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8年第118期(总第3255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所有的美好都藏于时间的缝隙
——读《山川岁月长》
■米丽宏
《教育导报》2018年第118期(总第3255期) 导报四版

《山川岁月长》是一本华语散文集,收入蒋勋、林清玄、龙应台、张晓风、舒国治、林文文等26名华语作家的文章37篇。大略一翻,令人满心欢喜,因为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也因为这些散逸人生真味的文章。

忙碌之后,撇开手机屏读的杂乱纷沓,沉浸于纸页之间,手捻、目视、笔画、意会、神飞,我感到与智者对话的畅意,也享受着被他们引领,展卷探寻美好情思的欢悦。

烟火故乡、百年思索、菩提众生、天长地久,正如题记所说,所有的美好,都藏在时间的缝隙里。作家们用他们智慧的颖悟和动情的文笔,指示给我们,有缘读到,我有福了。

开篇蒋勋老师的《无关岁月》,以往事细说时间的曼妙和留在心里的印迹。他告诉我们,时间其实是一条永不停止的长河,人们借自然的某一现象,来假设时间的段落,这样,时间似乎有了起点和终点、行进和栖止、盛旺和凋零。

然而,时间给予个人的印迹,总是依附于某个事件。蒋勋讲述了一家人离开大陆到台湾,新的生活环境里,母亲仍按照大陆的习俗,逢年过节,做家乡的地道小吃。父亲也会按照老家的传统,烧一炷香,祭奠祖先。隔海的老家,传统的习俗,已成为永远的乡愁。

所有美好都藏在时间的缝隙里,那缝隙也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林清玄的《四随》,即随喜、随业、随顺、随缘,无不以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透露出博大的悲悯情怀。4个片段,都缘于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然而,乞者、蟑螂、玉兰花小贩、瘸腿母狗这四种非常普通的存在,在作者眼里,成了检验人情冷暖、善良与否、修养高低的最好注脚。

作者从无脚乞者生发开去,启发我们:其实人人都是无脚人,假如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个人就根本没有力量走路。而《随业》一文,则以“博爱”之心,发现了蟑螂最初那种“石破天惊”之美,它们的一生陷于流浪生死、随业沉浮,消失了初生时的纯白、干净。作者归结为因为“不可知的背负”,因为业。如何从业里超拔出来,从蟑螂,他深思的是人性。随顺,则以玉兰花小贩告诉世人,“设身处地地为苦恼的人着想,平等地对待他们,这就是随顺”。作家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并伴之以人文的关怀和思考。行文清新、智慧,空灵流动,具有诗性之美。

岁月长长,山川永在。如果你可以选择,你要做什么?颖慧的张晓风,由一次下午茶的寻常小事起头,引发了“人生存在意义”的思考。“你要做什么”,成为一个人生的诘问。作家以由事缘情及理,给我们新鲜而深刻的阅读感受。她说:“我不要做有求的凡胎,不要做必应的神明。钟鸣鼓应不必是我,缭绕花香不须是我。我愿做那棵承担别人悲伤和慌惴之心的小树,愿做两军对垒的田塍上不胜不负的野花,愿做使那造字的仓颉为之血脉贲张的一枚留痕,愿做光澈艳绝使人误认为白昼的明月,愿做那只瑕疵明显然而陪伴故窑和故主的烧坏了的歪碗……”

她独特的观物角度和人生视角,总会让我读着读着不由自主站起身来、拍案叫绝。她的散文是中国的、怀乡的,是忘情于古典而纵身于现代的。淋漓健笔,亦秀亦豪,读来只觉字字生香,沁人肺腑。

舒国治的《赖床》,那种不即不离、勿助勿忘,一会儿昏昏默默,一会儿源源汩汩,若即若离的蒙眬状态似乎就在今天早上。粟耘的《蝉与籁》中的蝉,不相闻问,了无争执,各自推敲,如入化境。作者因此感叹“大概很少有生物可以像它们那般能够静心养性”,禅机顿悟的机锋,让人读到此,不由轻轻一震。

也许,文字最好的注解,就是岁月和山川。不论时间怎样流转,只要我们心怀感恩,那漫漫如缕的往事、平平平淡的当今、懵懵懂懂的未来,所有的美好,都会被时间收藏,藏于它皱褶的缝隙里,等待我们去追寻、去怀念、去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