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6期校园周刊(总第3263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拓展教育边界 将生活知识化——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研学“课程化”观察
《教育导报》2019年第6期校园周刊(总第3263期) 导报一版

■本报记者 何元凯

日前,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简称“龙泉一小”)5年级博物馆研学课选修班的学生来到“江口沉银”考古“现场”,穿上工作服,配备专业工具,清理、分类、称重、拍照、编号、入库……在四川博物院老师带领下,他们一丝不苟地投入到“考古工作”中。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意见》指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

龙泉一小的研学课程正是与综合实践课的整合成果。龙泉一小校长陈霞表示,对于综合实践课,很多学校面临的问题是:一线教师知道这个课很重要,但没有学校的顶层设计,老师很难开展。而将研学与综合实践整合,形成系统课程,就是通过校本课程打破科目界限,在真实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同时,在此过程中,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龙泉一小不断地拓展教育边界,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到真实的情境之中去体验、合作、探究。”陈霞表示,研学课程是将知识生活化的命题,学生在与学校教育情境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弥合了习得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缝隙,实现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结合。

◆研学活动“课程化”

找到优质资源与学校课程的融合点

目前,该校形成了3大板块的研学课程:博物馆研学、寒暑假项目研学与春季研学。清晰的课程目标、精心设计的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不断完善的课程评价方式,通过两年的建设,龙泉一小形成了自己系统化的研学课程。

龙泉一小的研学活动走向真正意义的课程,始于两年前与四川博物院的合作。一开始,学校主动联系了四川博物院,而对方也有向学校渗透的需求,于是,双方一拍即合。2017年上半年,四川省博物馆教育研究所专家与学校老师开始合作开发四川历史文化系列课程,形成了8个单元的课程雏形。

2017年秋季,学校对4年级学生正式启动博物馆研学课选修班,目前,该课程已有四五年级2个选修班。选修课由学校教学和校外实地考察交替进行,博物院老师与学校老师共同执教。

“与省博物院合作构建研学课程,旨在找到博物院的优质资源与学校各级课程的融合点,以有效弥补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陈霞说,学校下一步还要继续与四川博物院合作开发更多课程内容,形成可推广的校本教材。

◆研学不是游玩

PBL项目式学习让研学更高效

“研学课程不是游玩,也不是游学。”龙泉一小教科室主任毛海燕介绍,为了让研学更高效,学校将项目式学习贯穿于3大课程板块。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围绕项目的完整链条,包括项目选择、小组建设、通识培训、自主研学、终结评价等。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