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00期(总第3237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打破体制障碍,政府牵头实施,打通编办、人社、财政、教育等部门壁垒
蒲江县“县管校聘”进入深水区
《教育导报》2018年第100期(总第3237期) 导报一版

■本报记者何元凯

这学期,体育教师王伟(化名)通过跨校竞聘,成为了泡桐树小学蒲江分校的体育教师。“树挪死,人挪活。他虽然在那所高中落聘,但来到我们学校后工作状态挺不错。”校长杨洪波观察发现,王伟更加适合小学的教学工作。王伟是今年蒲江县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中教师流动的一例。

“县管校聘”,不少地方数年前就开始试点,就是在蒲江县,也不是今年才提出。而蒲江县今年的改革,趟的不是“浅水区”。蒲江县教师管理服务中心主任杨成伟认为,“县管校聘”不只是教育系统的事,解决关键问题,改革才名副其实。这一次,蒲江县以县人民政府牵头,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紧密合作,将改革之船划到了“深水区”。

身份与岗位分离

化解师资配置矛盾

“实施方案一提出来,我就非常支持。”蒲江县天华学校校长杨彬表示,“县管校聘”对本校管理工作非常有利。天华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以前是一所上千人的大学校。因为兴建工业区,大面积拆迁,加上生源自然萎缩,2013年,在校生降到最低人数,小学加初中300余人,后来有所回升,目前在校400余人。这就导致学校超编严重,上学年超编20多人。

“有的老师可能只用上6节课,轻松吧。但他可能还盯着上4节课的老师呢。”杨彬表示,不是缺编学校才有烦恼,两个和尚抬水喝,可能有人出工不出力。

与天华学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泡桐树小学蒲江分校。近几年,该校学生人数增长较快,目前,有18个班,上学年教师缺编9个,且年轻女教师居多,生育休假较多。对于校长杨洪波来说,安排教师工作,也是一桩难事。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配置是关键。常见的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轮岗都是为了化解师资配置的矛盾。然而,现行的人事管理体制,每一位在编老师都是“学校人”,轮岗交流涉及到人事档案、编制、职称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付出巨大的个人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构成了教师校际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通过“县管校聘”改革,天华学校超编情况开始得到逐步化解,今年流动4人。泡桐树小学蒲江分校在新招教师之外,增加了一名体育教师。

杨成伟介绍,在今年的“县管校聘”改革中,通过“竞聘上岗”的教职工全县共2010人与教师管理中心签订人事聘用合同,学校与教职工签订岗位聘用协议,身份管理和工作岗位管理分离,不仅实现了教师校际流动,也盘活了学校教师队伍。

全县统筹

打破体制障碍是关键

“要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的‘县管校聘’,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可以办成的。”杨成伟说。这一次,蒲江的“县管校聘”改革,由县政府主导。

为了突破瓶颈问题,蒲江县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建立联席会制度,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分工和职责。

为了真正实现编制全县统筹、合理配置,蒲江县委编办与县教育局采用自下而上“以岗定编”,自上而下“以编定员”的方法。县教育局根据学校规模、学校发展、生源增减、班级设定和教师工作岗位变化等情况,提出全县教师编制调整方案报县委编办审定。县委编办进一步调研核定各中小学(幼儿园)编制数,下发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实现教育编制在全县总量控制,动态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教师校际流动,还必须解决专业技术岗位名额的问题。”杨成伟介绍,此前,教师专业技术岗位是以学校为单位分配名额,例如一所学校已经没有一级教师名额,那么原本是一级教师的,就不能以本来职称进入该校。

为了打破专业技术以校定岗,加强教师流动,蒲江县人社局与教育局协调创新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管理模式,全县中小学(幼儿园)专业技术岗位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和控制标准范围内,根据教职工“竞聘上岗”结果,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跟随人员在校际间流动,彻底解决“人岗不一”现象,进一步理顺了人事关系。

改革中求稳定

体现人文关怀

“有人认为竞聘之后流动的教师都是落后的,对接收学校不利。”杨洪波以王伟来到泡桐树小学蒲江分校后的表现,说事实并非如此,“他的专业素质是很好的,相较于在高中工作,他更加适合小学的管理方式。”

“压力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动力,懒散风彻底改变了。”在天华学校任教20多年的地理教师屈朝江说。校长杨彬表示,原来需要将更多心思花在管理上,现在则更多花在学校内涵发展上。“开展大型活动,往年很多老师都不动,今年开展全员赛课,老师们积极性上来了。”

杨彬同时表示,改革是双刃剑,开展竞聘上岗,有利于调动积极性,盘活教师队伍,但教师又是知识分子群体,落聘可能让其产生消极情绪。如何与当事者沟通,引导其积极向上,最大程度降低负面影响,是改革中需思考的问题。

“竞聘上岗是为了配置资源、激励队伍,而对于教师个体来说,也需要充分的人文关怀。”杨成伟介绍,在校内竞聘中,学校必须设立一定的直聘岗位,在近三年内退休、孕期等特殊情况不宜交流的教师,可直接安排或竞聘学校设置的直聘岗位,对有特殊困难的教师予以适当照顾。

学校人事改革已经行至深水区。在稳步推进的同时,蒲江县在深入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规划着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教师的稳定感有所缺失,需强化教师的归属感,加强学校凝聚力;二是部分教师从城区优质校流动到农村薄弱校,一时难以融入,或者部分教师校内落聘后跨校竞聘,一时调适不过来,不能适应学校的工作要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家长的教学期盼,需结合实际帮助教师制订成长提升计划,结合校本研修开展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