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03期(总第3240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旧时的中学生活,为什么值得铭记?
——读《过去的中学》
■林颐
《教育导报》2018年第103期(总第3240期) 导报四版

读傅国涌先生编著的《过去的中学》,我心里生出许多感慨。书中有几所中学屡屡被提及:南开中学、北师大附中、春晖中学、上海中学。

南开中学培育了大批有作为的青年。赵景深说,在南开的一年里,因为各科平均发展,他知道了一些植物、动物、卫生、历史、地理、数学等方面的常识,尤其植物学从此培养了他爱花草的兴趣。曹禺说他的戏剧生活是在天津开始的,南开新剧团经常引进外国戏,比如易卜生的《娜拉》、高尔斯华绥的《斗争》。韦君宜讲述《南开教我学文学》,阅读课让她广泛接触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人的作品,她在南开的习作班上开始了最早的文学创作。端木蕻良、杨肖彭、何炳棣、周汝昌、郑家骏,这些南开学生后来都在各个领域挥斥方遒。

马大猷的《附中六年,受益终生》:北师大附中每周设有体育课,人人都上场打球。学生可以选修心理学、化学工艺、矿物学、德文、日文等课程。李德伦说他《眷恋“附中味儿”》,这个味儿就是浓厚的学术空气、文化气息、好学精神、文雅幽默的谈吐和爱好体育、健康活泼的作风,不“死读书”,而是生气勃勃,具有广阔的视野。《北师大附中的国剧社》提供了当时附中的另一个微小的侧面活动。何兆武、孙念台等人畅谈附中学风对自己的影响。

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都曾经在春晖中学任教。提起这几位先生的大名,我们便能明白春晖中学的办学宗旨。学校建在白马湖畔,风景宜人。创始人经亨颐校长在致辞中说过,要“爱乡村的自然的环境,不爱乡村的人的环境”,因此对学生的修养很重视美育,并且要求美育要深入农村、扎根生活。先生们以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引领年轻的学子感悟美。

我之前从未注意过上海中学。这次读到描述上海中学的六七篇文章,最大印象就是这所学校以严格著称。学生写的几篇文章,异口同声说严肃的学风与严师对自己性格的塑造。老师们的几篇文章,风格极其严谨。比如,1927年时任校长的郑通和先生,一篇《我在上海中学》,不断强调教学工作职责所在;沈亦珍在《远逝的上海中学传统》里,分述教育的信条、综合的学制、实验的精神、优良的校风、社会的联系。

这些中学的教学活动,予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人性化。本书还讲了很多其他的中学,比如澄衷堂、湖州中学、杭一中、青岛交济铁路中学,有些中学未必就是名校,但无一不是活泼的、充满了生命力、启发人向上的好学校。这是老中学共有的品质,也是现在的中学所缺失的。很难想象,现在的中学生(特长生例外),能够肆意地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用”的科目上。年轻的老师们在拿起教鞭的那一刻,我想大多数都是希望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能发挥所长,能获得尊重。

过去的中学老师拥有很多自由。其中一项是自编教材。1984年,钱学森回忆起北师大附中的情景,说“学得轻松活泼”,而“现在的教育限制太死”。北师大附中的教材都是本校自己编纂的,强调吸取实际教学的经验,发挥教师特长并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现在的老师们最好多读点书,充实自己,人文素养很重要,在教学中,在日常相处中,才能传递给学生。但是,因为中考、高考的关卡就在前面,加上各种职称考试、不定期检查,中学老师非常忙,比小学和大学还要忙,应当给中学老师减减负,怎样给老师减负,请各方多酌量。

纪录片《先生》里有句解说:“教育盛,虽战乱纷争仍人才辈出、民力丰沛、国体向上;教育衰,纵四海平定歌舞升平也社会浮躁、未来迷茫、振兴乏力。”那是一个文化激荡、人心激奋的时代。那时候的知识分子有一种“我为天下先”的信念,他们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学教育在锻造青少年性格上的作用,他们把自己的理念投入到实践,落实到行动,兢兢业业地去实现。哪怕飞机轰鸣、硝烟弥漫,没有围墙,没有教室,只要放得下一张书桌,随处都是学校,随时都是课堂。老师们从来没有忘记,学生们是一个一个的人,要让他们成为大写的人。这样的教育,才可说是爱智慧、爱真理,树人济世,才当得起“教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