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17期(总第3254期) 导报三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可以从自己内心去寻求”——“名师送教到安岳”教学研讨活动侧记
《教育导报》2018年第117期(总第3254期) 导报三版

 

本报记者 刘磊 何文鑫 葛仁鑫 文/图

12月20日,“名师送教”教学研讨活动来到安岳县东方红小学、启明九义校、岳阳镇小学、实验小学,7名来自成都市成师附小、盐道街小学、电子科大附小、石室外语学校附属小学和金牛区教培中心的名师、骨干教师为安岳县的400多名教师献上了5堂优质示范课、2场精彩的专题讲座。

 

主题讲座

姚嗣芳

四川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成师附小教师

当天下午,姚嗣芳以“置主体于中心化学堂为讲堂”为题,给安岳县400多位教师讲述了她10余年来的“主体学堂”探索之路。

34岁那年,姚嗣芳便评上了四川省特级教师,3年后,又获得了“成都市教育专家”的称号。各种赞誉纷至沓来,组织上也想提拔她为副局长。面对在别人看来梦寐以求的职位,姚嗣芳却陷入了犹豫,最后,她还是选择留在了学校,继续做一名普通而幸福的语文教师。

姚嗣芳的这段经历一下子把现场的听众吸引住了。“我没有别人说的思想境界高尚,我只是选择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当她说出这句话时,老师们自发地给她鼓掌。

随后,她通过详细的案例和图文,回顾了从2009年至今的“主体学堂”改革探索。从最初赴深圳学习取经,到回成都后“依样画葫芦”改变课堂;从最初课堂乱糟糟被听课老师“吐槽”,到后来坚持改革、驾轻就熟被国家督学成尚荣撰文高度评价;从最初的改革尝试,到后来逐渐深入历经6次深度改革。……姚嗣芳的改革心路听得与会者啧啧赞叹、眼睛放光。

姚嗣芳说,每次改革,没有谁告诉她或强迫她要改,都是她自愿做的、喜欢做的,“虽然我做改革时已经四十几岁了,但在不断折腾中,却发现自己的教学生涯还有这么多惊喜,原来老师的改变能带给孩子们这么多的成长,这种感觉真好。”

现场,姚嗣芳还展示了课堂改革后孩子们的成长与变化,当她展示学生看过的长长的课外阅读书单时,不少老师都惊讶得目瞪口呆。

最后,她用6点感悟与安岳县的老师们共勉:静心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石;爱心是教育最本质的含义;用心是追求幸福与职业境界的唯一通途;学生是可以唤醒并可以创造一切可能的智者;学校是学堂,课堂唯生本;不忘初心,必有轴心。

 

杨书虎

教育部第三批国培教育专家、四川省美术特级教师、电子科大附小教师

杨书虎作了“继续迈步从头越——我的专业成长之路”专题讲座,向安岳县的美术老师们讲述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并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验。

杨书虎谈到,老师也应该拥有主动学习的态度。对于老师经常参加的各级各类观摩课,他说:“观摩培训的学习,关键还在自身。观摩的第一要素是诚心;第二要素是用心;第三要素是将心比心;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观摩后,随时要整理和翻看。”

如何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杨书虎认为:“专业成长的途径不能一味地到外面去寻求,而是要到内心去寻求,到离自身最近的途径去寻找。事实上,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机会和必要去参加各类培训,但每位老师都有一条便捷而有效的途径,那就是阅读。阅读不能仅限于读教材、读教参、读教辅用书,这是小备课之需,还应该有大备课的阅读。”

最后,他鼓励年轻老师,要务实肯干,正确对待各种事务;要不断学习,全面提升自己;要善于总结,不断反思;要树立目标,不断努力。

 

优质示范课

小学语文——

姚嗣芳

四川省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市成师附小教师

阅读说明书,这是一件看起来很枯燥的事,尤其还让一群孩子来做。

但在姚嗣芳“学读说明书”的群文阅读课上,这件事却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预习环节,姚嗣芳提前将一份“藿香正气液”的说明书发给学生阅读,为学生最后的情景剧展示做准备。

“说明书的语言有什么特点?”“阅读说明书的方式有哪些?分几个步骤?”……课堂上,姚嗣芳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循循善诱,让学生主动思考,将思考出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很快,“简短”“精炼”“易懂”“真实”等说明书的语言特点就被学生找了出来;“先浏览地读”“再挑重点信息读”“分条读”等阅读方式也写在了黑板上。

