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12期(总第3249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黑王辉
野蛮教育残酷青春——观《狗十三》
《教育导报》2018年第112期(总第3249期) 导报四版

继2015年的《烈日灼心》、2016年的《追凶者也》,在暌违两年之后,曹保平导演又有新作上映,这便是《狗十三》。不过,和前两部主打犯罪题材不同,《狗十三》讲述的是一个13岁女孩怀痛成长的故事。

说是新作,其实不新,《狗十三》甚至比《烈日灼心》还要早。早在5年前,它便完成制作,并于2014年获得柏林电影节国际评委会特别奖。俗话说:“迟到总比不到好。”还好,尽管姗姗来迟,它还是上映了。

虽然是青春电影,但《狗十三》却没有按照青春片的惯常套路,没有恋爱、打架、堕胎等这些狗血剧情,故事只是围绕女孩李玩和宠物狗爱因斯坦而展开。李玩因为父母离异,和祖父母居住,父亲和继母心怀歉疚,送给李玩一只宠物狗,李玩非常疼爱它,给它取名爱因斯坦。谁知,祖父遛狗的时候,狗却走丢了。李玩为此茶饭不思,几近疯魔。之后,继母出主意,弄了一条和爱因斯坦相似的狗,说是爱因斯坦找到了。李玩看出它不是爱因斯坦,就辩解,父亲说她无理取闹,并打了她。之后,李玩老实多了,但还是不愿接纳冒牌的爱因斯坦。李玩的弟弟昭昭逗狗,被狗吓了,狗被父亲带走,李玩以为狗被送到狗肉火锅店,但父亲将它送到动物收容所。等父亲带着李玩再次来到收容所的时候,那条狗已经绝食死去了。故事最后,李玩长大了,懂事了,让大人们很宽慰。

此爱因斯坦非彼爱因斯坦,13岁之后的李玩也不再是13岁之前的那个李玩。13岁之前的李玩,我行我素,凡事较真,13岁之后的李玩,小心谨慎,温良恭俭;13岁之前的李玩,试图改变世界,13岁之后的李玩,默默改变自己;13岁之前的李玩,仰望星空,关心的是宇宙万物,13岁之后的李玩,低头看地,关心的是人情世故。然而,这样的改变,却是以碾压心志、摧残身心为代价。就像《西游记》里的“大闹天宫”,经此一役,孙悟空知道,与天斗,其乐无穷,但也于事无补,于是,放下战天斗地的性格,顺服地取经。

究其根源,大人虽然生养孩子,却并不了解孩子。李玩不喝牛奶,祖母还是每天为她准备;父亲答应要和李玩去天文馆看展览,却因为应酬而耽搁;对李玩来说,爱因斯坦丢失是天大的事情,全家人却认为她是无理取闹;狗丢也就丢了,大人们找来另一只狗糊弄,还欺骗李玩说狗找到了。大人们自以为是,蛮横无理,忽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伤害了孩子,还告诉他们这就是成长。这样的教育方式,让人只有痛心和悲哀。

影片的结尾,昭昭被逼着喝牛奶,在溜冰场一次次摔倒,被逼着一次次站起。看来,故事未完,这样的教育方式代代延续。曹保平用一个13岁女孩的怀痛成长,对我国现有的家庭教育进行批判。

如果不想让我们的孩子像我们一样成长,那么,就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