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8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98期(总第3235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给孩子面向未来的力量
《教育导报》2018年第98期(总第3235期) 导报三版

■本报记者 向颖 胡敏 吴宇婷 张文博

“面对未来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人工智能社会,我们的孩子需要具备求知探究力。”“面对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我们的幼儿园除了借鉴西方经验和观念,更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在近日举行的2018第六届西部幼教论坛上,幼教专家们都有着这样的共识:我们在用过去的经验教育现在的儿童去适应未来的社会。要让孩子适应未来社会、引领未来社会,教育理念中前瞻性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论坛上,幼教专家们对于教育观、儿童观、教师观、家园共育观的思考,值得所有教育者借鉴。

面向未来的教育观

摸清文化脉络是多元发展的基础

全球化过程中,学前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常常是跨国界的,很多幼儿园制定了国际化教育的培养制度,将世界各国的文化精髓纳入日常教学中。但一些一线幼儿园老师很少追究这些教育理论和方法的来源,对所谓的“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地拿来。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朱家雄对此表示担忧:这些教学法如何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中?在运用这些方法时,如何考虑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

朱家雄在各种场合都不忘强调文化因素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他认为,幼儿园课程改革必须适应社会文化变革的需要,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不同文化的并存性。“离开了社会背景,课程争论的意义也就黯然失色了。”朱家雄十分认同布鲁纳的观点,他认为,文化价值观决定了什么是儿童应该知道的和老师应该教的。

“谈教育,必须结合本国的文化土壤来谈。”论坛上,专家们重点探讨了学前教育的文化适宜性问题。《重访三种文化中的幼儿园》的作者之一、美国孟菲斯大学教授薛烨分享了书中开展的对中、美、日三种不同文化中学前教育的跨文化研究成果。调查研究中,他发现,三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内在文化根基,它们的学前教育也都反映了各自固有的文化逻辑,这种逻辑不容易得到改变,即一国的学前教育不容易影响他国的学前教育。

“换言之,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能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而各种不同教育方案,却能很好地适合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儿童。脱离社会文化以及它的变化,去探讨学前教育是没有意义的。”薛烨认为,文化差异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巨大,试图建立及执行全球通用的学前教育课程或质量标准是不合情理的。

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引进他国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时要从寻求更适合自己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出发,融合他人的优点,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学前教育新理论和新实践。“认识和尊重中国文化的隐性文化逻辑,而不是采用全盘否定自我或全盘接受他人的态度与方法去对待自己的幼儿园教育,这是我国幼儿园教育在理念和实践中必须认真对待与解决的问题。”朱家雄说。

这就意味着学校教育不能短视,未来学前教育发展要学会自如地面对文化以及其他方面的多样性,多元思考、发展、实施和评估学前教育。幼儿园园长和老师要将教育的视野放到“培养有国际素质、有民族责任的中国人”上来,让儿童拥有中国灵魂和世界情怀。

面向未来的儿童观

在探究性学习中提升主体能力

面向未来的学前教育,需要课程重构。专家们提出的解决方案中有一些共同的特性:知识一定不是现成的,而是在探究性学习中生成和建构的;课程一定不是割裂的,而是以综合素质提升为导向;学习一定不是以知识本身为目标,而是把学生会学习、会创造的主体能力本身当作目标。

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是将知识整理成体系,学生理解、记忆、练习、强化,但这种仅从书本中汲取知识的技能远不能满足未来社会,未来社会需要的是能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造新知的人才。

台湾清华大学幼儿教育系教授周淑惠认为,探究式学习的主题课程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理想载体。师生共同选择与生活有关且涉及多学科领域的主题,学生在统整的状态下进行探究,最终理解和解决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既获得解决方案,又获得探究问题的能力。

将探究性课程进一步升级,可以探索幼儿阶段的STEAM教育。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工程、技术、数学、科学、艺术等的参与,最终通过一些产品或一个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式学习的主题课程可作为开展STEAM教育的基础,而STEAM教育进一步强调了工程、技术的科学思维,更强调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儿童不仅是教育的工具,更是教育的目标。”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林认为,不管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大领域,还是STEAM教育中的5个板块,都不作为儿童发展的最终目标,而只是手段,通过探究这些领域的知识,最终要培养的是一个自发学习、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儿童本身。

面向未来的教师观

提升课程领导力,为成长“搭鹰架”

面向未来的教育,离不开面向未来的教师。有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建设是园长、核心团队的事,教师需要做的是贯彻落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黄瑾认为,这是一个误区。管理团队和教师是处在相互影响的生态,在全园大课程框架下,教师主要是实施者,但在班级课程中,教师又成为了课程的设计者、引领者。

引领课程不是控制孩子,而是恰到好处地给孩子提供支持,知道何时该隐退,何时该推孩子一把。“教师应该扮演搭鹰架的关键角色。”周淑惠说,鹰架本是建筑工地上临时起支撑作用的支架,正如在学习过程中,高品质的游戏需要老师的点拨,探究时,教师要教给孩子如何查资料的基本方法,关键处的引导、示范,将变成孩子的一种能力。

“教师能够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持,是学生能否把游戏玩大,把活动做大的关键。”周林认为,教师的临场观察,日常对儿童行为的研究,适时隐退和指导,往往能推动儿童将游戏活动进行得更深入。

要做到“主导而不控制”,周林认为,教师要知道“三不教”:不迷恋“教知识”,不要求儿童相互帮助,不评价好坏。同时,积极地与个别儿童进行随机交谈或情感互动,支持儿童间的“模仿学习”,在儿童活动无法开展下去时适当指导,最重要的是支持儿童将游戏、活动做大、做深。

面向未来的家园共育观

教育目标一致是家园共育的基石

家长的园外教育如何与幼儿园教育相一致?如何协调好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秀兰分享了她的观点。

不少儿童学龄前就开始接触、学习小学知识,导致幼儿园“小学化”。程秀兰认为,学习知识本身没有错,但如果用错方法,则得不偿失。

“网络上曾有个视频,一个孩子努力背诵乘法口诀,总是出错。原因不是这个孩子不聪明,而是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不能理解数量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程秀兰说,学龄前儿童学数学,绝不是背诵口诀、算算术,而应先培养他们对数字的感知能力。

“如果我们不遵循教育规律,用小学的教学方式去教学龄前儿童,只会让孩子感觉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程秀兰说。

程秀兰还发现,很多家长想要外显的、看得见的教育成果,但教师通过游戏锻炼孩子思维,帮助孩子养成行为习惯等都是“看不见的成绩”,这些内化在孩子心里的“种子”一时不会开花结果,却对孩子的后续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学前教育不仅是引导孩子发展,还要转变家长观念,只有当家长理解老师的做法,家园共育才能顺利开展。

家长应意识到,比起学会拼音和加减法,幼儿阶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交朋友,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等更为重要。“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孩子一旦在家庭这个课堂得不到正确的教育,养成坏习惯,到幼儿园就很难纠正了。”黑籽儿教育董事长占地斯门认为,家长不应忽视自身的教育任务与社区的育人功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者融合共促,形成1+1+1>3的“三融合”教育合力,才能为孩子打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