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9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1期教师周刊(总第3268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课题研究:回归课堂回归课程——成都实验小学明道分校课题研讨活动观察
《教育导报》2019年第11期教师周刊(总第3268期) 导报四版

■本报记者 周睿 文/图

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核心素养,最终的落地,都需要学校和教师结合自身的实际进行深度融合,需要根植于校园文化,扎根于真实的课堂和课程。

课题,是近年来很多学校进行课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抓手,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也常常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课题研究的成果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中,所以,做课题需要热情,也需要理性;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解决课堂中的种种真实问题。近日,成都实验小学明道分校开展了“基于明道文化的‘三明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学校老师们齐聚一堂,总结课题经验和阶段成果,也直面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寻找问题的突破口,把课题研究做实、做深、做透。

研课程

子课题推动,教师全员参与

信息化时代,什么样的课程才能真正为学生的未来奠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连串追问之后,成都实小明道分校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重路径的探索下,开启了与学校文化相呼应的“明真、明善、明美”三明课程的探索之路。

三明课程以“明学问之真、明品性之善、明生命之美”为课程目标,在学问上追求真知,崇尚科学;在品性上追求善良,善待他人;在生活中追求艺术之美,学会生活。3个方面互相呼应,培养“乐于学习、趣于生活、诚于做人”的学生。

学校校长周学静介绍说:“在办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学校的特色文化和教育主张如何在课程中更好地服务学生?三明课程以基础课程、融合课程、拓展课程3级课程体系,打造“活动本位”的课程,并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6方面进行变革,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真实需求。”

在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中,老师们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特点,建立起学生需要又喜欢的校本体验课程。

“明真课程”是与语数外融合的校本课程;“明善课程”是德育类和“小鬼当家”养成教育课程;“明美课程”则是与艺术类课程融合的校本课程。这些课程有教师开发的课程,也有家长和社区力量参与的课程,以学生喜欢的绘本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校外实践为支撑,打破学科壁垒,打开学生通向知识的大门。

课程开发也激发出教师的热情和活力,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在主课题的基础上开发出11个子课题。比如数学组的《财富生活体验课程》、英语组的《英语绘本体验课程》、语文组的《汉字文化体验》等,从一个老师、一个教研组开始,辐射带动整个年级、整个学校,并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影响家庭和社区。周学静说:“这些体验式的课程迎合了孩子们好动、好奇、好表现的心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兴趣盎然,乐于探究。老师们通过课题研究不再是课程的消费者、实施者,而成为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

研课堂

深度对话,让思维经历一个过程

课题研究离不开课堂,课题来源于课堂中生发的问题,最终也要落实到课堂中,去实践、去反思、去改进。研讨活动中,成都实小明道分校的老师带来两堂颇具研究价值的展示课,从课堂出发,探寻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方向。

数学老师赵萍萍和三(4)班的学生一起带来一堂以“看见时间”为主题的数学绘本课。整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利用数学绘本《一秒、一分、一世纪》,让学生从生活中可见、可感知的时间出发,学会有关时间的知识。赵萍萍首先展示了课前学生创作的关于时间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说一说由“时间”想到些什么,然后根据时间单位的长短顺序,分别播放绘本故事,开展阅读、口算等活动,让学生真实感知1秒、1分、1小时、1日、1月、1世纪……创编属于自己的绘本——《我的时间,我的故事》。大量的师生对话和问题引领让抽象的时间名词变得充实又具体。

科学老师周小松则与六(1)班的学生一起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通过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实验操作等方式追求知识的真谛。周小松通过播放动物视频,和学生一起分析鸽子的形态结构,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以及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在此基础上,他发给每个小组一条小鱼,让学生绘制鱼的思维导图,在观察和体验中,自己去发现事物的关联性,并尝试将这种思维方式运用到生活中。课堂每个环节的推进都是在学生的自主思考中完成的,老师通过深度对话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自然生成。

两堂研讨课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呈现出引导式、启发式、交流式的课堂,教学目标直指“知识之真、品性之善、生命之美”3个维度。学习内容的适当前置,带来课堂对话的介质,课堂重点放在了对话上,放在了深度教学上,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一个过程,从浅表走向深层。而老师则在课堂上作价值引领和自主建构,由学生活动入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分享的时间和生成的时间。

研方向

专家把脉,将课题研究做深做透

为把课题研究做深做透,研讨活动中,成都实小明道分校还邀请了成都市教科院副院长谭文丽、成都市青羊区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室主任刘荣芳、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薛巧巧3位专家对课题进行观察和指导,针对老师们研究中的困惑,厘清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思路。

刘荣芳指出,如何把“真善美”的学校文化跟核心素养深度融合,并在具体的课程中去实践和落实,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她从5个方面给课题研究提出了建议:一是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对地域文化、社会环境、家长结构、学生需求、教师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校情出发,提炼优势学科;二是厘清核心素养和三明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核心素养在课程中的定位,打造特色课程;三是细化课程目标,使目标更聚焦、更精准,创新亮点课程;四是课程架构要有支撑性,从子课题出发,丰富课程结构;五是完善课程评价,除表现性评价之外,可以增加师生互评。

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三明课程对应也是薛巧巧指出的重点,她说,三明课程“求真、养善、创美”的过程就是核心素养的养成过程,而“真善美”的结果就是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要进一步分析和分解核心素养的要求,与三明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评价、活动策划等一一对应,将学生高阶素养的培养作为下一阶段的目标,落实到课程建构中去。

“课题应体现学校的价值观,既要有课程这个载体,又要有教育教学的活动。”谭文丽则从价值观的引领和培育的角度出发,为校本课程建设指明方向。她说,校本课程的顶层设计理念要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也要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追求,还要满足师生的发展需求。基础实践性的各类课程要有体系,同时,要正视学生群体的不同构成,正视学生的差异,挖掘课程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优化课程体系还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让三明课程“真善美”的内涵在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环境创设、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表达。此外,教师对课程的创生也很重要,通过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升教师对课程的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