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1日 每周二、四、五出版
教育导报 《教育导报》邮发代号61-30
《教育导报·家教周刊》邮发代号61-141
国内刊号CN51-0052
2019年第16期校园周刊(总第3273期) 导报一版
F1 本版新闻
F2 版面目录
凉山土豆变肥皂——西南民大学生“奇思妙想”助力彝乡脱贫■吴其昌尹金航石蕊
《教育导报》2019年第16期校园周刊(总第3273期) 导报一版

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的越西县梨花村,气候温凉,主产优质马铃薯。由于种植技术落后,品质参差不齐,全村每年约有700吨土豆滞销。正在当地群众为此焦头烂额时,2018年暑假,西南民族大学的一队学生,带着一块特别的肥皂来到梨花村,没想到,一块小小的肥皂竟然把村民家堆积的土豆全部“消化”了。

“马铃薯做肥皂,可行,必须行!”2017年,西南民大生科学院吴梦帆、陈怡等学生之后,这样的构想逐渐清晰。为了实现土豆清洁皂零污染化,不能使用任何污染环境的原料,同学们转而使用天然的椰子油和棕油,他们还在皂中加入不同香料,以满足消费者对“土豆皂”商品化的需求。

2018年8月,学生带着研制出的土豆肥皂再次来到梨花村,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学生团队还在为“土豆皂”的销路积极奔走。最近,希尔顿酒店对团队的土豆清洁系列产品产生兴趣,表示可以与梨花村合作,将凉山土豆肥皂用于客房。团队还与多家电商对接,致力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为土豆皂打开销路。

这个寒假,学生团队三入凉山,与当地政府协商成立“合作社”,向当地技术员传授技术,让大批量滞销土豆投入清洁产品生产,带动当地就业。