幼儿园举办活动需要人员时,学生可以去帮忙组织,学习并了解活动的流程。

去年,程敏带着“明心班”全体学员到成都市金牛区机关二幼,全程参加了广东省园长培训活动。讲座、班级优秀教学活动展示、音乐活动、区角游戏等,让师生受益匪浅。“园方也很乐意我们的学生来参加,希望从中发现优秀苗子。”程敏说。

王淞云是2016级学前教育专业3个男生之一。经过一年熏陶和去幼儿园实践,他已经找到了今后的目标:“现在学前教育那么受重视,我参加卓越教师计划,就是提升自己,更好地深造,毕业后向幼儿园管理方向发展。”

今年参加温江区光华实验幼儿园的六一活动给刘憬怡带来很深的感悟。“这次化妆晚会很尊重小朋友,小朋友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打扮。活动由老师表演节目,家长和孩子的体验很愉悦,在表演过程中,小朋友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发挥。原来六一儿童节还可以这样组织,真正看到课本上讲的——尊重儿童的思想在实践中如何践行。”刘憬怡说,自己的理想是考研,以后当幼儿园老师的老师。

 

后记

任重而道远的卓越之路

采访中,参与卓越教师计划的学生对课程设置、实践内容的增加都非常认同。比如张云琳说:“我们上的课程很多,有书法、计算机、普通话、外面见习,这些都给我们增加了很多经验,学习了更多知识,而且结识了很多学院的老师,有助于我们成长。”

程敏表示,一年后看效果,卓越班的学生专业学习力和理解力比普通学生更强。因为有大量的实践、观摩机会,学生实践观察能力更强,教育基本功水平有大幅提升,理论学习的效果从书籍阅读、读后感可以看出,信息化的应用水平,从作业上可以看到。

在成都师范学院的实践中,项目带来了更多的尝试。张佳说,除了小教专业的12个课程是模块技能教学外,还有任务驱动式的学习——像专题阅读、智慧课堂都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项目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老师只做点拨和指导。例如智慧课堂,给一个软件和一节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微课制作后,老师再指导;又如教育研究模块,老师先理论指导,然后给学生布置小课题研究任务,再根据他们所做课题进行评价指导。

以往在师范生教育中,主要以模拟实践为主,现在学生到小学、幼儿园去见习,将情境综合实践完全引入。“搭建情境,遇到什么问题就即时处理、解决什么问题,促进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取。”李巍评价道。

李巍坦言,现在卓越教师计划也存在一些难题和困惑。因为是在常规学习上加的课程,对学生来讲,学习任务较重;在导师和学生互动中,不同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有差异;计划的研学旅行、国际交流项目经费缺乏保障……这些都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记者采访了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老教授姚文忠。他说,卓越教师计划,其实是在大学本科生中寻找卓越教师的苗子,这里有个职前职后的问题。他建议,在应届生找到苗子,本科4年结束之后,再将其作为“卓越教师”的培养对象,帮助他们在有基础的学校进一步发展,帮助他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成为具有“气定神闲的高贵,志存高远的积极”的教师。

“教育是一种实践智慧,教师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姚文忠建议,师范院校能在这批教师参加工作以后,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舞台,搭建继续交流和提升平台,将培养和培训一体化,引导他们终身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