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姚嗣芳又设计了“小鬼当家”环节,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写出购买“食品”“药品”“玩具”的注意事项。

最有趣的是最后的情景表演,围绕藿香正气液,姚嗣芳设计了“商场买药”“办公室讨论吃火锅”“警察查酒驾”3个场景,短短几分钟的准备,孩子们自然生成的表现令老师们惊叹不已。学生们也在互动中记住了藿香正气液说明书上的有关内容。

“语文可以教给学生知识、能力,也可以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方法,我这堂课就属于后者。”在课后点评中,姚嗣芳介绍,她非常注重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是否关照到每个学生,是否每个学生都自发参与了学习,并兴致高昂。课堂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自然生成,真实的学习在发生。

张庆

成都市成师附小教师、成都市“姚嗣芳名师工作室”研修成员

武松能不能打死一只老虎?

这是一个问题吗?《水浒传》千百年都这样流传并解答了呀。

但在张庆老师的群文阅读课上,“武松打虎”却变成了一个“悬案”。

一开头,张庆就给学生提供了3份有关老虎与人力量对比的文本,让学生开始怀疑此前的结论,继而引发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人究竟能不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只老虎?

这时,张庆又给学生提供了另外3份文本,通过阅读,学生的思考又进了一层:“如果人能打死老虎,老虎应该满足什么条件”“打死老虎的人又该具备什么特质”。

讨论中,老虎的条件被找了出来:年老、体弱、受伤、耗尽力气;打死老虎的人形象也渐渐清晰:身强力壮、力大无比、智勇双全。

很自然地,张庆便带领学生又把《水浒传》描写武松打虎选段的原文细细品读,找到了此前两个假设的许多佐证。张庆还给学生展示了《隋唐英雄传》对熊阔海的文本描写。

两相比较,谁的描写更真实、可信,谁的语言更有感染力,学生们一下就感知到了,结论也呼之欲出:“《水浒传》对武松的描写更像一个‘人’,而隋唐英雄传对熊阔海的描写更像一个‘神’。”

张庆在课后介绍课程设计时说,虽然“武松打虎”的文章学生上学期就已经学习过,但通过今天的多文本阅读,孩子们又有了新的收获,这也是群文阅读的魅力,让学生“常读常新”。

 

小学美术——

杨书虎

教育部第三批国培教育专家、四川省美术特级教师、电子科大附小教师

杯子,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在安岳县启明九义学校,杨书虎以“杯子的设计”为题,带领二(9)班的孩子发现隐藏在杯子中的艺术魅力。

在课件上,杨书虎先给学生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杯子:咖啡杯、马克杯、保温杯、高脚杯。“同学们,我们的杯子有哪里不一样呢?”“颜色、样子……”见学生纷纷说出杯子间的不同,杨书虎又反问道:“我们的杯子不管怎么不一样,都是杯子,他们的共同点在哪里?”学生们又纷纷说出杯子的共同之处。

在带着学生了解完杯子的基本特性后,杨书虎又详细地讲解了杯子的演变历史,并逐步将学生引向自主设计的阶段,“怎样绘制杯子的设计图呢?”杨书虎告诉学生:“要能画出杯子的图形,要有简单的功能说明,要注意标上各部分的尺寸,并给自己设计的杯子想个名称,最后写上自己的名字。”

课上,杨书虎给了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创作,学生们用水彩笔勾画出各式各样的杯子设计图,兔子杯、老虎杯、小黄人杯,在普普通通的 A4纸上,学生们将想象力尽情地挥洒出来。

最后,优秀的设计作品被贴到黑板上,杨书虎邀请作者自己上台解读,并鼓励学生:“说不定哪天你们设计的作品也会获得各种大奖,被制造商生产出来,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小学数学——

周琨

成都市成师附小教师、成都市锦江区优秀青年教师

周琨为安岳县岳阳镇小学三年级学生带来一堂“分一分”数学课。她用一段数学故事导入,讲述世界上最古老数学书阿莫斯草卷发现于埃及的消息。接着,用两个小朋友分苹果的方式,让学生讨论怎么分。

4个苹果,两个小朋友一人一半怎么分?每个人分几个?6个苹果呢?2个苹果呢?学生分组讨论。周琨让学生用拍手游戏来深度参与,平均每人分到几个,就请孩子拍几次手。

最后,桌子上只有一个苹果了,怎么办呢?周琨让学生先讨论,画一画,写一写,大胆发挥想象。探索结束,她让每组学生说出自己的表示方式。

看讨论得差不多了,周琨便引入分数,让学生在给出的正方形、菱形等图形上用阴影表示一半。学生在纸上绘制起来,方法和图案多样。

当学生们展示完他们绘制的图案后,周琨给出一组图形,让学生们自己探索还能得到哪些分数。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是每人选择一个图形,想一想,你能得到哪个分数?然后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这个分数,再把这个分数写在涂色部分上。她举出了一些分数例子,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分数。

