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96期(总第3233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开江县:让每一名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教育导报》2018年第96期(总第3233期) 导报一版

■本报记者何元凯

近年来,开江县坚持“让每一名学生掌握更多人生出彩的知识和技能”“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施教育工作“三个优先”,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完善资助体系,严抓控辍保,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6所乡镇标准化中心校100%达标

     10月末,开江县任市镇初级中学校运会赶上了好天气,校长徐崇检笑容满面地站在操场一角观看。在上学期,他却不能这么轻松,那时站在操场边,只有焦急。“操场以前是碳渣铺的,跑起来灰尘飞扬,我看着心里着急呀,天气干燥的时候我们都是先洒水再跑步。”山区贫困县,像任市初中这样的情况不少。得益于脱贫攻坚,任市初中等一大批学校纷纷旧貌换新颜。

    任市初中初三学生姚颖亲身经历了这几年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我们的学习方式跟以前比已经大不一样了,例如物理课,现在我们有充分的机会亲手操作各类实验。”

     物理教师张靖在仁市初中任教9年,今昔对比,感受直观而深刻。“以前器材严重缺乏,一半的实验没法做,剩下一半能做的,也只是把有限的器材搬到教室演示,学生没什么机会亲自操作,效果可想而知。”张靖说,这两年学校一直在补充实验器材,现在又有了专门的实验室,教学方式极大转变,2年前实验课开出率只有20%,现在达90%以上。

    “作为校长,我再苦再累也想把学校搞好啊,但没有县上支持是搞不成的。我今年54岁了,在任期间能够看到孩子们梦想变成现实,我自己都感到很幸福。现在硬件没问题了,下一步就要更加着力于内涵发展了。”徐崇检说。

    “小县也要办大教育。”开江县教科局局长蒋伟介绍,开江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教育工作“三个优先”发展战略,做到教育工作优先部署、教育问题优先解决、教育经费优先投入。2016年以来,在县财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全县投入8.95亿元,其中上级专项资金3.56亿元、本级财政投入5.39亿元,新征教育用地750.7亩,实施建设项目285个,新建教师周转宿舍923套、新改扩建校舍面积31.904万平方米、新改扩建体育运动场地面积25.876万平方米,配置实验仪器设备28.7万件(套),音体美卫劳器材2.6万件(套),学生计算机1436台,图书16.55万册;启动建设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项目,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覆盖55所中小学校。

对标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电脑配置、图书配置、师生比、教师学历5项指标,开江县36所乡镇标准化中心校100%达标。

每一个贫困户都对政策了然于胸

“普惠性,幼儿园,保教减免百二十。建卡户,孤残儿,保教费用据实免……读职高,很称心,国家发放助学金。涉农的,职高生,一二年级全享受。非涉农,职高生,享受面为百二十。”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在开江县广泛流传,这是该县编制的《开江县教育科技惠民歌谣》,分为资助篇、入学篇和科技篇。一首歌谣,让老百姓对教育扶贫政策了然于胸。

开江县坚持“应免尽免、应补尽补、应贷尽贷”的原则,做到学生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覆盖;管好用好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对因病致贫、孤儿等5类特别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实施救助。

政策上有保障,但这样一个山区贫困县,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文化水平较低,难以自主获取相关信息。为此,开江县专门编制了通俗易懂的歌谣,通过各类平台传播,还印发了《开江县教育科技惠民政策明白手册》,通过开展入户帮扶、教师家访等活动,将教育惠民政策宣传到每一个贫困户。

在开江县甘棠小学,每次开家长会,学校都要组织贫困户家长召开教育扶贫政策宣讲会,校长胡尚军还专门就资助政策、资助对象及申请程序作详细讲解,对家长的疑问做耐心细致地解答。“讲解耐心、细致,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政策,特别是对教育救助办理流程的了解,避免了申请办理时跑冤枉路。”一名贫困户家长说。

近三年,开江县还积极衔接“智力支乡”,开展“一帮N”结对认亲,苏州工业园区、重庆、成都商会等爱心人士、开江在外乡友累计捐送生活及学习用品价值603万元,惠及学生4810人次;2018年以来落实各项资助政策2676万元,惠及学生5.8万人次;发放教育扶贫救助基金186.75万元,惠及学生2366人次,基金使用率达37.2%。

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落下

广福镇冉家垭口村学生孟想(化名)是一名聋哑儿童,同时患有智力障碍,村小教师何光权已经为他送教一年半了。一开始,孟想很不配合,送教工作很吃力。“必须得有爱心和耐心,去得多了,孩子跟我也就熟络了,我努力教给他更多知识,他也努力学习。”让何光权欣慰的是,孟想有了越来越大的进步,现在每到他上门送教时,孟想就自己搭好了小黑板、摆好了书本等他。家长告诉何光权,在他离开后,孟想还会自己主动学习。

冉家垭口村处于四川和重庆交界处,距县城较远,有2名残疾儿童既不能随班就读,也不便入读县特教学校。“现在学校条件好了,但对于少数不能来到学校享受优良条件的孩子,也不能落下他们。”何光权说。

近年来,开江县全面落实控辍保学“五长责任制”,确保让每一名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全面保障“三残”学生入学,采取“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方式,制定完善残疾儿童“一人一案”入学机制,实施“送教上门”300余人次,确保了505名残疾适龄儿童入学。

在八庙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恩义看来,教育扶贫,不只是经济上的援助,同样需要精神上的援助。为了实现“精准关爱”,八庙镇中心小学将“特殊群体”细分为5类,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学习辅导、家访宣传、每月主题活动等。

为了将关爱送达每一名有需要的学生,八庙镇中心小学校建立起“3111”全面关爱特殊群体体系,即按政策减免费用、争取社会力量帮扶、学校自主资助特殊学生“3项保障”;成立由教师组成的代理家长委员会“1个关爱集体”;建立班主任、科任教师分别结对帮扶一名贫困学生的“1种教育辅导模式”;借助政策各项保障,凝聚教师点滴关爱,实现教育脱贫不漏一生的“1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