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80期(总第2977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一得之见
《教育导报》2016年第80期(总第2977期) 导报三版

多讲“理”,少设“礼”

穿汉服、点朱砂、写毛笔字……一些学校将新生开学仪式与传统元素结合,有关“开笔礼”的报道屡见报端,并被冠以“传统礼仪”的名号。

对于中国古代是否真的有开笔礼”这一传统礼仪,北大历史学系教授赵世瑜给予了明确澄清:中国古代原本就没有“学期”“学年”的概念,何来新生入校的“开笔”之礼?由此看来,被一些学校奉为传统礼仪的所谓“开笔礼”,不过是子虚乌有的臆造。

与“成人礼”不同,刚刚步入校园的一年级新生纯属懵懂的孩童,让他们煞有介事地参加本当严肃庄重的“开笔礼”,而且有模有样地着汉服、行拜礼,可能会在他们幼小心灵里留下刻板“礼节”的不良认知,还难免会引发其程度不同的不安与恐惧。至于希冀以书写“人”“正”“恩”等汉字,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立志和感恩的良苦用心,则不过是仪式主持者难以奏效的一厢情愿而已。一个未必认字的孩子如何弄懂其中蕴含的寓意?教书育人还需讲求潜移默化和循序渐进。

中国是文明古国,更是礼仪之邦,继承文化传统无可厚非,但沿袭古道、传承礼仪,也需要去糟粕、扬精华,批判性地继承。那些并无实际意义的繁琐程序,需果断抛弃。学习古文、诵读经典、传承礼仪,旨在把握其内在的精神实质,并非亦步亦趋地东施效颦。对尊老爱幼、礼让有序、乐善好施、包容大度等文化传统的继承,不在形式化的礼仪跪拜里,而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待人接物的生活常态中。教书育人,不妨多讲“理”,少设“礼”,少些形式主义,多些现实引导,才能让文化继承接地气、有引力、见实效。

(河南漯河 张玉胜)

注重过程,培育学生素养

推行结果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以一种固定的讲解、练习、巩固、测试、评价的方式实施教学。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既违背新课程改革理念,又妨碍了师生去探索发现新知识。

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生字时,总是按照教师先出字版,然后引导学生诵读、组词造句、写话练习、运用。教师包办理解字词,丢掉了字的深层含义,丢掉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核心。而数学教学中,教师较为重视数字运算过程和算理推导方法,容易忽略数学公式产生过程,忽略了数学本身的意义核心。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要重视学生体验,注重过程教学,不能简单化叙述答案或得出运算结果,忽视学科本身的传承。也就是说新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把课程所包含的学科素养讲出来,强调课程学习的意义,让学生开展有兴趣地学习,增强课程学习的创新意识。

培育教师课程核心素养教学能力,就是要摆脱强调结果的课堂范式,实施缓慢的渐进式过程教学,把学科内容意义作为教学重点。一要注重学科素养教学培训,增强学科认识,淡化表面课程成绩;二要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把以教师主宰课堂开展大量训练的模式变为引导学生掌握课程意义,开展创新思考,重点加强实质性教学;三要重新规划各课程方案,实现总揽整体与具体过程结合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要把一个单元、一个知识点放在一本书、一门课程中,开展联系紧密的教学,避免零碎式、片段式教学。

(湖北丹江口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