课程最后,周琨分享了分数表示的漫长发展过程,让学生学习数学文化。

评课

苏晗

成都市金牛区教培中心小学部主任、数学教研员

学生的学习如何逐步达到一定的深度?苏晗认为,周琨这节课从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分苹果,引导学生认识分数概念,再到方法、思想、文化价值,一步步地深入。

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苏晗认为,关键之一是要有好的导入。老师设计课程时,心中要有学生。老师是引导者、学习者和倾听者,设计的问题要精准,要有研究,要分析和欣赏学生。学生是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周琨的课,让学生尝试分苹果,在分的过程中,充分发现学生的各种做法,不停与学生讨论和交流,学生成为了实践的主体。

在苏晗看来,这堂课提升了学生的学力。周琨的“提升”,用了多种方式。比如,应用积累,让学生思考蓝色部分的图形是否是二分之一,最后还建议学生去保罗叔叔的披萨店自己发现有哪些分数。拓展延伸,通过反复提及阿莫斯草卷,让学生了解世界上最早的分数,这是对学生数学文化能力的提升。

 

小学英语——

黄琳姗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教师、成都市锦江区优秀青年教师

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是新式快车或高铁。如何通过一堂英语课让小学四年级学生认识老式蒸汽火车?这是黄琳姗面临的挑战,而且学生英语基础与盐道街小学学生不在一个梯度。

黄琳姗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是英语绘本《 Old Trains》,她以一张照片中小朋友的玩具火车托马斯导入,既而向学生展示老式火车和新式火车图片。学生通过她带来分发的复印本绘本教材,很快认识了封面图、封底样式

第一遍,学生分组看图识物认单词。黄琳姗播放图片,让学生辨识哪一个才是正确图片。学生找对后,就可以到黑板上贴火车卡片。童声化的语言、频繁的眼神交流、丰富的肢体动作,还配以火车模拟声,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像赶火车一样兴奋。第二遍,学生分组合作,在信封中抽取火车的组成部分并说出其名称。黄琳姗引导学生对照绘本认识单词,并让他们大胆说出来。发音标准的学生还充当小先生,教同学发音。第三遍,老师和学生再一起看图识词。学生不懂的,黄琳姗辅以肢体语言,比如说到 think,就指着大脑。

一样机械或物品要满足什么条件( condition)才能发挥功能( function)?黄琳姗用一条船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就开得走举例,展示了自己绘制的绘本故事。她留给学生的作业,是用每个人拿到的不同的册子,根据单词绘制图片,合成一本绘本。

评课

尹宏

四川省特级教师、成都石室外语学校附属小学校长

结合黄琳姗的课,成都石室外语学校附属小学校长尹宏作了题为“学为中心以学论教”的点评和分享。尹宏认为英语学科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小学英语老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喜欢英语,有养成学习英语的习惯。

从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反思“五课一反思”角度,尹宏认为,老师备课时要根据学情设定不同的目标,不能一把钥匙开所有的锁。看课、听课,如果不了解上课老师如何备课的,不反思,就很难明白其目标。

尹宏特别指出,上课不能老师从头讲到尾,要有学生的声音,这就是为什么不光要观课,还要听课的原因。在他看来,黄琳姗评价学生时连用“ go, go, go”,让学生动起来,与绘本火车主题切合,学生参与感强。黄琳姗不但让学生大胆说出来,还让学生当小先生,学生在课堂上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黄琳姗从是什么、如何做、为什么这样做3个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课程设计。绘本的主题是 oldtrains,介绍了博物馆里的老火车的组成构造和运行条件。从词汇上看,本文用了如 engine, carriage,steam, coal等较多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但却非常具体的科学术语,对学生深入运用英语学习科学知识有导向作用。句型上使用了“ There is...”句型进行客观的科学介绍,句型重复度高,易于上口、易于迁移应用。绘本作者的可能意图,人文意图是了解老火车,培养学生的历史感;科学意图是让孩子理解老火车的运行机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思考逻辑。

她特别提到,一定要让学生去学习和说出来,不会的,老师也不要直接告诉他们,在过程中多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推动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