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96期(总第3233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课程开发,你挖掘乡土资源了吗?
《教育导报》2018年第96期(总第3233期) 导报三版

■庄伟

不知从何时起,“乡土特色”的声音响遍大街小巷,广阔的农村沃土中出现了很多的课题资源,不仅剪纸、泥塑、篆刻走进了教材和课程,就连石子、树叶、鸡蛋等农家小物也成了校园至宝,蕴含丰富乡土特色资源的农家大地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之地。孩子们可以跟随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并亲自动手实践,充分利用这些自然资源,拓宽了课堂视角,更促进了孩子们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人的手可以做出十几亿种动作,它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是智慧的创造者。如果没有抽象思维和灵巧动作的结合,大脑就处于沉睡状态。换言之,如果在青少年时期,不让孩子动手,就很难激发他的思维,感知力就很难提高。这就要求教师无论所教的是哪一门学科,都要关注动手实践能力,向课外生活进行延伸,在主题实践中锻炼手、脑、口并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只教自己的语文课本,要充分依据教材拓展资源。比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课文《石榴》,我们在课前组织了孩子开展“我来谈石榴”活动,经过协商,我们觉得把语文课与综合实践课并在一起,由综合实践老师讲解石榴种植的历史、如何栽培以及石榴带来的其他效益,比如石榴汁等。通过少先队组织学生来到石榴园进行实地考察,亲自为石榴施肥、浇水并采摘;家委会组织学生深入加工厂,通过参观访问,了解石榴汁制作工艺。通过三重活动后,学生互相汇报访谈成果,抒发调查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特产,感受到农民创业的艰难,培养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对学习语文课文有了浓厚的兴趣,极大提高了课堂效果。不仅如此,还可以了解家乡的风俗、名人、美食文化等,通过系列主题活动不仅传承了民间传统文化,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孩子的综合素养。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这本书中提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同时,他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也是自由的教育。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任何人的认识,都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而其中我们要从感知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通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样的认识才是真实的。正所谓要想知道石榴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孩子们通过这样的一个课程,不仅学会了语文教材上的知识,更拓宽了视野,传承了地域文化,而这其中,老师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人,才能从活动中得到真实的体验。这就是整合教材,拓宽课堂的魅力所在。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