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07期(总第324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不抓课程建设的校长不是好校长——全国中学校长论坛观察
《教育导报》2018年第107期(总第3244期) 导报三版

近日,全国中学校长论坛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多所中学的数百名校长齐聚一堂,聚焦中学教育变革,共谋教育发展。

校长们一致认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教育要“回归初心”,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把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环节,“让学生为未来而学,让教师为未来而教”。

 

论坛现场

不抓课程建设的校长不是好校长

——全国中学校长论坛观察

■本报记者 鲁磊

“每天喝一大碗豆浆和五大碗开水,每天阅读本埠和外埠报纸各一份,认识每晚易看见的恒星和行星十二颗以上,会弄一种乐器,会制作科学玩具及动植物矿物标本各十种以上。……”全国校长论坛现场,苏州振华中学校长唐曜分享的1934年江苏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学计划大纲,引得在场校长们啧啧称叹。

在唐曜看来,这份计划大纲之所以至今看来都不过时,是因为制作者紧紧扣住“目标”,试图以课程来构建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个人与世界及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教育的“本质”和“初心”。

在本届论坛上,校长们谈论得最多的两个词就是课程和课堂。在校长们看来,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实现办学理念的重要抓手,而课堂则是学生成长、成才的主阵地,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是校长们必须回归和坚持的“初心”。

课程建设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浙江省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叶翠微说,过去我们的教育过分强调育分,对于提升学生成绩,学校和老师都“很有办法”,但未来的教育必须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课程建设是“突破点”,即在课程设置上,“把体育推向极致,把艺术推向极致。”为此,叶翠微所在的学校构建了特色体育、专业素养、创造思维、精品阅读,三维表达五大模块的课程群,包含选修和必修课,通过模块化课程,让学校成为一所没有“标准课表“的学校,给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更多可能。

“若把教育比作大楼,课程体系则是施工图。“唐曜所在的苏州振华中学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致力于研究和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以涵养教师学科气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同时致力于校本课程的特色化,以提升学生修养、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才艺、涵养社会公德。北京市燕山前进学校则把其课程群划分为体健类、艺术类、应用类。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校长李笑非认为,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为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特色化,校本课程多样化,既给学生打好基础,又提供给他们更多的选择。“审是迁善,模范群伦”是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校训,学校成立10年来,围绕“是范”构建课程体系。李笑非说,“是”,关涉事实与本质,指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善的追求;“范”,关涉行为与精神,指向卓越的精神表率与垂世的精神风范。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是范”课程包含了“德范”“学范”和“行范”三个子课程体系。

从诸多名校长的思路中不难看出,课程的构建首先要有明晰的育人目标,做好顶层设计,要厘清“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们手中有什么样的资源,能给学生提供怎样的服务”等问题;其次,以课程群、课程模块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即将三级课程进行整体课程重构和学科重组,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师生对于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第三,特别注重体育与艺术的教育,体育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无须再言,关键是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让这两个部分课程的占比增大、内容更加丰富。兴趣课、选修课、长短课相配合,是较好的解决方式。

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教育改革已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校长们的眼睛不能只盯着几本教材,盘活资源,积极构建、丰富完善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精彩观点

浙江海亮教育集团总校长叶翠微:育人的终极追求是“人的完整与完整的人”“人的幸福与幸福的人”“人的未来与未来的人”。

成都市第七中学校长易国栋:这是一个重新定义优秀学生的时代,这是一个重新定义成才的时代,这是一个重新定义优质教育的时代,这是一个重新定义学校的时代。

苏州市振华中学唐曜:课程是育人的根本,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经历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北京燕山前进中学党支部书记王欣晖:阳光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光明的教育、温暖的教育,其核心是使人变得快乐、像阳光一样灿烂。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校长李笑非:具有终身支撑作用的学习素养,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活化知识”“解决问题”“促进创新”三个方面。三种学习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三个阶梯,只有一步步迈进,才能引领学生在核心素养发展道路上不断登堂入室。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代蕊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我们要回归初心、关注原点,开放视野,以更加包容的心态迎接未来教育的挑战和创生教育美好的明天。

 

课例研究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营造“情境”

本报记者 鲁磊

成都市棕北中学教师张楠执教《昆明的雨》

在全国中学校长论坛的语文分论坛上,成都市棕北中学教师张楠和苏州市景范中学教师高敏,分别展示了一堂八年级语文课——汪曾祺的《昆明的雨》。

这堂课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找出文中雨季中的人、物、事,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了解作者“于细微处见深情”的写作风格,最后与作者“神契”,理解作者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两位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索、感知、理解,值得一提。

两位老师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之物及其特点。这一环节设置得十分巧妙。一是因为汪曾祺的文章风格在初读的学生看来,难免有些零散琐碎,通过寻找文中所写之物及其特点,能让学生以此为线索,快速熟悉课文;二是中国的传统文学一大特点就是“言而无尽”“以象尽意”,通过选取意象,组成意境,传达情感,学生寻找、分析意象,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情感。

这一环节之后,成都的张楠老师给学生提出疑问:“作者写的是昆明的雨,但是,却花大量篇幅写昆明之人、之物,直接着墨于雨的文字却不多,是否偏题?”这样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热烈讨论,张楠顺势提出清代刘熙载的观点“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引申到“雨之精神写不出,以景、物、事写之。”

