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7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6年第82期(总第2979期) 导报四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以真诚之心写奇幻之文
——读《冰龙》
■孙君飞
《教育导报》2016年第82期(总第2979期) 导报四版

《冰龙》是一本写得很真诚的童话。

提起童话,一些家长和读者会有误解,认为这种有巨人、小矮人、冰龙和其他怪物,以及植物动物竟能够开口说话的文学作品是专门用来哄骗小孩子的,孩子一旦长大就需要马上丢掉这些荒诞不经、幼稚虚假的东西。

离开大胆的想象和奇境世界,大多数童话都不能成立,但童话的一大魅力恰恰在于用创造性极强的独特幻想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给他们带来不可替代的快乐。

孩子们喜欢和信任《冰龙》这种童话,不是因为故事中有一条现实中并不存在、可畏又可爱的冰龙,而是因为作者乔治· R.R.马丁通过这头冰雪身躯、喷吐寒气的龙,诚恳地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世界上邪恶与美德同在,就连我们人的内心也潜藏着善良与丑恶两种倾向,《冰龙》的冰雪世界给人的生存带来严重困难,人们内心的两重性也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严重困难,这都需要不屈不挠的努力。像其他成功优秀的童话一样,《冰龙》“直接使儿童面对人的基本困境”,不因为孩子们小而认为他们没有多大的困境,反而充分尊重他们的痛苦、困惑和危机感,拒绝把童话弄成棉花糖、泡泡糖和纯净水,勇敢地在故事中加入暴力、死亡、血、战争和不义等元素,但马丁并没有渲染这些,而是尽一个作家的最大努力,用坦诚自然、充满热忱的语言来讲好这个以成长为主题的故事。

这是一部写得很大气的童话作品,既可以在孩子睡前讲,也可以在厅堂中朗诵。布鲁诺·贝特尔海姆认为:“童话故事的首要条件就是一种文学艺术品,如果不是这样,它就无法对儿童的心理产生影响。”创作出史诗作品《冰与火之歌》的马丁也是以极大的激情和责任感创作出《冰龙》的,那是在他32岁时,1978年到1979年冬的圣诞假期,“我在克拉克大学任教期间最高产的一段时期”,他创作出了科幻小说《龙与十字架》、将恐怖小说的情节融于科幻背景的《沙王》,以及童话故事《冰龙》。

谈到《冰龙》的成功,马丁的得意和自豪溢于言表:一方面,居住地的冬天激发了他关于冰雪和极寒地的创作,“我不常说‘故事将自己写出来’,但这篇是个例外。提笔时,词句似乎倾泻而出,落笔后,我确信这是我最好的短篇之一,甚至没有之二;”另一方面,在马丁发表《冰龙》的近40年内,“冰龙的形象在奇幻图书和游戏中已是司空见惯,但我相信我笔下的绝对是第一头。”“据我所知,这点(冰龙以冰雪为躯,喷吐寒气而非火焰)还没人复制,这是我对奇幻物种唯一真正的贡献。”

有人评论《冰龙》尽管有“圆满理想”类故事所刻意回避的战争和毁灭,但仍然是“一个纯粹的童话故事,有着冷静、通俗的叙述风格”,主人公的形象天真而复杂,呼之欲出,令人惊喜,连作者马丁自己也认为:“阿黛菈(主人公)和她的冰龙等,是‘冰与火之歌’的前身,他们若缺席,本书将不完整。”也因此,《冰龙》这个似乎是讲给至爱孩子听的睡前故事所充盈着的天真和真诚也灌注到了系列巨著《冰与火之歌》当中。《冰龙》翻译出版到国内,有作者在序言中称:“《冰与火之歌》这部作品本身,也不缺乏这种天真的气息……排除掉这些(‘少儿不宜’的镜头,《冰与火之歌》后来改编成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你还是会发现,《冰与火之歌》与《冰龙》的差异,没有那么大。”

《冰龙》的真诚还体现在它的细节刻画上,仿佛越是奇幻的物种,作者马丁越是要用罕见的想象力和极大的难度来进行文字上的精细雕刻,既使它能够腾飞,也能够落地,当读者跟着阿黛菈走近冰龙、抚摸它时,他一定要让读者通过翔实的细节描述来感受冰龙的质地、色泽和温度,更让人相信它跟所有真实的生命一样会受伤,也会死去。

“冰龙通体晶莹剔透,幽冷的白肤近于蓝色。它浑身上下还裹了层白霜,一动起来皮肤就会皲裂、波动,跟靴子踩在新雪上、带起片片结晶的景象差不多。它的翅膀硕大无朋,形状颇似蝙蝠,呈半透明的淡蓝色。当这条巨兽在天空中冷傲地盘旋时,阿黛菈可以透过它的翅膀看到乌云,甚至看到月亮与群星。”

龙,我们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够在文字中看到这种真实可感、整体和局部协调可信的龙。马丁说,“写作时恶魔藏身于诸多细节之中,”这也是检验一个作家有多真诚的地方。深受《魔戒》影响的马丁,同样是一个“细节控”,语不真实死不休,捍卫了欧美奇幻文学重细节想象和翔实描述的杰出传统。

马丁说过:“最好的奇幻用梦的语言写就,跟梦境一样真实,比真实更真实。”他还说过:“奇幻的本质深沉而又真实,它是说给我们的心灵听的,它是说给孩子们听的,说给那些梦想夜晚在大森林打猎、梦想在空山中野餐、梦想找到真爱的孩子。”他甚至动情地说:“他们尽可以留着他们的天堂,但我死后,愿能魂归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