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80期(总第2977期) 导报二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蒲兴平的村小情结
唐霞 苟宝
《教育导报》2016年第80期(总第2977期) 导报二版
通江县广纳镇长兴村小学四面环山,近两年才有一条水泥路通到山上。“80后”教师蒲兴平在这里渡过了22岁到32岁的10年青春,长兴村小的学生人数从30多个增长到现在的120多个,成为了通江县学生人数最多的村小。

蒲兴平正在给孩子们上开学第一课

一个选择

从村小走出又回到村小

32岁的蒲兴平,从年纪上说,属于年轻教师,但对于这所村小来说,他已不年轻了。“我从2007至今在这里有10年了,教室从土砖房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蒲兴平说。

为什么选择村小?又是什么原因让他坚持了10年?蒲兴平讲述,2005年大专毕业后,他先在通江县县城周边一所学校做代课老师;2007年8月,通过招考考入通江县石庙中心小学。

“当时学校让我选,是留在中心小学任教还是到村教学点去教书,我思考了一个晚上,最后要求到村小教书。”蒲兴平的话有些让人意外。

“我家在通江县三溪乡,父母身体不好,靠种田为生。小时候,我连村小都读不起,常常被嘲笑,但我没有放弃,反而更加认真读书。”蒲兴平说,2000年,他参加中考的考试费都是借来的,“正因为亲身经历,我很了解穷人家的孩子对读书的渴望,所以选择回村小做一名教师。”

2015年前,长兴村没有通水泥路,骑摩托车到县城要近两个小时,遇上雨天则无法通行。每次进城,蒲兴平要买好一周的菜,还有学生托他买的铅笔、本子等。夏天,蒲兴平只买土豆、黄瓜等可以久放的蔬菜,“肉类只买一顿的量,没有冰箱怕放坏。”蒲兴平说。他把家安在了村小:一张床、一台电脑、一张简单的沙发就是全部的家当,“这样对学生来说很方便,他们有不会做的作业就可以到家中询问。”

一来二去,蒲兴平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新麦、新米出来,孩子们总是第一时间给他送来,叫他尝新。

蒲兴平说,父亲从小对他耳提面命要“走出大山”,将希望放在他身上,好不容易供他读完书,没想到,书是读出来了,人又回到了农村。

“每次回家,说起工作都要和父亲发生争吵。”在这10年里,蒲兴平有调去中心校的机会,有去县城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但他都拒绝了。对此,父子俩一见面就要吵,谁也说服不了谁。“闹翻过好多次了,有时亲戚也会来劝说。”蒲兴平有些许无奈。

家长信赖

学生从30人增加到120余人

长兴村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2007年,只有30余名学生,3个代课老师,蒲兴平是该村小第一位正式教师。

由于孩子们成绩没进步,文明礼仪也没学起来,家长对学校没多少好感。2007年,22岁的蒲兴平刚到学校时,家长、学生都不信任他。“我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班上十多个学生只有三四个完成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蒲兴平决定家访,“一定要让家长信任老师。”蒲兴平说。

他花了一周时间,走访了12个家庭。通过家访,摸清了孩子们的特点,然后根据每个孩子制定不同教学计划。就这样,孩子们的成绩提高了,仅语文成绩,班里的平均分从50多分提高到80多分。

此外,蒲兴平还通过开家长会、给在外务工的家长定时打电话等方式赢得了家长的信任。蒲兴平从教1个年级变成教3个年级,学生从30多人增加到80多人,今年开学已达到120余人,学校老师也已增加到8名。

“我刚到学校定了一个目标:一个学生都不能少。没想到,现在学生越来越多。”蒲兴平说,正是因为有了家长的信任,他才愿意坚守下去。

资助学生

坚信“寒门能出贵子”

除了教书育人,蒲兴平还资助学生。“冬天,我看见小君还穿着一双凉鞋,课间活动不出去,一个人在教室取暖。”蒲兴平回忆,这个叫小君的孩子防备心理很强,无论怎么询问都不愿意说家里的事。

为了弄清缘由,放学后,蒲兴平走了30多分钟的山路到小君家中,“看到他家低矮的瓦房,一指宽裂缝的墙面和凹凸不平的院坝时,我想起了我小时候。”蒲兴平说。

原来,小君的父亲残疾多病,母亲改嫁,家中只有几条板凳,唯一的电器是暗淡的电灯泡,贫穷使这个少年沉默寡言。

回校后,蒲兴平将小君的家庭情况告诉其他老师,并组织教师为他筹集了500元。每学期开学,蒲兴平都会备好米和油,让小君跟着自己吃住。现在,小君已到广纳中学读初中,每学期,蒲兴平会给他生活费,还帮小君联系落实各项贫困补助。

“我坚信寒门也能出贵子,只要孩子肯读书,读得进去,在我能力范围之内,我会尽力资助他。”蒲兴平说,这个和他家庭状况差不多的孩子让他有一种使命感,也像是一种传承,“从当初别人帮我到我帮别人,似乎是安排好了的。”

(唐霞 苟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