那么“雨”这个意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张楠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所言之人、物、事皆在雨中,“雨”是统揽全文的线索,然后,通过“陈圆圆投池”、作者雨困酒店、故乡的木香花与昆明的木香花对比、以及所言之“烧红的木炭”一样的荔枝、被雨水打湿的缅桂花,还有各色各样的菌子,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作者虽身处困顿,但在他眼里,在如水墨画一样的雨幕中,花是鲜的、果是红的、菌子是有滋有味的,“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颇有些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滋味。

苏州的高敏老师则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先让学生理解汪曾祺的文章风格。

虽是以情境传情,汪曾祺对于宏大、壮丽的景象似乎不太感兴趣,他的笔下多是平凡之物、细碎之物,“是一个善于用边角料设计漂亮衣服的裁缝。”如给故乡的鸭蛋立说、给七星瓢虫写传。联系所言之物与所抒之情的“桥梁”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对比阅读是好方式。

高敏引导学生找出作者笔下之物,分类总结出特点。学生大都能感受到“平实质朴”“娓娓道来”“于细微处见深情”的特点。然后,教师再次带着学生用体会到的情感多次朗读文本,加深学生的认识。最后,老师留下练习题,让学生以“成都的××”为题写作,强化运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如今,我们倡导探究式课堂,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教学中引入情境是不错的办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减少知识教授的枯燥感,教师也可以在情境中巧妙运用“抛问题”“设悬念”“抖包袱”等办法,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衍生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生动力”。

 

未来课堂:“为了生活”的教育创新

■本报记者 殷樱

石家庄二中石门校区教师陈新洁的主题班会课

杜威曾说,教育不是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本身就是生活。那么,面向未来的教育,学校要呈现出一种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课堂的内容也要加深学生与实际生活的关联性。在“教育:创生美好未来”全国中学校长论坛的课堂教学展示上,不少课堂的形式和内容正在发生变化,指向一种为了真实生活而进行教育创新的探索。

智能拖鞋、为残疾人设计的便捷浴缸……如果让想象变成一种科技成果,创新需要哪些品质?石家庄二中石门校区的陈新洁老师带来了一节《创新,国之重器》主题班会课。陈新洁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学生要想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到的创新发明,并进行画图展示,说明用途,另一组学生则选一首熟悉的诗或词进行古文新唱。

8分钟的讨论时间,学生积极讨论。有的画图、有的记录,你一言,我一语,这样的热闹,让课堂有了灵动和活力。而一旁,老师则退到“幕后”默默观察,及时掌握课堂走向。成果展示时,更是学生的秀场。“人多出去玩,常常会带一大瓶水,但大家共用一个瓶嘴又不卫生。”学生A表示,自己所在小组设计出一种可将瓶盖一分为三的小发明,并画出设计草图。学生B则发明了一种“神奇”眼镜,不仅可以解决眼镜起雾,还可以随时调节眼镜度数。……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又不止于问题,这便是创新的起点。”在听完大家的创意发明之后,陈新洁又抛出一个问题:“除了科技创新,还有哪些创新呢?”古文新唱的学生小组给出了答案:“文化创新”。随后,陈新洁给大家播放了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片段,让大家对文化创新的认识更加形象生动。“什么是国之重器,创新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陈新洁点出了本次课的主题。

整堂课形式是学生主导、老师引导,教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是未来课堂的一种指向。此外,课堂不仅仅只是教授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为学生赋能。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李华英老师所上的《目标设立过程中的刻意安排》一课便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她首先提供了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出有清晰且长期目标的人成为社会精英的概率更高,从而引出了如何达到“行动目标的可视化”。“想要成为一名篮球运动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李华英带着学生一起分析,细化到每一个子目标如何完成、时间如何安排、做到什么程度等。

然后,李华英让学生在心愿卡上写出最想实现的一个梦想,并详细记录下达成目的的具体计划,再用SMART原则来检测自己的计划是否有可行性,并及时修正。“行动目标的意义在于期望效应。”李华英让学生将自己的愿望和目标制作成小书签,放在最亮眼的地方提高曝光度,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有了知识,有了方法论,最终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就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来自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的张一名老师向大家介绍了该校学生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一个项目式学习——在学校建公益书站。“我们学校的正门没有围墙,外面那块公共区域常常有老人溜孩子,也有很多家长等孩子。”张一名说,学校的职能之一是辐射周边社区,校长就想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免费看书的地方,这个想法也得到了学生的支持。

一开始,学生针对这个想法对周边社区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居民希望看什么书,阅读习惯等。根据调查结果,学生们又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提前预设公益书站实施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书放在外面是否会掉?”“城管是否会管?”“赚不到钱,没钱持续投入新书怎么办?”“我们的创意想法被人抄去了怎么办?”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们分别进行试验证明。关于“是否会丢书”,学生用5天的时间来证明“书确实会丢”,那怎么办?有学生提出可以制作一个借还系统,也有学生提出给书上保险,学生还就此事特意打电话咨询了保险公司是否有此项业务;关于“城管是否会管”这个问题,学生去查阅了相关法律;关于“创意被抄去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学生提议申请专利,而申请专利太难,又有学生提出找中介公司。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试验过程,也体现了项目式学习中的教与学。”张一名表示,学校未来将重点打造小镇模式,里面有市场、超市等,让一些项目式学习可以落地。“像3D打印、平面设计这些课程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而我们未来的课程应该叫做公益书站课、无人车课,围绕一个具体问题来展开项目式教学才是更加贴近生活的真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