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3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13期(总第3250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4个小孩孵小鸡
——记一次有趣的家庭科学实验
■记者 胡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教育导报》2018年第113期(总第3250期) 导报四版

“孵小鸡4人行动组”

 

家里鸡蛋神秘失踪,原来被孩子藏在被窝里,他想自己孵出小鸡!面对孩子这样的奇思妙想,您会怎么做?

近日,成师附小万科分校4位家长把孩子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借助孵蛋器,经历21天的等待,成功地孵化出了4只小鸡。4个孩子见证了小鸡从受精蛋到出壳的完整生长过程,对科学、对生命有了深刻的感悟。

【孵化日志】

40个受精蛋孵化出4只小鸡

10月18日,成师附小万科分校三(3)班学生符号的妈妈罗爱华从柜子中翻出过冬棉被,没想到“啪”,一只鸡蛋滚出来,摔成一摊。接下来几天,她又在棉被中翻出了十几只鸡蛋。原来,符号想在棉被里孵化小鸡。

10月25日,受“开学第一课”中无壳鸡蛋孵小鸡实验的影响,好几个孩子对孵小鸡都很感兴趣。就这样,三(3)班学生符号、张知乐、罗思垚、杨知杭组成了“孵小鸡4人行动组”。

10月27日,“孵小鸡4人行动组”参观小鸡孵化场,考察小鸡是怎么孵化出来的。

10月30日,网购的孵蛋器到家,小朋友和家长们开心地研究温度、湿度怎么操控。??11月7日,用强光照射,看到蛋壳中,有小鸡在游动。

11月19日,关键的第21天,两只小鸡准时破壳。历经12个小时以上的啄壳和挣扎,两只小鸡成功钻出。

11月22日,“老四”经历一天一夜的艰难挣扎,终于出壳。剩下的蛋,大家做了温水转动实验,发现没有生命迹象。

孵小鸡4人行动组”参观小鸡孵化场

刚孵出来的小鸡

 

【孵化感受】

领悟——“小鸡像我一样”

从一开始购买孵蛋器、取回受精蛋,到过程中随时查看湿度、温度,加水、散热、翻蛋,以及后来守着小鸡孵出,看到小鸡卖力地一点点啄开鸡蛋壳,花费十几个小时破壳而出,孩子们经历了鸡蛋变小鸡的完整过程,不仅收获了有趣的生命科学知识,还从生命到来的不易中感悟到许多深刻的道理。

破壳而出的4只小鸡各有特点,老大最为健壮,老二毛色漂亮,老三较为弱小,老四则瘦弱得让人心疼。家长担心孩子会争抢老大、老二,没想到,孩子们平静、快速地完成了小鸡的认领。罗思垚认领了老三,因为老三的编号是38号,跟她的学号一样。张知乐认领了老四,他觉得这只小鸡特别坚强,“就像我一样。”

总共40只鸡蛋,成功孵化的就这4只小鸡,孩子们觉得每一只都那么珍贵。一开始,他们都想分别领养一只,但观察到小鸡喜欢挤在一起睡觉,他们决定将4只小鸡放在一起养,由4个小朋友轮流照看,这样小鸡不会孤单。

张知乐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真知。此前,他一直以为“受精蛋”是“受了惊吓的蛋”,直到参观了孵化场才知道,受精蛋就跟人类的“受精卵”一样,是需要小鸡的爸爸提供精子,跟鸡妈妈的卵子结合,才能孵化出小鸡。

让符号感触最深的则是一个生命来到世上多不容易。被子里孵化不出小鸡,需要温度、湿度合适,还有小鸡自己的努力,才能破壳而出。

“照顾一只小鸡好不容易,父母照顾我一定也不容易,应该好好感谢你们!”看完小鸡,罗思垚在路上说的一番话让妈妈吴雯禅感动不已。现在的学生压力大,她最希望的就是女儿能珍惜生命,平时讲再多女儿未必听得进去,没想到这次女儿自己有了感悟。

反思——“家庭教育要不忘初心”

4位妈妈的深度参与,本来只是为实现孩子的想法而助力,到最后,家长们发现,受到教育的不只是孩子,还有自己。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罗爱华最大的感触就是4只小鸡的差距性,同样的40只鸡蛋,温度、湿度也都一样,最后孵化出的小鸡却完全不同,有的健壮、有的漂亮、有的弱小,但它们都是战胜了重重困难,最终孵化成功的生命奇迹。孩子也是一样,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家长应该接纳他们的独特,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将身上闪闪发光的地方挖掘出来。

“家庭教育要不忘初心。”吴雯禅说,回到孩子刚诞生时,希望的就是她健康、快乐、善良、正直,后来不淡定了,想要孩子这样那样,无形中给孩子很多压力。看到孩子努力的状态就足够了,希望孩子不要给自己那么多压力,珍惜生命,将生命过得丰富就好。张知乐的妈妈陈晋也认为:“不要一味地教孩子成功,把精英教育模式往孩子身上套,而是应该注重教孩子怎样获得幸福。”

 

后续——

“孵小鸡实验”将在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

“这次‘孵小鸡实验’是宝贵的研究性学习资源。”成师附小万科分校副校长文陈平说,学生在课本上学过孵小鸡,在家体验了孵小鸡的过程,将学科知识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实现了内化和迁移。实验中,感受自然界中一个微小生命的孵化和成长。

“家长的做法很暖心。”文陈平表示,实际上,学校也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地方,家校共同提供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发展服务。

班主任范李倩介绍,“孵小鸡实验”在班上得到了同学们的关注。接下来,孵化的小鸡还将进入课堂,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融入多种学科,让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再提炼成创造性的思维素材。4个孩子也将以图片、文字、记录展等方式,与同学们交流心得。

 

【孵化成果】

一篇日记

鸡蛋的神奇之旅

(节选)

■成师附小万科分校三(3)班符号

终于等到了第21天,今天是小鸡出壳的日子。可是它们一直都没有出来,这可把我急坏了。晚上躺在床上,我还惦记着小鸡,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时,老妈突然大喊:“出来了,出来了,快来看。”我冲出房间,看到一只浑身湿淋淋的小东西趴在孵化器里,它的眼睛是闭着的,毛都贴在身上,连站也站不稳。我们用纸盒为它做了小房间,还有温暖的灯泡,这样它就不会冻着了。

我们一共孵化出4只小鸡,它们每一只都不一样,老大比较强壮,老二毛色很漂亮,老三有些弱小,老四有点可怜,它是最后出来的,孵化了很长时间,它头上顶着黑乎乎的东西,有点像粪便,身上还背着蛋壳里的一层皮,甩也甩不掉。可是我们都没有嫌弃它。

这次孵小鸡让我知道小鸡是怎么来到世界上的。我开始还以为,受精蛋是受了惊吓的蛋呢,原来只有受过精的蛋才能孵化成小鸡。

小鸡来到世界上真的很不容易,需要长时间的照顾,还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它们在蛋壳里挣扎着爬出来的时候,很艰难,有的还有窒息、死掉的危险。我们一共孵了那么多蛋,结果只孵出来4只,我要好好地爱护我们的小鸡。

一幅画

■杨知杭 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